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回顾性分析该院泌尿外科近10年抗生素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医院数字化医疗管理系统对该院泌尿外科抗生素处方分年度进行统计、分析;随机抽取2002-2011年抗生素处方共2000份,结合处方诊断对其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该院泌尿外科近10年抗生素应用处方比例逐年增大;抽样调查显示各年度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比例均>15%,主要表现在无指征用药、联用方式不当、剂量不当、疗程过长和重复用药等方面。结论该院泌尿外科近10年抗生素的应用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合理应用现象也有所增加,必须多渠道、全方位地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以促进临床安全、合理地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一种发病机制、病理改变与临床相似的S D大鼠腺性膀胱炎模型制备方法与技术,并同时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致病因素.方法 将90只S 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A、B、C、D、E5组.45d后行尿流动力学检查,随后收集膀胱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A组S D大鼠尿流动力学检查提示储尿期膀胱逼尿肌不稳定,与B、C、D、E组相比有显著的差异(P<0.001).A组膀胱标本的腺性膀胱炎发生率显著高于B、C、D、E组(P<0.001);B、C、D、E组腺性膀胱炎发生率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使用大肠杆菌多次膀胱灌注雌性S D大鼠能诱导产生的腺性膀胱炎动物模型,尿流动力学检查可以作为评估腺性膀胱炎机能学改变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膀胱癌根治术后复发监测中尿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最佳组合方式。方法对40例膀胱癌根治术患者于术后复发监测中进行尿纤维连接蛋白(FN)、核基质蛋白22(NMP-22)、膀胱肿瘤抗原(BTA)、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透明质酸酶(HA)等5项肿瘤标志物检测,然后按二联、三联组合方式计算其不同组合方式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1)联合检测时其灵敏度均较单项检测时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检测时其特异度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检测时其准确率均有所提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二联组合方式中以FN+NMP-22组合灵敏度最高,其次为FN+BTA、NMP-22+BTA组合,与其他组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种二联组合之间的特异度、准确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三联组合方式中以FN+NMP-22+BTA组合灵敏度最高,与其他组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种三联组合之间的特异度、准确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尿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望部分替代膀胱镜检查用于膀胱癌根治术后复发监测,而且在决定尿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组合方式时应尽量选择FN及NMP-22。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诊治美克氏憩室(Meckel)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例1,男,16岁。10年来脐周常阵痛,可自行缓解,3月以来2次因大量暗红色血便收住院,胃镜及结肠镜检无异常发现,X线全肠道气钡双造影提示小肠憩室可疑。例2,男,15岁。3岁来反复发作腹痛、黑便,15d排大量柏油样便4次,经X线全肠道造影提示小肠憩室。2例均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气腹后行腹腔镜检查,在距回盲部约40cm(例1)和约100cm(例2)处发现小肠系膜缘对侧,有长约5cm、宽2cm之憩室,于右侧腹壁作长约4cm之小切口,将病变提出体外,行包括憩室在内的回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那雄胺联用氨甲环酸对控制开放性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ORRP)患者手术出血风险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外科68例接受ORRP手术的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在常规术前准备基础上于术前2周开始至术后3 d内口服非那雄胺,并在术中和术后3 d内静脉应用氨甲环酸;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记录并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出血指数、出血强度及术后3 d内每日平均出血量、膀胱冲洗液转清时间。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出血指数、出血强度及术后3 d内平均日出血量等4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膀胱冲洗液转清时间亦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那雄胺联用氨甲环酸可以有效控制ORRP患者手术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碎石术(MPCNL)及术后并发出血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1月-2009年4月20例MPCNL术巾及术后并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饲患者出血均治愈。结论:MPCNL并发出血一般可经保守治愈。对于严重的出血在有条件的单位可行DSA进行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输尿管软镜在肾结石患者中的应用以及对尿液中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 1,KIM-1)、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 Associated Lipocalin, NGAL)等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1月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公安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200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接受标准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研究组接受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 d的KIM-1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研究组KIM-1水平为(86.21±24.31)ng/L低于对照组的(98.41±27.96)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93,P=0.001)。术后,两组患者的NGAL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d时,两组胱抑素C(Cystatin C, Cys-C)水平高于术前,术后3 d时研究组Cys-C水平高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