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同  崔湧  付瑜  杜杰  聂宏光 《山东医药》2012,52(39):18-20
目的探讨布比卡因对小鼠肺泡液体清除率(AFC)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48只小鼠分为六组。麻醉后经气管插管注入0.3 mL等渗5%小牛血清白蛋白(BSA),对照组、阿米组、布比组、布比+阿米组、特布组及布比+特布组BSA液中分别含有空白液、1 mmol/L阿米洛利、1 mmol/L布比卡因、1 mmol/L布比卡因+1 mmol/L阿米洛利、0.1 mmol/L特布他林及1 mmol/L布比卡因+0.1 mmol/L特布他林。注射30 min后负压吸取肺泡内液体,测定小牛血清白蛋白浓度,计算AFC。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布比组、阿米组及布比+阿米组AFC明显降低,P均<0.05;特布组AFC明显增加,特布+布比组AFC明显高于特布组。结论临床上布比卡因所致急性肺水肿的发生可能与AFC降低,抑制肺泡上皮钠通道有关;特布他林能拮抗布比卡因对AFC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在一定水平的脉冲电场刺激的作用下,细胞在支架上的黏附、生长情况,并与传统静态细胞培养下的细胞作比较,从而探究脉冲电场刺激对细胞的生长率、黏附率所产生的影响。方法构建聚己内酯(PCL)纳米纤维支架,将人内皮祖细胞接种于已缝有PCL的电刺激反应器上,按照0V、1V、2V、4V的电压分组,分别反应1h、2h,采用HE切片、电镜、MTT等方法,观察细胞在PCL上的黏附情况及细胞活力。结果通过脉冲电场刺激的方法,细胞黏附效率得以进一步提高,与传统静态培养下的细胞相比,经过脉冲电场刺激的细胞更易在PCL支架表面黏附与生长,而50Hz,2V/cm的条件即是诱导细胞黏附的最佳环境条件。结论脉冲电场刺激的应用在组织工程学方面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讨论支架后再狭窄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纳入2014年6月至2017年5月在南京鼓楼医院治疗ASO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闭塞的患者77例(107条肢体),分为开放手术20条,复合手术12条,血管腔内成形术56条,基因药物治疗3条,截肢16条。术后再狭窄闭塞发生的时间为术后0.5~48个月,平均12.27个月。结果术后随访69例,随访率88.23%。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2.2个月。随访期间出现支架内再狭窄39例,发生率为56.52%,术后3、6个月各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各组治疗效果有区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术后24个月,各组治疗效果有显著区别,其中外科手术旁路术组的再狭窄率最低(15.00%),单纯球囊扩张组的再狭窄率最高(78.57%)。结论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每个再狭窄患者的具体情况定制个体化治疗方案,尽量避免过多支架植入。必要时应配合开放手术,术后予以正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与在体小鼠肺泡液体清除率(AFC)之间的关系,以及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特布他林对其作用的影响。方法应用酶标仪测定小牛血清白蛋白浓度的方法测定小鼠在体AFC。结果气管内注入0.1mmol/L咪达唑仑后,能显著降低小鼠AFC。与1mmol/L阿米洛利(特异性钠通道阻断剂)合用后抑制效应未见进一步增强,表明咪达唑仑能够抑制与上皮钠通道有关的阿米洛利敏感性AFC。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特布他林能明显增加小鼠AFC,与咪达唑仑合用后,特布他林几乎完全逆转咪达唑仑对AFC的抑制作用。结论临床上对合并肺脏损害的患者应用咪达唑仑时应考虑其可能对肺脏液体清除作用的影响,必要时可以考虑应用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特布他林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5.
6.
7.
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有25万~50万人受到脊髓损伤的困扰。神经源性肠道是脊髓损伤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就振动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总结当前存在的问题,希望对今后的相关工作及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血管腔内重建治疗因髂动脉病变引起的动脉性勃起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经动脉造影确诊的动脉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8例,进行术前评估后行髂内动脉或髂总动脉腔内血运重建术,术后3个月内口服抗血小板药物,随访时间6个月.结果 8例患者手术顺利,术中未出现特殊并发症,其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多模式术中神经监测系统(MIOM)在脊柱骨折脱位手术中应用的实用性.方法:选取2014至2016年于吉大二院行后路骨折复位内固定术的11例脊柱骨折脱位患者(胸椎8例,腰椎3例),手术均在脊髓监测下完成.分别于术前、术后1、3、6、12月行双下肢肌力评估、脊髓损伤评分测定;也对术后骨折复位程度进行了评估.结果:肌力恢复情况、脊髓损伤评分的变化、骨折复位的程度均与术中监测警报提示直接相关,其中8例患者术中神经监测无异常,术后无神经损伤症状出现且脊髓损伤评分在随访过程中逐渐改善,3例患者出现术中监测异常,这3例病人术中及时采取相应措施,2人术后神经功能完整,1人出现神经损伤症状.结论:MIOM可以监测术中医源性神经损伤,提示医生术中及时采取措施从而避免手术操作造成的永久性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维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在骶髂螺钉微创固定中的应用及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采用闭合复位、计算机辅助导航下微创行骶髂螺钉内固定手术,10例患者获得随访,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26~58岁,平均41岁;交通事故伤4例,重物压伤3例,高处坠落伤2例,楼道摔伤1例。均伴有其他脏器损伤或其他部位骨折。均采用闭合复位,计算机辅助三维导航下空心钉内固定。结果 10例患者皮肤切口长1~2cm,术后骨盆X线片及三维CT示骨折均获良好复位,螺钉植入位置精确。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无感染及内固定失败发生,无神经、血管及其他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三维导航系统用于骶髂螺钉固定,创伤小、术中失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更加微创精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