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0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红  龚灿  王长虹  齐聪 《中国药师》2015,(5):836-840
摘 要 顺铂在临床上应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也会引起广泛的不良反应如肾毒性、肝毒性、耳毒性等,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因此临床上主张联合用药以达到增效减毒的作用。本文概述了近些年来关于化学药及中药(中药成分、单味中药及中药复方)对顺铂的增效解毒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化疗药联合用药研究和临床给药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新疆鼠尾草水溶性各部位丹酚酸类的含量,寻找有效部位。方法:采用UV分光光度法,分别对各部位丹酚酸类进行含量测定和方法学研究。结果:新疆鼠尾草地上部分80%甲醇提取物经大孔树脂柱分离的10%EtOH-H2O部分中丹酚酸类的含量为53.144%,为有效部位。结论:UV分光光度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便于推广,为新疆鼠尾草水溶性有效部位的筛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手术对术中应激反应与术后疲劳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140例择期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对照组采用等量生理盐水辅助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前(T0),气管插管时(T1),切皮后(T2),拔管即刻(T3),拔管后5 min(T4)的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以及皮质醇水平以及术前1 d、术后1 d、术后2 d、术后3 d的疲劳严重度评分(FSS).结果:T1~T4时,两组的应激反应指标(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皮质醇)均高于T0时(均P<0.05),且观察组T1~T4时应激反应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d~3d的FSS评分均高于术前1d(均P<0.05),且观察组术后1d~3 d的F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手术可以有效减轻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缓解患者术后疲劳程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洋地黄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改变为判断依据,将121例房颇分为房颤伴室早(58例)和房颤伴差传(63例)两组.分析10种指标对判断房颤伴室早的临床价值.结果发现多数单项指标敏感性和准确性不甚理想。提出一种综合判断法(V_1导呈单相或双相波、电轴左偏伴V_6导R/S<1、QRS波时限>0.14s、胸导RS间期>0.10s为主要诊断指标.配对时间固定伴类代偿间歇、起始向量不一致、V_1导r波>0.03s为次要诊断指标。具备一项以上主要诊断指标或一项主要加二项次要诊断指标者判为房颤伴室早).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可分别提高至89.6%和93.4%。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围术期保温干预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患者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 该院择期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80例(2014年4月—2015年5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40):主动保温组(A组)和对照组(C组).分别于术前1 h(T0)、手术结束时(T1)和术后1、3、7 d(T2~4)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Th1型细胞水平(IFN-γ)和Th2型细胞水平(IL-4),计算Th1/Th2比值.结果 A组T1~3时Th1型细胞因子(IFN-γ)分别为(273±29)、(258±30)、(270±33)pg/mL,与C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A组T1~4时Th1/Th2比值分别为(2.085±0.133)、(1.990±0.211)、(1.914±0.150)、(2.386±0.310),与C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结论 围术期保温干预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患者Th1型细胞因子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有利于维护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7.
本文分析64例CRBBB伴原发性ST—T改变及其相关参数,旨在探讨其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择有完整心电图资料及明确临床诊断的CRBBB患者135例,按是否伴原发性ST—T改变(判断标准:心电图二个以上导联SF—T改变与CRBBB终末波方向一致,即判为CRBBB伴原发性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观察脑状态指数(CSI)和Narcotrend指数(NTI)在全麻苏醒期的变化,探讨两者在预测全麻苏醒期意识恢复中的效能.方法 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25例,术中靶控输注(TCI)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效应室靶浓度(Ce)分别为2~3 μg/ml和2~4 ng/ml,维持CSI值在40~60.记录全麻苏醒期不同意识恢复水平(对刺激无反应、呼之睁眼、定向力恢复)的CSI、NTI和丙泊酚Ce的变化.结果 CSI、NTI、丙泊酚Ce与苏醒期意识水平变化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9、0.92和-0.86(P<0.01).CSI、NTI及丙泊酚Ce预测患者意识恢复水平的概率(Pκ)均大于0.8(P<0.01).结论 CSI、NTI和丙泊酚Ce均能及时反映全麻苏醒期意识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彩色标签对麻醉危机事件处理中用药差错发生率与用药时间的影响。方法采用二阶段交叉试验设计,选择20名麻醉科一线实习医生,年龄21~24岁,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10人,分别使用彩色标签或传统标签标记药物对模拟人进行麻醉危机模拟事件演练;洗脱4周后,2组交换标签进行第二阶段模拟演练。在麻醉系模拟实验中心模拟真实手术室,采集演练视频,分析用药差错率及用药时间;演练结束后,针对发生用药差错的医生进行调查问卷,以了解用药差错的促成因素。结果使用彩色标签时,有12名(60%)一线实习医生至少发生一次用药差错;使用传统标签时,有16名(80%)一线实习医生至少发生一次用药差错(P>0.05)。本研究中共发生44次(8.40%)用药差错,主要为遗漏和用药剂量错误,分别为18次(40.9%)和15次(34.1%);使用彩色标签与传统标签时的平均用药差错率分别为7.2%(95%CI 4.0%~10.3%)和9.8%(95%CI 6.2%~1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差错促成因素分析,导致用药差错的最主要因素为匆忙(29.41%)、粗心大意(17.65%)和操作不规范(13.73%)。使用不同标签时的用药时间比较,彩色标签时的用药时间(18.4±1.3)s显著快于使用传统标签(26.3±1.6)s(P<0.05)。结论各种药品准备完善下,使用彩色标签可明显缩短麻醉危机事件处理中的用药时间,但未能降低一线医生的差错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