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比较经尿道膀胱肿瘤绿激光汽化术(PVBT)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膀胱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膀胱癌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20例。实验组患者采取PVBT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TURB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尿管放置时间、膀胱冲洗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两年的累积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尿管放置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17%vs14.17%,χ2=7.206,P<0.01)。实验组患者两年的累积复发率为7.50%,对照组为18.33%,两组患者两年的累积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χ2=5.808,P<0.05)。结论 PVBT用于治疗膀胱癌的临床疗效确切,并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经皮肾镜取石术对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疗效及患者体内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的变化.方法 收集在笔者医院2016年12月-2018年3月进行手术治疗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100例,按照手术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肾实质切开取石术,观察组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分析2组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膀胱壁瓣输尿管成形术(改良Boari术)治疗婴幼儿供肾肾移植术后输尿管长段坏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南军区总医院泌尿外科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施行婴幼儿供肾肾移植术后发生移植肾输尿管长段坏死的3例受者临床资料。第1例为婴儿供者双肾整块移植。第2例和第3例为同一名幼儿供者双侧供肾分别移植给2例成人受者。3例受者分别于术后21,23,26d出现移植肾区肿胀、疼痛,切口渗液或阴囊水肿,以及血清肌酐升高;行移植肾彩色多普勒超声示。肾周积液增多;1例受者行CT尿路造影示造影剂大量外漏、单侧肾积水、输尿管扩张。手术探查切除坏死的输尿管后行改良Boari术,将移植肾输尿管残端插入自体膀胱管状瓣内1-2cm,不作吻合,仅行黏膜和浆肌层缝合加固。术后酌情选用抗生素控制尿路感染,定期行肾功能检测和移植肾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术后6个月复查CT尿路造影。结果3例患者均成功进行改良Boari术,手术时间分别为85,90,115min,术中无明显出血,术后切口愈合良好。3例患者分别在术后12,13,16周顺利拔除双J管,血清肌酐均下降至正常范围。截至2014年3月,术后随访6-18个月,复查移植。肾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尿路造影均未发现移植肾积水、肾周积液、尿漏或尿液返流等异常。结论改良膀胱壁瓣输尿管成形术是治疗婴幼儿供肾肾移植术后输尿管长段坏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比较绿激光汽化术与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知情自愿原则选择两种不同手术,行激光汽化术的5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行TURBT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耗时、出血量、尿管置留时间、肉眼血尿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并分析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的手术耗时及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尿管保留时间、血尿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较大肿瘤与较高的病理分级有高复发风险,而肿瘤数目和不同手术方式(绿激光/TURBT)与膀胱癌术后复发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绿激光汽化术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与TURBT比较可缩短尿管保留、血尿及住院时间,且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但两种手术方式对复发率的影响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