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日本血吸虫病 (下称血吸虫病 )是由日本血吸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地方性传染病。在我国 ,血吸虫病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 12个省、市、自治区。镇江也处于血吸虫病流行区。在我们的日常病理检验工作中 ,往往发现在消化系统组织的病理切片中有血吸虫卵。因此 ,我们收集了本院自 2 0 0 0年 5月~ 2 0 0 1年 4月间手术切除的胃、肠、阑尾等病理标本共 92 0例 ,并进一步作分类和统计学处理 ,以便从一个侧面探讨镇江地区综合防治血吸虫病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病理标本 取自 1年来我院手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胃…  相似文献   
2.
患者 ,男性 ,5 2岁。因右侧胸痛 4个月入院。入院时 ,患者寒战、发热 ,右胸胀痛并放射至右肩、右上臂 ,伴咳嗽、咳痰、气急。全胸片示 :右上肺周边胸膜下一鸡蛋大的肿块。体检 :右侧语颤增强 ,右上肺呼吸音减低。临床印象 :右上肺癌。行右上肺叶切除术 ,并清扫肺门淋巴结。术中见肿块与胸膜、胸壁软组织及肋骨紧密粘连 ,局部胸膜明显增厚。病理检查 :右肺上叶切除标本一个 ,体积 :15cm×11cm× 4cm。表面附肋骨。胸膜下见一体积为 6cm× 6cm× 3cm的肿块 ,切面灰白色 ,质地较硬 ,无包膜 ,有明显炭尘沉着。肺门淋巴结 2枚。镜检 …  相似文献   
3.
快速石蜡切片技术的改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
弓形虫病(toxoplamosis)为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该病呈全球性分布和流行,孕妇、宠物喂养者、饲养员、屠宰人员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均为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端粒酶在乳腺良性病变和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端粒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对70例乳腺癌和30例乳腺良性病变进行分析。结果:70例乳腺癌组织端粒酶阳性表达54例,阳性率77%;30例良性病变组织端粒酶阳性表达2例,阳性率6%,正常乳腺组织端粒酶不表达。端粒酶在乳腺癌细胞中的原位表达和在乳腺良性病变细胞中的表达之间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结论:端粒酶在乳腺癌细胞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可以将端粒酶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记,通过对细胞端粒酶的检测来协助乳腺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仇昊 《现代肿瘤医学》2011,19(5):939-941
目的:研究端粒酶活性的原位检测在大肠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运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30例大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及其正常黏膜中端粒酶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在30例大肠癌中,端粒酶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90.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正常黏膜组织(P<0.005)。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强度与肿瘤的浸润深度、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以及肿瘤的分化程度无相关性。结论:端粒酶的激活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可以将端粒酶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记,通过对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原位检测来协助大肠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
36例日本血吸虫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B细胞主要通过递呈抗原和分泌各种抗体发挥免疫学作用.近来研究发现,在B细胞中存在一种新的细胞亚群——调节性B细胞,它们可以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等抑制性细胞因子抑制获得性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发展和(或)加快炎症的恢复.相关研究表明这种细胞在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调节性B细胞的发现与来源、免疫调节作用机制及其与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端粒酶活性的原位检测在大肠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运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30例大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及其正常黏膜中端粒酶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在30例大肠癌中,端粒酶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90.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正常黏膜组织(P〈0.005)。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强度与肿瘤的浸润深度、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以及肿瘤的分化程度无相关性。结论:端粒酶的激活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可以将端粒酶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记,通过对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原位检测来协助大肠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端粒酶的表达及其与肿块大小浸润和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端粒酶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肿块大小、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探讨端粒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对70例乳腺癌进行分析。结果:70例乳腺癌组织端粒酶阳性表达54例,阳性率77%;肿块>3cm 23例,<3cm 47例;浸润性癌50例,非浸润性癌20例;有淋巴结转移的42例,无淋巴结转移的28例。端粒酶在乳腺癌细胞中的原位表达和肿块大小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肿瘤浸润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端粒酶在乳腺癌细胞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可以将端粒酶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记,通过对细胞端粒酶的检测来协助乳腺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