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改良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吸引方法治疗肠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2013年9月在本科住院治疗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A组27例采用自制双套管连接低负压持续引流,B组24例采用传统单腔引流管,分析和比较两组的住院天数、最高体温、引流液量、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再手术率及痊愈时间。结果 A组住院天数、痊愈时间短于B组,引流液量少于B组,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再手术率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发生肠瘘应立即采用自制双套管及持续低负压冲洗,较传统治疗方式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采用局部切除的方法治疗9例乏特氏壶腹部乳头部肿块。肿块直径≤2cm;病理诊断:高分化腺癌3例,低分化腺癌1例,乳头状腺癌3例,粘液性腺癌1例,慢性炎性变1例;无手术死亡,3例存活5年以上,健在6例,平均存活36个月,1例术后8个月复发,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存活2年3个月。认为乏特氏壶腹乳头部肿块局部切除术,只适应于年老体弱的高危病人同时患有其它严重疾病、不能耐受胰十二指肠切除、肿瘤直径≤2cm或术中不能确定良恶性肿块的患者。  相似文献   
3.
临床上15%~18%的胆囊结石患者合并有胆总管结石[1],此类患者传统的治疗方法多行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及T管引流术.随着腹腔镜技术的进步,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现已逐渐成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理想方法.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间我院为19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和T管引流术,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采用局部切除的方法治疗9例乏特氏赤字腹部乳头部肿块,肿块直径≤2cm病理诊断;高分化腺癌3例,低分化腺癌1例,乳头状腺癌3例,粘液性腺癌1例,慢性炎性变1例,无手术死亡,3例存活5年以上,健在6例,平均存活36个月,1例术后8个月复发,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存活2年3个月,认为乏特氏壶腹乳头部肿块局部切除术,只适应于年老休弱的高危病人同时患有其它严重疾病,不能耐受胰十二指肠切除,肿瘤直径≤2cm或术  相似文献   
5.
洗胃造成胃破裂6例安微省太和县人民医院焦洪新,于全成,蒋云龙,关建强我院自1985年来,收治因洗胃不当造成胃破裂6例,其中,男1例,女5例。年龄22~45岁.均为口服农药或其他药物中毒患者,所用药类有磷化锌2例,速灭杀丁、敌杀死、锌硫磷各1例,1例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表柔比星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HC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64例HCC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吉西他滨行TACE治疗.治疗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表柔比星行TACE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30/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75%(2躬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冉6.5641,P〈0.05);治疗组贫血、乏力、脱发、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心律失常、腹泻、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25%(18/32),略低于对照组的62.50%(20/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591,P〉0.05);治疗组患者1年内生存率(96.88%,31/32)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6.3354,P〈0.05),而治疗组2年内生存率(59.38%)虽高于对照组(37.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0655,P〉0.05)。结论临床上应用奥沙利铂联合表柔比星行TACE介入治疗HCC近期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但是对远期疗效及预后改善并不显著,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