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27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菌性前列腺炎致病菌的分布与耐药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志刚  黄琛  陆文熊  任申霁 《医药导报》2005,24(3):0245-0246
目的 了解细菌性前列腺炎致病菌的分布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无菌方法采集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进行细菌培养,将分离获得的菌株进行菌种和耐药性鉴定,同时作药物敏感试验。结果264例患者的前列腺液中共分离出195个菌株(每例患者的前列腺液中不统计重复菌株),阳性检出率为739%。检出致病菌中革兰阳性菌(G+)共166株,占851%;革兰阴性菌(G-)共26株,占135%;真菌3株,占14%。药物敏感实验结果提示G+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利福平、复方磺胺甲唑、四环素等敏感,G 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巴唑等敏感。结论该地区细菌性前列腺炎致病菌以G+为主,致病菌对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治疗细菌性前列腺炎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构建二烯丙基二硫(diallyldisulfide ,DADS)诱导人白血病细胞分化的消减杂交cDNA文库 ,以期克隆DADS诱导人白血病HL 6 0细胞分化的相关基因。方法 用DADS诱导人白血病HL 6 0细胞分化 ,提取polyA+ RNA ,反转录合成cDNA ,消化成短片段后分成两组 ,分别与两种不同的接头连接 ,再与未处理的白血病细胞cDNA进行两次消减杂交及两次抑制性PCR扩增 ,将PCR产物与pGEM T线性载体连接 ,转化大肠杆菌进行文库扩增 ,随机挑取克隆进行酶切鉴定。结果 成功地构建了具有高消减效率的DADS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的cDNA文库 ,随机挑取消 2 0 0个克隆制备质粒并酶切分析 ,其中 84 5 %的克隆均具有 1 0 0~ 6 0 0bp左右的插入片段 ,说明每一克隆中均含有特异性的目的片段 ,从而为大批量筛选、克隆DADS诱导人白血病细胞分化的相关未知新基因奠定了基础。结论 DADS能诱导人白血病HL 6 0细胞分化 ,并引起相关的基因发生改变 ,而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能有效地分离差异表达的基因。  相似文献   
3.
二烯丙基二硫(diallyl disulfide,DADS)是大蒜的主要有效成分,对多种肿瘤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本室体外研究表明:DADS可明显抑制人胃癌MGC803细胞生长[2],其机制与G2/M期阻滞和信号传导通路ERK/AP-1途径有关[3,4].本研究采用人肿瘤细胞肾包膜下移植模型,探讨DADS对体内生长的MGC803细胞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心血管疾病又称循环系统疾病,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系统性疾病。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我国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持续升高趋势。N6-腺苷酸甲基化(m6A)是指在RNA腺苷酸的第6位氮原子上发生的动态和可逆的甲基化修饰,由甲基转移酶、甲基化阅读蛋白和去甲基化酶共同作用,是表观遗传调节的另一种形式~[1]。m6A是真核信使核糖核酸(mRNAs)中最常见的内部修饰物,在许多生物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发现m6A修饰可改变肿瘤发展、调控精子、  相似文献   
5.
黄琛  杨希立 《广东医学》2016,(Z2):246-249
脂蛋白磷脂酶A2( Lp-PLA2)有望成为动脉粥样硬化新一代的治疗靶点。在动物实验中,Lp-PLA2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被反复验证,部分动物实验亦证实Lp-PLA2抑制剂在抗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体现价值,但是新近多项Ⅲ期临床试验数据却提示Lp-PLA2抑制剂darapladib的阴性结果,提示Lp-PLA2在动脉粥样硬化病理生理过程中的地位被撼动。 Lp-PLA2究竟是未来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有效靶点还是附带衍生出来的生物标记物,对Lp-PLA2及其抑制剂的研究将何去何从,有待探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贴合式能力培训对ICU专科护士知识水平及操作技能的影响。方法:将68名ICU专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贴合式能力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护士考核成绩情况、操作技能掌握情况、自信心情况及培训效果。结果:培训后,护士专科理论、专科操作、健康教育、综合技能评分均高于培训前(P<0.01),护士心肺复苏技术、经气管插管吸痰法、动脉采血、心电监测、呼吸机的应用、中心静脉压测量等操作技能掌握水平高于培训前(P<0.01),护士在技术操作、合作沟通、风险认知、临床决策方面的自信心均强于培训前(P<0.01),护士带教质量、学习积极性、团队协作能力评分高于培训前(P<0.01)。结论:贴合式能力培训可显著提高ICU专科护士知识水平及操作技能,同时有利于提高护士的自信心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LRRC4(leucine-rich repeats containing 4)通过SDF-1 α/CXCR4(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 α/CXC receptor 4)对脑胶质瘤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LRRC4基因转入脑胶质母细胞瘤U251细胞,分别通过RT-PCR实验、黏附实验、侵袭实验、细胞运动试验、划痕标记荧光染料示踪实验,研究SDF-1α干预前后LRRC4对U251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将LRRC4基因转入脑胶质瘤细胞U251,通过RT-PCR实验发现CXCR4的表达下调.用CXCR4的特异配体SDF-1α干预后,肿瘤黏附内皮实验、侵袭实验、细胞迁移实验、划痕标记染料示踪实验表明脑胶质瘤细胞迁移能力增强,LRRC4可以抑制细胞的这种侵袭迁移能力.SDF-1 α能够改善细胞间的通讯能力,LRRC4可以进一步增强这种通讯能力.结论:SDF-1 α/CXCR4的相互作用可以增强脑胶质瘤细胞U251的运动迁移能力,LRRC4基因可以通过调控SDF-1α/CXCR4生物学轴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和HBV—DNA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的相关性以及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81例乙肝患者前S1抗原和HBV—DNA定量。结果132例乙肝表面抗原(HBeAg)阳性患者血清中前S1抗原阳率89.4%,HBV~DNA阳性率91.7%;218例乙肝e抗体(抗-HBe)阳性患者血清中前S1抗原阳性率30.7%,HBV—DNA阳性率27.1%;31例HBeAg和抗-HBe均为阴性,乙肝患者中前S1抗原阳性率38,7%,HBV—DNA阳性率41.9%。前S1抗原与HBV—DNA符合率为92.4%。结论前S1抗原与HBV—DNA符合率较高,可以作为乙肝病毒感染复制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糖类抗原cA15-3、癌胚抗原(CEA)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技术检测健康对照组56例、乳腺癌良性肿瘤组55例及乳腺癌组51例血清中CA15-3、CEA含量,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MMP~9水平。结果乳腺癌组血清MMP-9、CA15-3、CEA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和乳腺良性肿瘤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MP-9、CA15-3、CEA单独检测时敏感性分别为41.2%、54.9%、35.3%,特异性分别为88.3%、90.1%、91.9%。3项联合检测,以任意2项检测阳性或3项均阳性为联检阳性,其敏感性为62.7%,特异性为95.5%,诊断效率为84.6%。结论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中,血清MMP-9、CA15—3、CEA联合检测,以其中任意2项阳性或3项均阳性为联检阳性可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本地区医院内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C)临床分布状况及耐药特点,为合理选择抗菌剂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各种标本中获得的319株BC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用WHONET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敏结果显示BC对复方新诺明3年平均耐药率为16.9%,对美罗培南耐药率为24.4%,对其他10种抗菌剂耐药率均大于50%。结论 BC所致院内感染不断增多,多药耐药菌株亦不断增加;复方新诺明和美罗培南是目前治疗多药耐药BC感染的最佳选择。合理应用抗菌剂,加强BC感染及耐药监测,是控制感染、防止暴发性流行、降低耐药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