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502例肾损害性疾病患者的尿蛋白检测和分析,探讨其在肾损害性疾病早期诊治中的意义。方法对健康组和病例组均检测尿mALB、β2-m、24小时尿总蛋白和即时尿mALB,尿Cr,同时进行干化学方法的尿蛋白定性检测,采用,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例组的各项蛋白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对健康对照组,P〈0.005,有极显著性差异。肾炎、肾病综合症外,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疾病在未进入ESRD时,已出现各项尿蛋白结果的异常。mALB、β2-m、mALB/ucr与尿蛋白定性、24h尿总蛋白检测结果比较异常检出率均有显著性差异.其敏感性更高。结论尿β2-m、mALB和mALB/UCr检测对早期肾脏损害较尿蛋白定性(干化学法)、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更具敏感性.可作为肾脏损害性疾病的早期监测、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抗核抗体谱(antinuclear antibody spectrum,ANAs)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120例SLE组患者、60例疾病对照组患者和20位健康人的ANCA和ANAs。用ELISA法检测验证ANCA阳性率,用SLE活动指数(SLEDAI)判断SLE活动性,分析ANCA、SLEDAI和ANAS之间的关系。结果在120例SLE患者中IIF法检测ANCA的阳性率为27.5(33/120),且均为核周型(perinuclear ANCA,pANCA)。用ELISA法验证全部ANCA阳性患者血清,阳性率为81.8(27/33),且均为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即为pANCA。ANCA阳性组SLEDAI评分>10分者(即SLE活动期)占81.4%与ANCA阴性组(36.5%)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ANCA阳性组在血沉升高,补体C3、C4降低,肾脏损害、肺损害、关节肿痛等方面与ANCA阴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ANCA阳性率与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核小体抗体(AnuA)及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ARPA)阳性率呈正相关。结论联合检测ANCA和SLE的各项特异性自身抗体可能对SLE患者的早期发现、治疗、病情活动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502例肾损害性疾病患者的尿蛋白检测和分析,探讨其在肾损害性疾病早期诊治中的意义。方法对健康组和病例组均检测尿mALB、β2-m、24小时尿总蛋白和即时尿mALB,尿Cr,同时进行干化学方法的尿蛋白定性检测,采用,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例组的各项蛋白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对健康对照组,P〈0.005,有极显著性差异。肾炎、肾病综合症外,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疾病在未进入ESRD时,已出现各项尿蛋白结果的异常。mALB、β2-m、mALB/ucr与尿蛋白定性、24h尿总蛋白检测结果比较异常检出率均有显著性差异.其敏感性更高。结论尿β2-m、mALB和mALB/UCr检测对早期肾脏损害较尿蛋白定性(干化学法)、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更具敏感性.可作为肾脏损害性疾病的早期监测、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与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的糖尿病患者200例,按检测结果分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糖尿病未合并冠心病组,比较AIP、血脂、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组间差异及其与冠心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AIP、TG、高血压史高于糖尿病未合并冠心病组(P0.05),HDL-C明显低于糖尿病未合并冠心病组(P0.01),空腹血糖、TC、LDL-C、年龄、吸烟史2组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AIP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相关分析显示,AIP与TG、HDL-C有显著相关性(P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IP、性别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HDL-C为冠心病的保护因子。进一步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通过性别矫正,AIP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OR为6.005(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脂代谢紊乱,AIP可作为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独立预测指标,优于传统血脂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与冠心病相关性及性别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心血管内科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受检者1012例,按检测结果分为冠心病组(n=418)和正常对照组(n=594),比较两组AIP、血脂、冠心病危险因素及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比较是否具有性别差异。结果冠心病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TC、TG、LDL-C、LCI、AI、AIP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HDL-C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以AIP为因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性别、TC、TG、HDL-C均具有相关性(P<0.05)。男性冠心病患者TC、HDL-C、LDL-C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低于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患者各指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IP与男、女冠心病患者OR值分别为2.886、7.702(P<0.001)。结论AIP反映冠心病脂代谢紊乱,可作为冠心病的预测指标,优于其他单项及综合血脂指标,且其与女性冠心病患者的相关性更密切,对冠心病发病风险评估及降血脂治疗需依据患者性别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6.
