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丙戊酸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小儿癫痫的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2012年6月~2013年2月就诊于本院的小儿癫痫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应用药物不同分为单用A组34例、单用B组22例和联用C组42例,单用A组采用丙戊酸,单用B组采用卡马西平,联用C组采用丙戊酸联合卡马西平,对三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和分析,同时对药物治疗对认知功能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单用A组总有效率为67.65%,单用B组总有效率为63.64%,联用C组总有效率为85.71%,三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用A组认知障碍率为29.41%,单用B组认知障碍率为27.27%,联用C组认知障碍率为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联合卡马西平较单用两种药物的疗效显著,但联用两种药物对认知功能的损害较严重,临床应注意合理应用,避免因追求疗效而忽视其对认知功能的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血清胱抑素C检测在诊断早期肾功能损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560例早期肾功能损害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期28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分析比较血清胱抑素C、尿素氮、血肌酐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1组的Cys-C水平为(2.99±1.41)mg/L,相比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的Cys-C阳性表达率为93.93%,均高于BUN和Scr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检测在诊断早期肾功能损害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任丽峰  刘晓颖  王华 《新医学》2007,38(7):448-449
目的:观察应用丽珠肠乐防治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的疗效并探讨其适当的应用时机.方法:将324例婴幼儿肺炎患儿分为2组,一组76例患儿(治疗组)在开始应用抗菌药物时予以丽珠肠乐,另一组248例患儿(对照组)在开始治疗时(应用与治疗组同类抗菌药物)不予以丽珠肠乐,发生继发腹泻后始予以丽珠肠乐.观察10日,比较2组继发腹泻的发生率,并比较予以丽珠肠乐治疗的2组患儿的3日治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继发腹泻发生率为68%(52/76),对照组的继发腹泻发生率为100%(248/24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予以丽珠肠乐治疗的2组患儿的3日治愈率分别为73%(38/52)、58%(143/24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婴幼儿肺炎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出现与应用丽珠肠乐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对于婴幼儿肺炎,在开始治疗时予以丽珠肠乐能够降低其继发腹泻发生率,并能提高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的3日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是儿科常见病,临床表现不典型,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对较差,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及时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CRP作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临床中已广泛应用。白细胞介素-6(IL-6)是宿主早期对炎性反应的主要介质,在重症感染时呈现明显升高。降钙素原(PCT)用于细菌感染早期的诊断,在感染后12 h~24 h达到高峰,体内、外稳定性好。因此本文旨在探讨血清CRP、PCT、WBC和IL-6的测定在新生儿感染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病毒性肝炎是血液透析患者严重血源性感染并发症之一,因此,透析中心内严格的预防和控制,是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重要环节.现将我科预防、控制的方法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05年1月-2007年8月在我科透析的患者84例.其中男47例,女37例,年龄19~70岁,透析时间8~72个月.未划分普通区和隔离区,大多有输血史、手术史,透析器为重复使用,作为历史对照组.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透析患者105例.男57例,女48例,年龄23~82岁,透析时间3~98个月.已完善各种制度并实施了预防和控制,规范应用铁剂,杜绝复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中脑钠肽(NT-proBNP)、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表达以及变化关系,为其治疗及预后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选择1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病例组,并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1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血清NT-proBNP、CRP检测指标进行研究,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NT-proBNP及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08,t=37.247;P<0.05)。治疗后CRP、NT-proBNP水平在发生其他心脏事件病例中明显高于治愈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58,t=4.557;P<0.05)。结论:NT-proBNP和CRP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较为敏感,可作为疗效观察及判断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