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硅胶管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疗效。方法治疗下泪小管断裂43例,在显微镜下寻找断端,行泪小管吻合术,并行硅胶管单路或双路泪道置管。结果所有患者显微镜下直视或粘弹剂帮助下均能较顺利找到泪小管断端,术后随访3个月,所有患者均泪道冲洗通畅。结论硅胶管行下泪小管断裂支撑,单路泪道置管患者易出现眼睑外翻,影响美观,但双路泪道置管法手术方法时间长,两者手术效果均较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引流阀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2000年6月~2007年1月已行引流阀植入治疗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青光眼眼压控制标准6mmHg≤眼压≤21mmHg,该组患者随访6个月,7年,平均24个月,术前眼压40.43+13mmHg,术后末次随诊眼压14.2±6.5mmHg,其中3例用降眼压眼液控制眼压在21mmHg内,术后裸眼视力保留术前视力或有所提高,无1例下降者,并发症:早期低眼压5例.浅前房2例,前房积血3例,3例引流盘包裹。结论选择合适的患者,避免和积极处理术中及术后各种并发症.在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手段中.引流阀植入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采用雷珠单抗药物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4-04/2015-06我院收治的42例72眼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雷珠单抗联合激光光凝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激光光凝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黄斑水肿消退情况、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变化情况及视力提高情况。结果:观察组黄斑水肿治疗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黄斑水肿治疗总有效率为78%,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患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为486.58±85.26μm,对照组患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为479.61±83.37μm,数据无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3 mo后,观察组患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为315.85±43.7μm,对照组患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为418.85±46.97μm;治疗6mo后,观察组患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为245.58±25.67μm,对照组患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为369.85±36.48μm,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视力提高率为78%,对照组视力提高率为50%,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采用抗VEGF药物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体外构建携带并持续释放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BB)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的脱细胞人工真皮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合成含PDGF-BB和IGF-1生长因子的可降解微球,并与脱细胞人工真皮联结,Elisa方法检测人工真皮中生长因子释放情况;通过携带生长因子的人工真皮与真皮成纤维细胞的共培养,采用细胞计数及WST-8比色法,观察成纤维细胞的增殖速率与细胞活力。结果携带生长因子的人工真皮与真皮成纤维细胞共培养组与对照组细胞倍增时间分别为(2.01±0.38)d和(7.27±1.16)d,共培养组细胞倍增时间明显缩短(P<0.05,n=5);体外培养7d、14d、21d时,共培养组及对照组细胞活力无统计学差异(P>0.05,n=5)。结论本实验成功制备了能持续释放PDGF-BB和IGF-1生长因子并加速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人工真皮,为加速创面修复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谢程阳  张斌  李岚  付劲松 《江西医药》2010,45(12):1225-1227
