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评估眼部X线、B超、CT及MRI对边界位眼内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边界位眼内异物患者的X线、B超、CT和MRI影像学检查资料,并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边界位眼内异物患者51例行X线平片检查35例,检出率74%,定位准确率69%;行B超检查40例,检出率92%,定位准确率89%;行CT检查31例,检出率100%,定位准确率100%;行MRI检查4例,检出率100%,定位准确率100%。结论:在边界位眼内异物的诊断和定位中,X线、B超、CT与MRI四种检查方法各有优势。联合应用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为手术提供较为全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十二指肠壁内血肿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纯十二指肠壁内血肿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其临床症状不典型且多发生于儿童,疼痛部位、程度及发病时间常不准确,因而临床诊断比较困难,且其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多仅能提供十二指肠梗阻诊断,很难明确梗阻原因.笔者总结我院1年多来5例确诊为十二指肠壁内血肿患者的CT资料,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加以讨论,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特发性全面性癫痫(idiopathic generalized epilepsy,IGE)患者脑白质微结构的改变已在儿童和成人中广泛报道,然而这些研究多集中在慢性用药后的癫痫患者,本研究采用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观察首发未治疗青少年特发性全面性癫痫患者脑白质的结构改变。材料与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IGE患者45例(年龄:5~18岁,男:女=26:19)和健康志愿者32名(年龄:5~18岁,男:女=21:11)。采用基于体素的方法比较两组脑白质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和平均弥散系数(mean diffusivity,MD)的差异(将年龄和性别作为协变量),进一步将病例组脑白质发生改变脑区的FA值和MD值与临床变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FWE(family-wise error)校正后病例组仅左侧中央旁小叶、右侧楔前叶及右侧顶上小叶的MD值低于正常对照组,采用相对宽松的Alpha Sim校正后发现病例组双侧额中上回深部脑白质区的FA值较对照组增加,MD值和FA值改变与临床变量间无相关性。结论首发未治疗IGE患者存在脑白质微结构的损害,在IGE早期阶段,MD可能较FA能更敏感地检测出脑白质微结构的改变。不同于慢性期IGE患者的研究结果,本研究发现首发未治疗青少年IGE的MD值下降和FA值升高可能是IGE患者认知功能减退前的一种代偿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方法(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探讨初发未治疗青少年癫痫患者脑灰质体积的变化特点。方法:对20例初发未用药青少年癫痫患者及20例年龄、性别及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行高分辨磁共振T1W(3DT1W)检查,采集数据后,采用SPM8中的VBM8软件进行图像分析,统计分析采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青少年癫痫与健康对照的脑灰质体积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初发未用药青少年癫痫患者组灰质体积增加的脑区包括:右侧海马及海马旁回、右侧岛叶、右侧扣带回、右侧中央前回和左侧海马旁回,没有发现灰质体积减少的区域。结论:初发未用药青少年癫痫已在多个脑区出现灰质体积的改变,这些脑区的改变可能与癫痫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初始发病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发生于头颈部的腺样囊性癌的影像特征,增加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头颈部腺样囊性癌12例,其中10例手术、2例为病理穿刺活检证实。结合临床及病理,观察CT(平扫/增强)表现。结果肿瘤来源:软腭及口底各2例,上颌窦3例,腮腺、颌下腺、鼻腔、眼眶及外耳道各1例。CT表现:①肿瘤形态不规则呈无定形生长。②肿瘤常沿间隙长,为明显骨质破坏3例,另有7例有不同程度压迫、吸收。结论①头颈部ACC的CT影像有以下特征:软组织密度团块;增强扫描后明显强化,可侵润性生长或外生性生长。②CT对骨质破坏情况显示较好,但不能够显示肿瘤沿神经生长的情况,对范围估计不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 MSCT 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52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均行 MSCT,同时使用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和多平面重组等重建技术成像,分析影像检查的结果和患者术中的病理结果。结果与手术结果相比,术前 MSCT 对原发腹膜后肿瘤包膜评价、邻近器官侵犯评价、邻近血管受侵评价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84%、75%,69%、83%,90%。患者的病理结果中 MSCT 对肿瘤良恶性鉴别的准确率为74%。结论经过一系列的检测和分析,发现 MSCT 有利于腹膜后肿瘤的术前可切除性评估,能够与准确的定位及定性。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总结腹膜间皮瘤的影像特征,增加认识。方法:总结3例腹膜间皮瘤的特征,复习文献,提高对腹膜间皮瘤的影像征象的认识。结果:3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经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为腹膜间皮瘤,其影像表现缺乏特征性。结论:腹膜间皮瘤的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大剂量微溶性药物岩白菜素口服单室渗透泵型控释片,考察其释药影响因素。方法以聚氧乙烯为悬浮膨胀剂制备渗透泵片,单因素考察影响释药的因素,再利用正交设计优化处方。结果制备了大剂量微溶性药物岩白菜素单室渗透泵型控释片,12 h内的累积释放度可达到80%以上,聚氧乙烯、增塑剂用量及衣膜厚度是影响释药的主要因素。结论岩白菜素渗透泵片制备简便,12 h内呈现良好的零级释放特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