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晓斌  任黔川  都霞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2):1131-1132
外科危重症及术后患者因各种原因需呼吸机提供呼吸支持,以保证基本的气体交换需要.我院2001~2003年对外科监护室(SICU)227例患者使用呼吸机提供呼吸支持,使其成功度过危险期,保证了原发疾病的治愈率,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侵袭性血管粘液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黔川  彭芝兰 《华西医学》2006,21(2):261-262
目的:研究侵袭性血管粘液瘤的临床特点与病理特征,以免误诊漏诊。方法:对侵袭性血管粘液瘤3例行手术切除,并行光镜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术中见肿瘤呈无包膜生长,剖面苍白色、胶质样,有粘液性间质分隔。病检示瘤细胞呈梭形或星形排列于粘液样背景中,核无异型性或分裂相,其间有中等以上厚壁血管。免疫组化染色示Vimentin(+)、S-100(-)。结论:侵袭性血管粘液瘤罕见,侵袭性与复发性是其重要的临床特点。治疗以扩大的局部切除为宜,并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3.
4.
28例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黔川  夏红芬  毛熙光  伍宗惠 《重庆医学》2009,38(23):3007-3009
目的 探讨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2008年收治的28例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诊断距离初潮年龄平均间隔时间为4.1年,发病距离就诊时间平均为1.5年.主要症状为盆腔包块、痛经、慢性盆腔痛、急性腹痛等.根据1985年美国生育协会修订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AFS~r)标准,5例(18%)为Ⅰ期,2例(7%)为Ⅱ期,15例(54%)为Ⅲ期,6例(21%)为Ⅳ期.其中9例伴有生殖道畸形,占32%;7例(25%)患者进行了腹腔镜诊断和治疗.结论 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发生于初潮后的5年内,主要症状为盆腔包块和痛经.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成年人相似,腹腔镜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确诊手段,手术仍是其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血管生成因子VEGF和bFGF在异位内膜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 (EM)异位内膜中的表达 ,探讨两种因子与EM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收集EM患者的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组织 35例和正常子宫内膜 37例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测定VEGF及bFGF在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VEGF在异位内膜组的表达强度高于正常对照组 ,二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②bFGF在EM患者异位内膜及正常子宫内膜中均有表达 ,表达强度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③VEGF和bFGF在EM患者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VEGF和bF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异位内膜均有表达 ,而二者均为促进血管生成的重要细胞因子 ,从而表明血管生成是EM发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背景 卵巢癌死亡率居于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首位,仍需不断探索新的药物来改善其预后,近年来许多研究报道了吉马酮有抗肿瘤细胞作用.目的 探讨吉马酮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培养人卵巢癌SKOV3细胞,分别用0 μmol/L、70 μmol/L、140 μmol/L、210 μmol/L、280 μmol/L、350 μmol/L吉马酮作用于卵巢癌SKOV3细胞24 h、48 h、72 h,采用CCK-8法检测吉马酮对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观察吉马酮对卵巢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JAK2/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肿瘤侵袭转移相关蛋白MMP2、MMP9的表达.结果 CCK-8实验结果提示吉马酮可以抑制人卵巢SKOV3细胞的增殖,并存在时间及浓度依赖性;细胞划痕实验显示0 μmol/L、140 μmol/L、280 μmol/L吉马酮组划痕愈合率分别为69.00% ± 6.76%、40.33% ± 5.21%、13.79% ± 9.23% (P<0.05);Transwell迁移实验显示0 μmol/L、140 μmol/L、280 μmol/L吉马酮组穿过小室细胞个数分别为466.5 ± 47.7、319.4 ± 41.2、149.7 ± 26.3(P<0.05);Transwell侵袭实验显示0 μmol/L、140 μmol/L、280 μmol/L吉马酮组穿过小室细胞个数分别为278.6 ± 71.8、161.0 ± 35.4、70.1 ± 24.9.与对照组相比,药物组对细胞迁移及侵袭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并具有浓度依赖性;Western blot结果提示吉马酮可浓度依赖性下调p-JAK2、p-STAT3蛋白表达,降低p-JAK2/JAK2、p-STAT3/STAT3,还可浓度依赖性下调MMP2、MMP9蛋白表达(P<0.05).结论 吉马酮可明显抑制卵巢癌SKOV3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下调JAK2/STAT3信号通路活性、下调MMP2、MMP9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血清蛋白质谱结合人工神经网络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蛋白质芯片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检测宫颈癌病人血清蛋白指纹图谱,通过差异蛋白组学筛选特有的蛋白标记物。方法:应用SELDI-TOF-MS技术和WCX2(弱阳离子)芯片采集58例宫颈癌患者和57例健康人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采用Biomarker Wizard软件筛选差异蛋白质组。将115例血清随机分为两组:以训练组30例宫颈癌患者和30例健康人建立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以验证组28例宫颈癌患者和27例健康人血清标本用于模型的双盲法验证。结果:宫颈癌患者与对照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有145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峰(P0.05),筛选出质荷比(M/Z)分别为5912、5642、8702、4320、6432的标志蛋白(P10-6),建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其对宫颈癌的诊断敏感性为92.86%,特异性为88.89%,阳性预测值为89.66%,阴性预测值为92.31%。结论:特征蛋白在宫颈癌患者较正常人血清明显的高表达或低表达,可能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后随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针对钙激活性中电导钾离子通道(intermediate-conductance Ca2+-activated K+channels,IKCa1)的小发夹RNA(small hair 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在宫颈癌细胞HeLa中的表达。方法:设计、合成IKCa1基因特异性shRNA序列,插入空载体pGenesil-1.1中,构建重组体,脂质体法转染宫颈癌HeLa细胞,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转染前后HeLa细胞中IKCa1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IKCa1 shR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后HeLa细胞中IKCa1的表达受到显著抑制。结论:成功构建IKCa1特异性shRNA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IKCa1参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机制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袁芳  任黔川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3):188-19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是一类很重要的淋巴管生成因子,其在宫颈癌淋巴管转移方面的研究较多,也证明了VEGF-C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然而,VEGF-C在宫颈癌中的作用机制并未完全明确,其对宫颈癌凋亡的影响值得继续探索。本文就VEGF-C在宫颈癌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曼月乐)和米非司酮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VIP)等数据库。纳入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和米非司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