陈华良  廖永强  任妹  朱静茹 《西部医学》2021,33(10):1549-1552+1556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干扰素α(IFN-α)、抗心磷脂抗体(aCL)和抗β2糖蛋白Ⅰ(β2-GPI)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就诊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65例,其中血小板减少SLE患者20例(PLT<100×10 9/L,A组),无血小板减少组45例(101×10 9/L~370×10 9/L,B组),选取同期16例脾功能亢进(HS)患者为疾病对照组(C组),选取同期我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60人(D组)。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四组血清IFN-α水平、抗aCL抗体、抗β2-GPI抗体和抗双链DNA抗体滴度,免疫比浊法检测CRP、补体C3和C4。 结果 A组SLE患者血清IFN-α水平、aCL和抗β2-GPI总抗体滴度均显著高于其余三组(均P<0.01),B组显著高于C和D组(P<0.05);A组抗dsDNA抗体滴度、CRP浓度和SLEDAI显著高于B组(均P<0.01),补体C3和C4显著低于B组(均P<0.01);血清IFN-α水平与aCL和抗β2-GPⅠ总抗体滴度呈显著正相关(r=0.754,0.814,均P<0.01),IFN-α水平、aCL和抗β2-GPI总抗体滴度均与血小板呈显著负相关(r=-0.651,-0.717,-0.688,均P<0.01)。 结论 SLE患者体内IFN-α水平、aCL和抗β2-GPⅠ总抗体滴度均与血小板呈负相关,提示IFN-α、aCL和抗β2-GPⅠ抗体与血小板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并发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crescenticglomerulonephritis,CrGN)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萍乡市人民医院诊治的5例RA并发CrGN患者(RA并发CrGN组)、86例RA(RA组)和16例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组)的ANCA检测结果及临床病理特征。结果:RA并发CrGN组中,5例都为中年妇女,且具有7~14年的RA病龄,最初的临床症状都为血尿,从血尿发展到具有明显组织病变平均时间为17个月,ANCA检测均为核周型ANCA(pANCA)阳性,靶抗原为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被检肾小球平均有31%形成新月体,同时也存在肾小球硬化和间质性纤维化等症状;RA组ANCA检测均为阴性,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组ANCA检测阳性,阳性率为87.5%(14/16),且均为pANCA;与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组相比,RA并发CrGN组确诊年龄明显小于前者(P<0.05)。结论:RA并发CrGN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疾病的发展过程趋于漫长并且伴随轻微肾功能损伤,ANCA检测对RA并发CrGN患者早期发现、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的DNA检测的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本院疑似EBV感染进行诊疗的120例患者,进行EBV核酸采集提取,将已知EBV-DNA含量标本作为阳性对照,予以PCR检测.对比EBV-DNA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情况.结果:EBV-DNA阳性检出率在儿童检出率明显高于成人(P<0.05),但不同年龄段比较无差异(P>0.05);儿童EBV-DNA阳性检出率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炎、扁桃体炎中;发热、咳嗽、颈淋巴结肿大d患儿EB病毒检出阳性检出率较高.结论:EBV感染以儿童最常见,进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BV-DNA检测有利于临床早期诊治疾病,降低重症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9.
10.
Rac亚家族由Rac1、Rac2、Rac3及Rac1b(Rac1的剪切突变体)组成,Rac1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Rac2局限分布于血液细胞,Rac3则主要表达于神经元。Rac1是细胞内一类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关系密切。1 Rac1的结构与功能人类Rac1基因定位于第7号染色体p22,全长29kb,共包含7个外显子,其转录产物有两种,一种为2.5kb大小,另一种为1.2kb大小。Rac1的基本生物学功能是结合并水解鸟苷酸,具有两种结合状态,一种是结合GTP的激活状态,另一种是结合GDP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