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上海市虹口区1956-2014年急性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方法 对1956-2014年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56-2014年上海市虹口区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呈波动下降趋势.病毒性肝炎的分型监测逐渐完善,未分型肝炎的比例逐年下降.乙型肝炎的比例最大,其次为戊型肝炎.20~49岁的青壮年是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的主要人群.职业分布以工人、干部职员和离退人员为主.结论 上海市虹口区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大幅降低,但今后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仍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虹口区2006—2009年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晓楠  汤显  王斌 《上海预防医学》2010,22(11):547-549
[目的]评价上海市虹口区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的质量动态,为完善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系统导出网报个案的质量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上海市虹口区2006—2009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网络直报及时率和审核及时率逐年提高,2009年报告及时率达99.94%,审核及时率达100.00%,报告和审核时间较2006年明显缩短,但网络直报个案完整性指标偏低。[结论]2006—2009年虹口区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网络直报质量方面仍存在不足,网络直报管理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上海市中心城区小型娱乐场所商业性性工作者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学特征以及HIV/梅毒感染状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通过社区外展方式,经知情同意后对虹口区285名小型娱乐场所商业性性工作者开展面对面问卷调查,抽取血液进行HIV和梅毒实验室检测,使用SPSS13.0进行资料统计分析。结果本组样本平均年龄(30.8±6.7)岁;来自于21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浙江(36.1%)、江苏(13.0%)和湖南(7.7%)占前三位;文化程度低;69.1%已婚;28.8%有经济负债。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56.8%,艾滋病传播途径答对率72.6%~90.5%,艾滋病预防措施知识答对率49.8%~67.4%。最常获得健康知识的来源:电视67.7%、医生49.8%、朋友35.1%等,最喜爱的获取性病/艾滋病知识的途径:广播电视73.3%、报纸杂志60.7%和咨询医生55.4%等。过去一年内,62.8%的调查对象曾主动去医院健康检查,7.0%自觉有感染艾滋病的危险,12.3%曾检测过HIV。50.5%的调查对象初次性行为发生在19~21岁。28.4%的调查对象性行为时每次使用安全套。最近一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44.2%。1人(0.4%)承认曾吸食毒品。HIV感染率为0.4%,梅毒感染率为4.2%,无混合感染。结论本调查研究表明,该人群存在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多种危险因素,导致艾滋病性病传播的社会危害更严重,亟需根据场所和人群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多形式的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社区组织(CBO)合作,开展对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和随访管理的效果。方法 2011-2013年,在上海市虹口区建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组织合作网络,针对MSM开展HIV抗体动员检测、阳性发现和随访管理服务,收集HIV检测和随访管理的数据,并与同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VCT)以及医疗机构来源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三年间与社区组织合作共动员2190人次MSM接受HIV检测,累计发现报告HIV阳性者77例,占虹口区累计新发现MSM HIV阳性者人数的37.56%(77/205),累计管理MSM HIV阳性者54例,占虹口区累计新管理MSM HIV阳性者人数的40.00%(54/135)。社区组织动员新发现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PLWHA)数、管理数、随访率和首次CD+4T淋巴细胞均值均高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VCT门诊及医疗机构途径发现的PLWHA。结论与社区组织合作能有效提高MSM PLWHA发现和随访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于晓楠  厉曙光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0):3062-3064
目的:了解一次性重力输液器(输液器)药液过滤器中微粒在不同条件下浸泡、过滤实验中微粒的脱落情况。方法:采用GWF-7J微粒分析仪对样品微粒进行检测。结果:一次性重力输液器药液过滤器中微粒脱落及滤出结果根据室温、过滤量和浸泡时间条件的不同差异有显著性(〈0.05),微粒脱落为0.9~63个/ml;微粒滤出为0.4~4.6个/ml。结论:一次性重力输液器中的微粒可经输液途径进入人体,研究结果可为微粒脱落的卫生标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虹口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营养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探索适用于本地区的慢性乙肝患者营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经知情同意后对虹口区111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人体测量指标(身高、体重、三头肌皮褶厚度和上臂围)及实验室指标(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和总淋巴细胞计数)进行营养状况评价和问卷调查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经人体测量法评定虹口区慢性乙肝患者营养不良率最高为52.3%,实验室指标评价方法营养不良率最高为50.0%,年龄、文化程度明显影响慢性乙肝患者的营养状况。结论慢性乙肝患者营养不良率较高,应开展针对性的营养宣教和干预,定期进行营养评价。  相似文献   
7.
酞酸酯类增塑剂人群暴露情况及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酞酸酯(Phthalatic acid esters,PAEs)作为塑料中的增塑剂被广泛用于医疗用品和食品包装材料等领域,其对环境和生物体的潜在危害作用主要表现为对生物体生殖系统和子代的影响。本文主要对PAEs在环境和人群中的暴露和分布情况,对人群健康的危害及毒理学效应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重大自然灾害频发,涉及种类多、地域广、强度大,对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损失。“5?12”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救灾防病经验表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充分的卫生应急准备,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目标就越可保证[1]。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2,3],结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2010年“4?14”青海玉树地震和“8?7”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后所开展的卫生应急工作,分析应急准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长链脂肪醇(Policosanol)是指碳链长度为26~32个碳原子的醇类物质。本实验所用的长链脂肪醇经气相色谱分析含二十八烷醇16.91%、三十烷醇56.14%、三十二烷醇11.56%、其它物质为15.39%。左旋肉碱(又称肉毒碱,Lcamitine。以下简称肉碱),化学名L-3-羟-4-三甲基铵丁酸,是存在于人体内的一种类维生素,其主要生理功能是将长链脂肪酸转运入线粒体内氧化,为人体肌肉细胞及心肌细胞提供能量。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本实验将2种物质合用于小鼠的抗疲劳实验,探索其合用的抗疲劳效果。  相似文献   
10.
于晓楠  厉曙光  李欣  张晶 《上海医学》2008,31(3):191-194
目的了解一次性重力输液器及药液过滤器中酞酸酯类增塑剂的含量及在不同条件下浸泡、过滤实验中微粒的脱落情况。方法采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的选择离子监测方式(SIM)对样品进行检测,采用GWF-7J微粒分析仪对样品微粒进行检测。结果一次性重力输液器药液过滤器中酞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溶出的最高含量为1.28μg/L,阳性检出率为9%;在不同室温、过滤量和浸泡时间条件下,微粒脱落、滤出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粒脱落的最大值为(63.7±1.8)个/mL,最小值为(0.3±0.1)/mL;微粒滤出的最大值为(4.6±0.3)个/mL,最小值为(0.4±0.3)个/mL。结论一次性重力输液器中的增塑剂和微粒可经输液途径进入人体,可为制定增塑剂和微粒脱落的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