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增液通腑逐瘀方灌肠对脓毒症患者肠屏障的修复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8月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病房收治的60例脓毒症合并急性胃肠损伤(AGI)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单纯西医治疗基础上予增液通腑逐瘀方灌肠,每次150 mL,每日2次,两组患者均以10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GI分级的差异,以及治疗前、治疗后5、10 d两组患者腹内压、中医证候积分、APACHEⅡ评分、肠屏障标记物水平以及炎症指标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AGI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10 d,两组患者腹内压、中医证候积分、APACHEⅡ评分、肠屏障标记物水平以及炎症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其中治疗组上述指标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同期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单纯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增液通腑逐瘀方灌肠对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患者的肠屏障具有一定的改善、修复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增液通腑逐瘀方灌肠对脓毒症患者肠屏障的修复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8月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病房收治的60例脓毒症合并急性胃肠损伤(AGI)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单纯西医治疗基础上予增液通腑逐瘀方灌肠,每次150 mL,每日2次,两组患者均以10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GI分级的差异,以及治疗前、治疗后5、10 d两组患者腹内压、中医证候积分、APACHE Ⅱ评分、肠屏障标记物水平以及炎症指标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AGI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10 d,两组患者腹内压、中医证候积分、APACHE Ⅱ评分、肠屏障标记物水平以及炎症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其中治疗组上述指标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同期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单纯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增液通腑逐瘀方灌肠对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患者的肠屏障具有一定的改善、修复功能。  相似文献   
3.
褚玉茹  于乃浩  阚建英 《天津医药》2018,46(9):1005-1012
目的 对骨髓来源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CNKI数据库有关骨髓来源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8年5月。经过两名系统评价员根据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中的相关重要信息,采用RevMan 5.2软件评价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 分析。结果 通过系统筛选共纳入 39 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总计 3 314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移植治 疗 1 879例,对照1 435例)。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纳入的研究之间无明显异质性,Begg和Egger定量检验结果显示各研究间也不存在发表偏倚(P>0.1)。与对照组相比,输注骨髓来源干细胞能有效改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肌梗死面积(MIS)在输注骨髓来源干细胞之后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所纳入的39项研究对于各结局指标合并效应量的影响程度较小,稳定性好,结果较为可信。7项研究报道了后期随访期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包括死亡、支架 内再狭窄、冠状动脉闭塞,这些不良反应是否与细胞输注相关尚待进一步研究。结论 骨髓来源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有助于抑制患者左心室重构,临床应用的安全性需要进一步多中心临床试验及长期随访加以评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大承气汤联合莫沙必利对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患者临床症状、腹内压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医院2018年12月—2020年11月收治的104例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患者分入两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取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大承气汤治疗,治疗1个月后随访。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腹内压、肠鸣音、中医证候积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各炎性指标水平,并分析其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15%vs 78.85%)(χ2=7.121,P=0.008)。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腹内压、肠鸣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腹内压、肠鸣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94.23%vs 90.3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2,P=0.462)。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和APACHEⅡ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APACHEⅡ评分...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在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治疗的8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首先以1.5μg/kg静脉冲击后,以0.0075μg/(kg·min)连续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复方丹参滴丸,10丸/次,3次/d。两组患者接受治疗时间为10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肥厚指标、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分、血清学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95%、95.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排血量(CO)、每搏量(S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CO、SV和LVEF值升高较多(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和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值均显著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LVDD、LVPWT和IVST值降低较多(P<0.05)。治疗后,两组BNP和cTnI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BNP和cTnI水平降低较多(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LHFQ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MLHFQ评分降低较多(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心功能指标,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增液通腑逐瘀方灌肠治疗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8月我院重症医学病房收治的60例脓毒症合并急性胃肠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增液通腑逐瘀方灌肠,对照组给予开塞露治疗,两组灌肠治疗均为150mL/次,2次/d,连续10天。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AGI分级以及中医症候评分的差异,比较两组肠内营养治疗后3d、5d的肠内营养达标率;分析比较两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5d、10d腹内压、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以及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不同AGl分级患者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2,P0.05)。两组肠内营养后3d营养达标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3d达标率46.7%,对照组3d达标率33.3%,P0.05);肠内营养后5d营养达标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5d达标率73.3%,对照组5d达标率46.7%,P0.05)。两组治疗5d及10d后腹内压、炎症指标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5d后,治疗组除SOFA评分外,上述指标均低于治疗前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内压、炎症指标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但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腹内压、炎症指标及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中医症候评分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患者早期应用增液通腑逐瘀方可以改善胃肠功能,提高早期肠内营养达标率,减低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发生率,有利于感染的控制,进而促进病情的良性转归,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正>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1]),是严重感染、创伤、烧伤、休克、大手术后出现的常见并发症,可继续进展导致脓毒性休克、多器官系统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等。脓毒症过程中最易且最常受累的器官为胃肠道,其功能破坏与脓毒症的发生和发展均有密切的关系~([2])。危重患者会因腹部或腹部外器官的疾病与创伤出现胃肠道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针灸改善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脱落1例,剔除1例,对照组脱落1例,最终研究组28例,对照组29例。两组均给与脓毒症抗感染及脏器功能支持治疗,对照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胃肠动力药,研究组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与针灸治疗。两组均观察1周,观察指标包括治疗前后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腹围、腹腔内压、肠鸣音及炎症反应指标(白细胞、C反应蛋白)。[结果]两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腹围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腹腔内压变化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肠鸣音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白细胞与C反应蛋白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针灸治疗能改善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症状,增强胃肠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