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医学技术的日益发达,越来越多的低位直肠癌患者能在肿瘤根治的前提下进行保肛手术,但术后近70%~90%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低位前切除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便频、便急、排便不尽感甚至大便失禁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如何降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发生并减轻其症状,并对其进行科学评估是临床上的重要课题。因此,本文对直肠癌患者保肛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影响因素、评估工具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疥疮是有疥螨寄生在以肤表皮层内所引起的有剧烈瘙痒症状的慢性传染性皮肤病.门诊资料显示,新兵入伍后一段时间疥疮患者就诊,多数来自边远山区.为了解入伍新兵疥疮发病情况,我们于2005年至2006年对武警支队入伍新兵560名疥疮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2003年伊始,面对SARS疫情,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紧急应对措施,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它所引发的公共卫生的危机值得我们研究和思索。现在就SARS防治给我国传染病控制工作带来的启示进行探讨,主要有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浅议基层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再加之我国在2008年要举办奥运会,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各种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各类项目之多也是空前的,但随之带来的各种问题也另人勘忧。  相似文献   
5.
人载脂蛋白B mRNA编辑酶催化多肽样蛋白3G(apolipoprotein B mRNA-editing enzyme catalytic polypeptide 3 protein G,APOBEC3G)是宿主的抗HIV-1(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Ⅰ)因子,而HIV-1辅助蛋白--病毒感染因子Vif(viral infectivity factor)可通过介导蛋白酶体途径降解APOBEC3G,因此针对APOBEC3G及HIV-1Vif进行抑制剂设计已经成为抗HIV-1药物研究新的方向之一,相应用于研究Vif-APOBEC3G相互作用的方法也越来越多,如免疫印迹、免疫杂交、脉冲追踪试验、生物发光共振能量转移检测、BIAcore检测等.作者将目前用于以Vif-APOBEC3G为靶点的药物的筛选及作用机制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为基于此的研究提供了策略.  相似文献   
6.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5岁,饮酒为诱因,以持续性剑突下疼痛伴恶心、呕吐1d为主要症状来诊,且有心慌、胸闷、大汗,烦躁不安、少尿。既往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及高血压病史。查体:T 37.4℃,BP 110/60mmHg,心率100次/分,律齐,上腹部有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辅助检查:心电图:Ⅱ、Ⅲ、AVF提示ST段轻度抬高,Vl~V4 ST段轻度下移。血清心肌酶:CK、AST、LDH略升高。  相似文献   
7.
1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45岁,直肠癌术后3年,现发现腹部包块3个月。现病史:3年前外院诊断"直肠癌",行直肠术,术后恢复良好,于术后2个月行系统化疗,10次化疗后,于2006年10月入院初洗澡时无意发现肠壁切口下方大小不等的4枚包块,其中最长径3cm,质软硬韧,再次于外院住院予化疗两周期,但包块未见缩小,遂于我院就诊。行 CT 检查,诊断"直肠癌术后复发",病变最大径4cm,相互融合,分界不清,表面未见明显红肿。病灶触之未见明显压痛,局部皮温不高,无波动感,腹腔内无移动性浊音,肝胆脾未见异常改变。临床诊断"直肠癌腹壁转移"。实验室检查:红细胞2.64×10~(12)/L,白细胞0.97×10~9/L,杆状2%,分叶67%,淋巴细胞31%。患者近来无发热、无腹泻,无明显病灶不适症状,食欲好,二便正常,未见体重下降。入院诊断直肠癌术后复发。CT 检查示:"腹壁多发软组织肿块,转移瘤可能性大"。经手  相似文献   
8.
固有免疫在机体抵御HIV-1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载脂蛋白B mRNA编辑酶催化多肽样蛋白(apolipoprotein B mRNA-editing enzyme catalytic polypeptide protein,APOBEC)家族的成员APOBEC3G(A3G)可以通过胞嘧啶脱氨机制抑制HIV-1的复制,发挥固有免疫的作用;病毒感染因子(virus infectivity factor,Vif)能与A3G结合并引发A3G的降解,使HIV-1的感染率增加100倍以上.该研究为以Vif-A3G为靶点的抗HIV-1药物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A3G、Vif及其相互作用机制成为HIV-1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9.
胸部结节病的CT诊断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结节病的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活检证实52例胸部结节病的CT表现。【结果】52例结节病中,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46例(88.5%),其中仅见肺门或/和纵隔淋巴结肿大16例(30.7%),肺门或/和纵隔淋巴结肿大伴有肺内改变30例(57.5%),仅见肺部侵润性改变而无淋巴结肿大2例(3.8%),肺纤维性改变4例(7.7%)。肺内主要表现为结节影(30例),支气管血管束增粗(14例),小叶间隔增厚(8例),实变影(2例),磨玻璃影(2例)。【结论】双侧肺门对称性淋巴结肿大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以及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结节影是胸部结节病的特征性表现;不典型者需密切结合临床检查及治疗后随访。  相似文献   
10.
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腹腔区域性化疗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腹腔区域性化疗的方法和效果。②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以来78例进展期胃癌施行围手术期腹腔区域性化疗的临床资料。③结果 原发性肿瘤缩小占73.9%(34/46);腹腔肿大淋巴结消失或缩小占86.7%(39/45),肝转移瘤缩小占69.2%(9/13);3例卵巢转移癌均缩小;腹水消退占87.5%(7/8),行根治性胃癌切除术41例(51.0%)。④结论 采用腹腔区域性化疗对进展期胃癌及其转移灶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