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对2040例不孕不育及不良孕育人群的外周血染色体的核型分析,探讨并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的方法,制片后进行G显带技术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发现56例核型异常的患者,男性染色体异常32例,女性染色体异常24例。明确了患者的发病原因。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育龄夫妇不孕不育及不良孕育的重要原因,染色体检查利于优生指导。  相似文献   
2.
杨静  王峰  王植荣  马洪皓  马静  王书伟  于巧亚 《安徽医药》2022,26(11):2318-2322
目的 观察芪箭消栓通组方联合导管溶栓治疗老年急性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急性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证的病人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导管溶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芪箭消栓通组方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与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CRP)、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血栓清除率、患肢肿胀缓解情况与治疗期并发症,对比随访6个月后的后遗症发生率、复发率以及髂股静脉通畅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后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14 d后,两组D-D、FIB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D-D[(1.06±1.19)mg/L比(2.52±1.13)mg/L]、FIB[(2.21±0.67)g/L比(3.77±0.89)g/L]水平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微小RNA-143(miR-143)、Toll样受体2(TLR2)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中表达情况,探讨miR-143、TLR2与NAFLD患者肝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在本院治疗的NAFLD患者121例,根据NFS评分将患者分为非进展性肝纤维化组(NFS≤0.676分,简称非进展组)68例和进展性肝纤维化组(NFS>0.676分,简称进展组)53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员100例作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血清miR-143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LR2水平。同时检测其他血清因子水平,Pearson法分析肝纤维化NFS评分与患者miR-143、TLR2及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进展组和非进展组患者体重指数(BMI)及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TLR2水平较对照组人员显著升高,而miR-14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周围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的中医证型与血栓相关凝血标志物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急性周围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160例,根据不同中医证型分为脾肾阳虚证组、血瘀湿重证组、湿热下注证组,比较各组患者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及血栓标志物[血栓调节蛋白(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PIC)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的差异。结果:160例老年急性周围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中脾肾阳虚证67例,血瘀湿重证51例,湿热下注证42例。3种证型患者的凝血指标PT、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下注证组FIB与D-D水平均明显高于脾肾阳虚证组和血瘀湿重证组(P<0.05),脾肾阳虚证组和血瘀湿重证组FIB与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证型患者的血栓标志物TM、t-PAI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肾阳虚证组TAT水平明显高于血瘀湿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芪箭消栓通组方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并发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HIT)Ⅱ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56例急性下肢DVT并发肝素诱导HITⅡ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28例单纯予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治疗组2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芪箭消栓通组方治疗14 d。监测2组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DD),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栓清除情况及患肢肿胀缓解情况,记录PLT回升时间、新发血栓形成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HIT发生前及HIT治疗前,2组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PLT回升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2组治疗3、7、14 d DD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3、7、14 d 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组新发血栓形成1例(3.57%),对照组新发血栓形成6例(21.43%),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栓Ⅲ级清除率92.86%(26/28),对照组血栓Ⅲ级清除率71.43%(20/28),治疗组血栓Ⅲ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