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6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53岁。腰骶部肿物53年,左侧下肢麻木、无力1年,加重不能行走3个月,于2000-04-24入院。自幼发现腰骶部有一肿物,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大,未曾治疗,一直参加重体力劳动,1年前自感左下肢乏力,有时伴有麻木,近3个月加重,不能行走,时有尿失禁、便秘。检查:腰骶部可见直径16cm的半球状隆起肿物,局部皮肤颜色正常,突起部与皮肤关系紧密,质软无压痛,无波动感,基底部固定。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肌力Ⅳ级;无明显感觉异常;双侧膝腱反射亢进,跟腱反射消失,肛门反射消失,病理反射未引出。腰骶段MR…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IMRT)联合替莫唑胺(TMZ)治疗脑胶质瘤术后残余病灶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01—2014-02我院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IMRT联合TMZ治疗,对照组给予IMRT治疗。比较2组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69.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88,P0.05);观察组半年生存率(78.79%)显著高于对照组(5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9,P0.05);观察组1a生存率(63.63%)显著高于对照组(3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4,P0.05)。2组Ⅲ、Ⅳ级恶心呕吐反应、骨髓抑制反应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64,P0.05);2组均无严重放射性脑病发生。结论 IMRT联合TMZ治疗脑胶质瘤术后残余病灶,能够显著改善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未明显加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4个月。因左颞顶部头皮包块逐渐增大、变硬4个月入院。出生时被发现左颞顶部“核桃”大小包块,质软。随后包块渐增大,2个月时呈“鸭蛋”大小。外院诊断为“左颞顶部帽状腱膜下血肿”,行包块穿刺抽吸同时注射“硬化剂”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小骨窗开颅与微创穿刺术高血压脑出血疾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找出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0年3月~2013年9月间收治的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39例病例,观察组采用微创穿刺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与SSS、MRS评分。结果:观察组在呼吸道感染、颅内感染、心衰发生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纽,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中有MRS评分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SSS量表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控制并发症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骨桥悬吊硬膜术在静脉窦破裂出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0年6月~1996年10月,我们在8例静脉窦骑跨型硬膜外血肿的手术中,采用骨桥悬吊硬膜的手术方法,对静脉窦外壁的破损出血进行止血,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硬膜外血肿在颅脑外伤病例中比较常见。1996-06~2001-12,我院对部分急性、亚急性硬膜外血肿采用颅锥穿刺血肿腔置管尿激酶溶解引流法治疗。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共21例。男16例,女5例。年龄5~65岁,平均30.8岁,其中18~35岁17例,占80.95%。受伤后至穿刺间隔时间最短3d,最长21d。穿刺前GCS评分8~12分8例,13~15分13例。合并颅盖骨骨折16例,颅底骨折8例。本组21例穿刺前均经过颅脑CT检查,均为幕上单发硬膜外血肿,CT值60~80Hu。血肿位于额颞部6例、…  相似文献   
7.
Arnold—Chiari畸形68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9年3月至2000年4月,我们共收治Arnold-Chiari畸形68例,手术效果满意。本文重点对诊断及手术方法进行分析与讨论。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68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20例;年龄13~55岁,其中13~20岁15例,21~30岁28例,31~40岁16例,41~55岁9例;病程从2个月~20年。1.2临床表现①颈髓与神经根损害表现:颈枕区疼痛44例,头痛28例,肢体痛12例,鱼际肌和骨间肌萎缩33例,肢体无力34例,肢体麻木42例,束带感8例,分离性感觉障碍32例,锥体束征26例。②后组颅神经与小脑受损表现:强迫头位4例,暴发性语言2例,吞咽呛咳8例,眼球震颤34例,走路不稳38…  相似文献   
8.
微创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4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0年1月-2004年5月,我们采取微创手术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48例,治愈46例(95.8%)。  相似文献   
9.
<正>外伤性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是脑外伤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约有10%的重型脑外伤患者发生脑积水。笔者所在医院于2005-03~2008-04采用颅骨修补术同时行脑室-腹腔分流(V-P)治疗此类患者33例,并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48例59条外周动脉局限性狭窄病例,认为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后再狭窄除了与血管壁弹性、平滑肌细胞的过度增生有关以外,可能与局部炎症性病变未完全稳定以及扩张对动脉壁的损伤也有关。同时讨论了PTA的疗效和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