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4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异丙酚静脉麻醉在食管贲门狭窄扩张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应用异丙酚静脉麻醉在食管贲门狭窄扩张治疗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食管狭窄病人 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 (A组 ) 40例和对照组 (B组 ) 40例 ,观察组给予异丙酚静脉麻醉后再行扩张等治疗 ,对照组则不予静脉麻醉而行常规操作 ,比较两组扩张治疗中病人的反应和感受、操作时间及观察组在治疗前、中、后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病人满意度 95% ,而对照组为 18% (P <0 0 1) ,观察组病人流涎、恶心呕吐和躁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观察组平均操作时间相对较短 ,心率、血压 (收缩压和舒张压 )、血氧饱和度治疗前、中、后无明显差别。结论 在食管贲门狭窄扩张治疗中应用异丙酚静脉麻醉是安全有效的 ,且可缩短操作时间 ,减少不良反应 ,提高病人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食管金属自膨式支架涂覆硅橡胶的组织相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食管癌患者,金属自膨式支架置入能立即改善吞咽困难、有效封堵食管-气管瘘且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近年来已成为食管恶性梗阻主要姑息治疗方法。现在应用的金属支架大部分是覆膜支架[1],国内所采用的生物膜材绝大多数是医用级有机硅橡胶,但硅橡胶如与金属粘合不良,置入  相似文献   
3.
结直肠癌是全球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课题。2008年全球约有120万肠癌病例,60多万肠癌患者死亡,已成为第三大恶性肿瘤,第四大癌症死因。肠癌患者一级亲属比普通人群患肠癌的风险高出3~6倍。因此,目前指南意见推荐肠癌患者一级亲属40岁行肠癌筛查。本研究旨在探讨肠癌患者一级亲属腺瘤的发病情况及相关特征。  相似文献   
4.
5.
丹参注射液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丹参注射液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40例随机平均分为丹参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2wk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功能指标,并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临床出血情况.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丹参组PT,APTT,TT和FIB测定值分别为:17.2±5.9s,50.3±5.1s,21.5±2.5s,1.7±1.2g/L和17.5±5.7s,50.1±5.8s,21.3±2.7s,1.7±1.0g/L,治疗后对照组和丹参组PT,APTT,TT和FIB测定值分别为:15.8±5.0s,47.2±5.3s,19.2±2.1s,1.8±1.3g/L和14.5±4.0s,44.2±5.6s,17.2±2.4s,2.0±1.5g/L.两组治疗前后PT,APTT,TT和FIB均有显著差异(P<0.05),但丹参组比对照组对PT,APTT,TT和FIB的改善更为明显(P<0.05).丹参组治疗期间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5%vs50%,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能够改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临床出血率,提示丹参注射液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江苏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危险因素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进一步了解我国胃癌高发区Hpylori流行状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在江苏响水县及高邮县进行整群抽样,纳入调查人群1457例.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家庭情况、饮水和个人习惯、饮食习惯、吸烟和饮酒习惯及既往病史,Hpylori检测采用血清HpyloriIgG抗体检查和13C呼气试验检查,如任何一项检测结果阳性则判Hpylori感染为阳性.结果:1371例完成了问卷调查及幽门螺杆菌检测,Hpylori总的感染率为62.07%,男女性别无差异,30-40岁感染率最高67.25%,但各年龄组间无显著差别.以年经济收入1000-4999元感染率为最低(53.49%),年经济收入愈高,Hpylori感染率也愈高.家庭人数增多Hpylori感染率显著增高,家庭中有10岁以下儿童Hpylori感染率偏高,小学教育程度时Hpylori感染率为最高(66.92%),总的趋势显示教育程度愈高,Hpylori感染率愈低.喝生水、茶杯用后不洗刷、合用茶杯、恶心、呕吐、嗳气者反而Hpylori感染率下降,饭前洗手、便后洗手、肥皂洗手反而Hpylori感染率升高.Hpylori感染率与每日食用米饭次数成正相关,而食用土豆则成负相关,与饮水水源、吸烟、饮酒无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家庭经济收入与Hpylori感染成正相关,教育程度,茶杯用后洗刷与Hpylori感染成负相关.结论:我国胃癌高发区农村Hpylori感染、家庭人数、教育程度及家庭经济收入有关,并存在家庭聚集现象,有一定经济基础(5000元/年以上),受过一定教育(小学)的人易感染Hpylori.卫生习惯、饮水、饮食与Hpylori感染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M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11年6月经胃肠镜检查发现消化道黏膜下肿瘤48例,回顾性分析48例患者资料,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病变部位、大小、治疗经过以及病理结果等,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病灶直径为0.8~5.8 cm,平均(3.3±0.75)cm,ESD手术时间为27~167 min,平均(71.0±22.6)min,ESD完整切除病灶45例(45/48,93.75%),穿孔3例(3/48,6.25%),其中1例大出血,1例食管患者ESD术后出现食管狭窄,经内镜下球囊扩张食管狭窄消失。所有病人均完成了术后6个月的内镜随访,1例患者见肿瘤复发。结论 ESD技术对较大病变可以整块切除,并提供完整的病理诊断资料;消化道SMT行ESD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不同途径注入大黄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比研究经胃管和鼻空肠管不同途径给予大黄治疗急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SAP患者43例随机分为A组(n=20)和B组(b=23).在综合治疗基础上A组给予胃管注入大黄,B组给予鼻空肠管注入大黄,观察患者住院7、14 d时APACHE-Ⅱ评分,Balthazar CT积分以及CRP及血淀粉酶,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结果:治疗7 d时B组APACHE-Ⅱ评分较A组有明显降低(3.76±2.82 vs 4.58±2.07,P<0.05),Balthazar CT积分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14 d时A组与B组APACHE-Ⅱ评分、Balthazar CT积分均无明显差别(P>0.05);B组CRP及肠功能恢复时间较A组有明显缩短(8.3±1.7 vs 9.1±3.6,P<0.05:6.2±2.9 vs 8.5±2.3.P<0.01).结论:鼻空肠管途径应用大黄能更有效的地控制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全身炎症反应,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COX-2与VEGF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胃癌组织61例及相应的癌旁组织COX-2、VEGF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COX-2及VEGF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胃癌中COX-2、VEGF的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病理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VEGF与COX-2表达呈明显相关(P<0.05)。结论COX-2、VEGF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COX-2、VEGF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COX-2、VEGF的检测有助于判断胃癌的预后。COX-2表达与VEGF显著相关,两者联合检测有望成为判断胃癌恶性程度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同步或序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lncterotomy,EST)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2009年6月-2012年2月,8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分为同步手术组42例(Lc联合术中EST)和序贯手术组43例(LC联合术前EST),比较2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成功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随访情况。结果2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115.3±64.8)minvs.(107.8±57.9)min,r=0.563,P=0.575]。与序贯手术组比较,同步手术组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显著降低[2.4%(1/42)vs.18.6%(8/43),χ2=5.907,P=0.015],住院时间明显缩短[(5.9±1.7)dvs.(7.8±2.4)d,t=-4.203,P=0.000]。结论同步LC联合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术中选择性应用腹腔镜内镜会合或逆行胆管插管方案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