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2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超声心动图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心脏病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一种累及多个器官和多个系统的疾病,心血管疾病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CRF患者心脏受损程度与疗效和预后密切相关。本研究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4例高度怀疑胎儿心脏异常的中晚期孕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多切面探查胎心,对产前、产后心脏结构及血流分布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4例胎心检测结果出现漏诊1例,误诊1例,诊断符合率为91.6%(22/24),漏、误诊率为8.3% (2/24).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能够在产前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超声与CT诊断在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中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3月—2022年2月收治的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良恶性肿瘤患者共81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超声检查、CT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恶性组(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和良性组(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良性肿瘤),对比两组患者的超声诊断特征。结果: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97.53%、特异度97.73%、敏感度97.30%、阳性预测值97.30%、阴性预测值97.73%,均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良性组在内部回声表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单发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内部血流Ⅱ级、内部粗钙化灶的发生比例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CT检查,超声诊断在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断准确率、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更高,其可通过结节的数目、形态、边界、内部血流及钙化灶情况区别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良...  相似文献   
4.
5.
6.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睡眠障碍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为白天过度嗜睡、打鼾,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社会安全。临床研究证实它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关系密切,但由于二者之间存在较多共同危险因素,又直接影响到对二者的研究,正确、全面认识这些危险因素并了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在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可能机制,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诊治,将在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动态心电图(DCG)、颈动脉超声及CT血管造影(CTA)对不同严重程度冠状动脉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我院CHD患者137例为研究对象,均在1个月内完成DCG、颈动脉超声、CTA和冠脉造影(CAG)检查,根据Gensini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59例、中度组47例和重度组31例,比较各组检查结果并分析DCG、颈动脉超声、CTA对冠脉病变程度诊断价值。结果随着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增加,DCG测量参数正常N-N间期标准差(SDNN)、每5min N-N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和相邻N-N间期之差的均方根(RMSSD)均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颈动脉超声测量参数动脉硬化度(β)、弹性系数(EP)及颈动脉中膜厚度(IMT)均呈明显上升趋势(P<0.05),颈动脉顺应性(AC)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且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A对冠脉狭窄程度评估结果与Gensini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DCG、颈动脉超声和CTA对冠脉病变严重程度进行鉴别的Kappa值分别为0.541、0...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多模态影像诊断浸润性乳腺癌的价值及与相关肿瘤标志物表达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在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120例,根据病理类型分为浸润组(浸润性乳腺癌,n=89)和非浸润组(非浸润性乳腺癌,n=31).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造影(CEUS)、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扫描,分析其影像学特征、CEUS及DCE-MRI定量参数,评估多模态影像对浸润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不同影像学定量参数与癌胚抗原(CEA)、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 PS)和糖类抗原153(CA153)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患者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χ2=10.561)、淋巴结转移(Fisher确切概率检验,P=0.000)和灌注情况(χ2=10.094)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浸润组患者的峰值强度(PI)、强化率和信号增强比率均明显高于非浸润组,峰值时间明显低于非浸润组(t值分别为6.210、4.247、2.218、9.651,P<0.05);浸润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 IC)类型以Ⅱ型为主,与非浸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03,P=0.013).CEUS诊断浸润性乳腺癌的准确率为76.67%,灵敏度为81.11%,特异度为63.33%;DCE-MRI诊断浸润性乳腺癌的准确率为84.17%,灵敏度为87.50%,特异度为70.83%;其联合检测诊断浸润性乳腺癌的准确率为94.17%,灵敏度为96.63%,特异度为87.10%.CEUS联合DCE-MRI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高于CEUS、DCE-MRI单独诊断(Kappa值分别为0.846、0.417、0.541),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独诊断(χ2=10.674,P<0.05).浸润组患者的血清CEA、TPS和CA153水平均明显高于非浸润组(t值分别为4.864、3.348、7.673,P<0.05);PI、强化率、信号增强比率与血清CEA、TPS、CA153水平均呈正相关(PI:r分别为0.708、0.726、0.681,P<0.001;强化率:r分别为0.576、0.583、0.607,P<0.001;信号增强比率:r分别为0.496、0.527、0.573,P<0.001);峰值时间与血清CEA、TPS、CA153水平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693、-0.651、-0.647,P<0.001).结论 多模态影像对浸润性乳腺癌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可提高浸润性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且CEUS、DCE-MRI定量参数与血清肿瘤标志物存在明显相关性,可作为浸润性乳腺癌临床诊断及病情评估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