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10例住我院疑似戊型病毒性肝炎病人恢复期血清进行了戊型肝炎病毒抗体(IgM和IgG)的免疫酶联检测(ELISA),发现了3例IgM明显升高,10IgG升高,确定青岛地区散发戊型病毒性肝炎。  相似文献   
2.
1994年我们收治1例慢性迁延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伴格林一巴利综合征的患者,并观察了血清和脑脊液乙肝标志物的相互关系,报告如下。1 病历资料患者,男,29岁,因手脚麻木半年,四肢无力、行走困难2个月,于1994年4月入院。半年前无明显诱因觉双手指麻木,继之双脚麻木,在单位卫生队按  相似文献   
3.
血清脯肽酶与慢性肝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肝纤维化动物模型、临床应用及与血清透明酸(HA)和前胶原Ⅱ(PC Ⅱ)水平的平行比较,进一步评价了血清脯肚酶(PLD)活性测定在慢性肝病诊断中的意义。模型显示,PLD活性变化与肝纤维化平均积分(Mf)呈“剪刀差”改变。6周前PLD活性随Mf增加而升高,6周后Mf继续增加而PLD活性逐渐降至正常,提示PLD主要是反映肝纤维化进展,并不反映肝纤维量的多少。慢性活动性肝炎和代偿期肝硬变患者的PLD升高最明显,显著高于慢性迁延性肝炎和失代偿期肝硬变患者。PLD活性与HA及PC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同时从胶原蛋白合成和降解角度研究胶原蛋白代谢,能更准确地反映肝纤维化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4.
血清脯氨酸肽酶测定在肝病诊断中的意义于德航,吴力克,黄永森,逢金聚,王启娟我们同时检测了134例血清脯氨酸肽酶(prolidase,PLD)和丙氨酸转氨酶(ALT),以便了解PLD在肝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34份血清包括急性肝炎...  相似文献   
5.
6.
7.
提高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治愈率 ,拓展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血液 (ILIB)治疗的临床应用。对 32例住院的重型或危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疗法 ,即休息、血管扩张剂、利尿剂、止血药、合理的体液疗法和血液透析等 ;ILIB组则在传统疗法基础上加ILIB治疗。结果表明 ,ILIB组少尿持续天数、闭尿持续天数缩短 ,肌酐、尿素氮升幅下降 ,疗程缩短 ,治愈率提高 ,病死率下降 ,优于对照组 (P<0 .0 5)。ILIB能提高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治愈率并缩短疗程 ,为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有…  相似文献   
8.
迄今已确定的病毒性肝炎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病毒型,但临床上还发现一些病毒标志物全阴性的肝炎病例,即非甲非丙非丁非戊型肝炎,为了探讨其临床特点,现将1994年以来我院收治的34例此类肝炎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肾综合征出血热血清酶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肾综合征出血热血清酶测定的临床意义于德航吴力克逄金聚刘宏王启娟作者单位:266071青岛,解放军第401医院为了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的血清酶变化规律,我们将1994年11月以来收治的51例HFRS患者,进行七种主要血清酶检测并追踪其动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