目的 评估氪离子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效果.方法 对2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首次急性发作患者进行氪离子激光虹膜周边成形术,比较治疗前后视力、眼压、房角等.结果 激光虹膜周边成形术前眼压在43~70mmHg,平均为(56.46±8.68)mmHg,术后3h眼压下降到(23.81±5.57)mmHg,下降57.82%;术后1d,眼压为18.37±5.52mmHg,下降67.46%.结论 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付劲松  谢程阳  李岚  闻琛 《江西医药》2014,(11):1291-1293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Lucentis联合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手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我院10例10只眼药物不能控制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先行玻璃体腔注射Lucentis,观察7-10d,待虹膜表面新生血管消退或萎缩后行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Lucentis及引流阀植入后虹膜及前房角新生血管,术后眼压及视力的变化。结果玻璃体腔注射未出现与操作有关并发症,注射Lucentis药物后约5-7d后虹膜表面新生血管可见萎缩或消失,行引流阀植入术后患者均感眼部疼痛好转,术后3个月复查,矫正视力提高6例,不提高者4例,植入引流阀3个月后眼压平均(13.6±4.2)mmHg,9例眼压控制在21mmHg以内,2例用2种抗青光眼药物眼压恢复正常。结论玻璃体腔注射Lucentis联合青光眼引流阀手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可减少虹膜新生血管,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减少手术炎症反应,提高手术成功率,有利于保护残留的视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角膜地形图Orbscan-Ⅱ在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前后检查中的作用.方法 观察本中心行LASIK治疗患者45例89只眼,术前屈光度(球镜等量)为-1.0~-16.0D,平均-6.23±2.89D,对术后随诊满3个月的患者视力,屈光度及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对其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所检查地形图,统计分析.结果 术前检查SimK1(模拟角膜い屈率)43.70±1.78D,SimK242.41±1.47D,术后1周、1个月、3个月SimK136.62±2.66D、37.06±2.64D、37.47±2.56D,SimK235.80±2.71D、36.21±2.61D、36.78±2.52D.角膜后表面高度图中,后表面最顶点距理想球面的距离,术前为28.26±11.57μm,术后1周、1个月、3个月为70.33±28.30μm、66.48±21.34μm、63±20.16μm.结论 Orbscan-Ⅱ能提供更多的角膜形态的信息,在测量角膜地形及全角膜厚度方面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LASIK手术中不成功瓣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观察我院行LASIK不成功角膜瓣的近视患者再攻手术疗效.17例病人。分别于LASLK手术后即日-8个月再次行LASIK或LASEK治疗。原始屈光度-3.0-8.0Da。结果 2次术后半年所有病人裸眼视力均提高,除一例上皮内生,矫正视力较术前下降1行外,其他裸眼视力均达到术前矫正视力。结论 对LASIK术中角膜瓣并发症需根据不同情况运用不同方法行2次手术,以使手术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负载不同配比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纳米微球的脱细胞人工真皮,用于裸鼠皮肤缺损的修复,探索PDGF-BB和IGF-1联合用于创面修复的最佳配比。方法 用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包被不同配比的PDGF-BB和IGF-1制成纳米缓释微球,并使纳米微球结合于脱细胞人工真皮。将负载纳米微球的脱细胞人工真皮移植至裸鼠创面动物模型中,通过记录创面愈合速度和愈合时间,检测局部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白介素-2(IL-2)的蛋白表达,观察PDGF-BB和IGF-1不同质量配比(1∶4、1∶2、1∶1、2∶1、4∶1)组(n=5)的纳米微球脱细胞人工真皮对小鼠皮肤创面修复的作用效果,另设空白对照组。结果 当纳米微球脱细胞人工真皮负载PDGF-BB和IGF-1的质量配比为2∶1时,小鼠皮肤修复创面愈合速度较其他配比组及空白对照组更快(P<0.05),愈合时间更短(P<0.05),局部组织中α-SMA和IL-2蛋白表达量更高(P<0.05)。结论 脱细胞人工真皮结合含PDGF-BB和IGF-1的纳米微球用于创面修复时,PDGF-BB和IGF-1的最佳配比为2∶1。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飞点扫描式准分子激光系统应用于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的疗效.方法用lasik治疗患者126例249只眼,按术前屈光度(球镜等量)为-1.0~-16.0D,平均(-645±2.91)D,分3组Ⅰ组-1.0~-6.0D,Ⅱ组-6.25~-10.0D,Ⅲ组-10.25~-16.0D,对术后超过6个月的患者视力,屈光度,偏中心情况及术后并发症进行随诊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时,3组裸眼视力达0.5以上者,分别为100%,97.2%,95.8%,达1.0以分别为96.9%,91.5%,77.1%,3组术后屈光度在±1.0D以内者别为96.1%,94.3%,93.7%,在±0.5D以内者为92.3%,87.3%,81.3%,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使用飞点扫描准分子激光系统的lasik治疗近视的初期临床效果较好,飞点扫描及良好的中心定位功能可能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