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全血细胞减少症(PCP)的病因与临床鉴别。方法 对91例PC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91例中查明病因90例,病因不明1例。病因以血液病为主,占70.3%,其中自血病占第一位,其次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噬血细胞综合征也是常见病因。非血液病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占28.6%,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占绝大多数,其次为肝脏疾病、恶性肿瘤及某些感染性疾病。血液病与非血液病三系血细胞减少程度构成比,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通过病史、外周血象、骨髓象和辅以相关的特殊检查,绝大多数病例可明确诊断。对PCP病因不明的患者,可进行多次和多部位的骨髓象检查,长期随访也是诊断PCP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以外周血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血象变化。方法对4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外周血全血减少、两系减少各占35.71%,单系减少占28.58%。中、重度与轻度活动组相比,血细胞减少更明显,且以两系或三系减少为主(P〈0.01)。治疗后外周血细胞减少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SLE外周血细胞减少程度与疾病活动性有关,对治疗反应良好。  相似文献   
3.
化疗是综合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抗肿瘤药物通常有较强的毒性。表阿霉素是蒽环类抗肿瘤药物川,适用于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乳腺癌、肺癌、胃癌及其它多种实体瘤的化疗,广泛应用于临床。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心脏毒性和骨髓抑制、脱发、粘膜炎、胃肠功能紊乱,偶见发热、寒战、荨麻疹等过敏反应。表阿霉素属细胞毒性发泡剂,可破坏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一旦外渗于皮下组织,可引起局部红肿热痛,甚至可引起蜂窝组织炎和组织坏死,甚至造成器官功能障碍。以上毒副作用常可见到报道,表阿霉素引起的心跳骤停少见,但国内也有报道。一旦病人出现心跳骤停,如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4.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护士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胜任工作岗位,提高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的整体效能.  相似文献   
5.
对2例晚期肝硬化患者实施经门静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联合门奇静脉断流术.术前对出血行紧急处理,予以心理疏导、术前准备;术后加强基础护理、健康指导及出血、血栓形成、感染、肝昏迷等并发症的观察,出院前予以休息、营养、活动及服药指导,告知返院再次行骨髓干细胞移植时间.结果 患者首次术后住院12、13 d,血常规、肝功能正常出院.随访9~10个月,随访期间2例患者分别于出院后1、4个月返院再行干细胞移植,过程顺利,肝功能、凝血功能正常.提示周密的围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全血细胞减少症(PCP)的病因与临床鉴别.方法 对91例PC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91例中查明病因90例,病因不明1例.病因以血液病为主,占70.3%,其中白血病占第一位,其次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噬血细胞综合征也是常见病因.非血液病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占28.6%,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占绝大多数,其次为肝脏疾病、恶性肿瘤及某些感染性疾病.血液病与非血液病三系血细胞减少程度构成比,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通过病史、外周血象、骨髓象和辅以相关的特殊检查,绝大多数病例可明确诊断.对PCP病因不明的患者,可进行多次和多部位的骨髓象检查,长期随访也是诊断PCP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回顾分析1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合并肺癌广泛转移病例的诊治过程。经血常规、骨髓等确诊为PV的63岁男性患者,给予羟基脲化疗5年后,合并肺癌广泛转移。先后经含吉西他滨加铂类、紫杉醇加铂类药方案治疗均无效,改用吉非替尼(Iressa)后,病情好转。初步研究结果提示,细胞遗传学的异常、癌基因的存在,以及抗代谢药(羟基脲等)损伤染色体,产生异常的克隆,可能是发生第二肿瘤的原因。单药Iressa对常规化疗无效者,仍可起到一定的疗效。肿瘤防治杂志,2005,12(19):1510-1512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变化及低分子肝素钙(LMWHCa)干预治疗的影响。方法:将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①常规治疗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加入5%葡萄糖500ml内,ivd qd,20%甘露醇125ml,q8h,胞磷胆碱10.5g,qd,及对症治疗;②治疗组:除予上述治疗外,另给予LMWHCa,2850AXalU,q12h,腹壁前外侧皮下注射,疗程10d。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含量变化。同时检测15例正常对照组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含量。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浆中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含量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临床疗效分四个等级:基本痊愈、显效、好转、无效,两组疗效比较(P〈0.01)。LMWHCa治疗组总有效率79.17%,常规治疗组53.57%(P〉0.05)。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含量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的凝血纤溶系统异常,经低分子肝素治疗.可明显改善症状.降低血浆D-二聚体水平。  相似文献   
9.
海洋性贫血合并G6PD缺乏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告1例海洋性贫血合并G6Pd缺乏症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少见病例的诊治过程。方法:病例分析及献复习。结果:因烫伤感染人院的海洋性贫血女患,先后发生严重黄疸、重度贫血、DIC、肾衰、酸中毒、严重低钾等多器官功能衰竭.虽发病时G6PD/6PGD正常,似不支持G6PD缺乏症诊断,但根据病史、相关治疗效果以及出院后45d复查G6PD/6PGD低于正常,最后确诊G6PD缺乏症。经成份输血、低分子肝索抗凝、大剂量速尿利尿、纠酸、超浓度补钾等抢救,病情稳定痊愈出院。结论:G6PD溶血虽然是自限性的,但当合并海洋性贫血时,往往病情严重,可致DIC、肾衰甚至多脏器衰竭。严重溶血时G6PD活性测定多数在正常范围,不排除有G6PD缺乏时,输血须配G6PD活性正常的同型血。做好婚检和产检的筛查工作是预防海洋性贫血、G6PD缺陷症及两病并息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0.
我院血管外科2006年6月-2007年3月采用内镜筋膜下交通静脉结扎术(subfascial perforator surgery,SEPS)治疗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患者60例(73条肢体),通过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充分术前准备,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做好患者健康教育,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