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眼科学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小剂量激光睫状体成形术(low dose trans-scleral cycloplasty,LDCP)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后前房深度和房角参数的变化。设计 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8年5月至 2019年1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大发作患者12例15眼,年龄(54.7±14.1)岁。方法 LDCP是采用较少激光点数(能量1200~2000 mw,持续时间2 s)、仅对2个钟点范围睫状体光凝而达到睫状体重塑、松解睫状环阻滞的一种方法。分析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的临床资料。主要指标 眼压、中央前房深度、房角开放距离500 (angle opening distance 500,AOD500)、小梁网-虹膜夹角500 (trabecular iris angle 500,TIA500)、最大睫状突厚度(CBTmax)、小梁睫状突夹角(TCA)、降眼压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15眼平均激光治疗点数为(13.3±2.3)(9~16个点)。治疗前眼压中位数(范围)为26.6(7.3~60.0) mmHg,治疗后1周为10.6(6.1~53.9) mmHg(Z=-2.726,P=0.006)。治疗前抗青光眼药数量中位数(范围)为3 (0~5)种,治疗后1周为0 (0~3)种 (Z=-3.078,P=0.002)。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显示平均中央前房深度、AOD500和TIA500分别由治疗前的(1.44±0.48)mm、0.00(0~0.19) mm、0.00(0~20.1)°,增加至治疗后1周的(1.66±0.34)mm、0.04(0~0.28)mm、4.63(0~28. 5)°  (P均<0.05);平均CBTmax和TCA分别由治疗前的(0.98±0.12)mm和(55.7±16.8)°,增加至治疗后1周的(1.05±0.09)mm和 (66.8±17.3)° (P=0.060,0.004);13眼(86.7%)周边前房深度(Van Herick法)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增加。8眼在治疗后1个月内因不同原因行白内障手术,未行二次手术治疗的7眼治疗后3个月的中位数眼压和平均前房深度分别为15.5 mmHg和1.73 mm。结论 LDCP可明显加深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中央和周边前房,具有良好的即时降眼压效应,为闭角型青光眼急性期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但该治疗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观察。(眼科,2021,30: 30-35)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