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CD4+效应型记忆T细胞(CD4+TEM)在急性缺血性卒中肺感染患者外周血表达变化,分析其与白细胞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对急性缺血性卒中肺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确诊的54例急性缺血性卒中并肺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以同期住院的55例未合...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成人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患者血清尿酸(serum uric acid,SUA)是否与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独立相关。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横断面研究,选取2015~2020年收治的115例确诊为成人烟雾病患者。本研究的自变量与因变量分别为测得的血清尿酸(SUA)与纤维蛋白原(FIB),其协变量为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史、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等相关指标。根据SUA的四分位数,比较MMD患者的基线特征,同时进行FIB的单因素分析。在调整其协变量后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SUA与FIB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15例烟雾病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0.45±8.21岁,其中约43%为男性。校正性别、年龄、BMI、吸烟、饮酒、FBG、HbA1c、TC、TG、HDL、LDL等混杂因素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UA与FIB之间呈正相关(β=0.007, P<0.05)。结论 在成人MMD患者中,SUA与FIB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原(FIB)与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病人的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及FIB能否成为预测重型GBS的可靠指标。方法 纳入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1例确诊GBS病人,收集病人的一般临床资料,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白细胞计数、脑脊液蛋白及肌电图检查结果。根据病人病情高峰时的Hughes评分将其分为轻型GBS(26例)(<3分),重型GBS(55例)(≥3分);根据肌电图将GBS病人分为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AIDP)、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AMAN)、急性运动感觉轴索性神经病(AMSAM)。比较轻型、重型GBS的临床指标;比较FIB与不同分型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行影响GBS病人病情严重程度的多因素回归分析,并且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FIB对重型GBS病人的预测价值。结果 轻型GBS病人的年龄、肢体无力所占比例、FIB 2.53(2.28,3.18)g/L、血清白蛋白(45.87±4.46)g/L、血清球蛋白、白细胞与重型GBS病人FI...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一种新型泪液分泌功能检测方法——快速检测泪河试纸(strip meniscometry tube, SMT)检测与临床常用干眼诊断参数间的相关性及其对干眼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研究方法,收集眼科门诊干眼患者的OSDI(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问卷调查、FSBUT(fluorescein stained tear film breakup time)、CFS(corneal fluorescein staining score)、SMT及SⅠT(Schirmer’s testⅠ)检测结果。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组内相关系数、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及ROC曲线等检验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共25名患者(25眼)完成研究,患者年龄(44.28±11.74)岁,年龄范围为21~62岁。25眼的OSDI平均值为(62.32±10.97),FSBUT为(1.20±1.12)s, CFS为(2.04±1.86);SMT为(2.32±1.11)mm/5 s; SⅠT为(7.56±7.25)mm/5 min。相关性分析结果示:SMT与OSDI...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 syndrome,GBS)患者外周血记忆性T细胞和记忆性B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6例GBS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16名来院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入选者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包括CD4+初始T细胞(naive T cells,TN)、CD4+中央记忆性T细胞(central memory T cells,TCM)、CD4+效应记忆性T细胞(effector memory T cells,TEM)和CD4+终末分化效应记忆性T细胞(terminally differentiated effector memory T cells,TEMRA)及记忆性B细胞、浆母细胞的占比并分析其临床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CD4+TN及CD8+TN均明显下降(P<0.05),CD4+TEM及CD8+TEM均明显升高(P<0.05),TCM及TEMRA在CD4和CD8上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记忆性B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间浆母细胞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BS患者外周血CD4+TEM及CD8+TEM占比与Hughes残疾评分、脑脊液蛋白、脑脊液免疫球蛋白G及记忆性B细胞占比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GBS患者存在记忆性T细胞和记忆性B细胞亚群免疫紊乱,CD4+TEM细胞、CD8+TEM细胞及记忆性B细胞占比升高,这很可能是GBS发病过程中重要的外周免疫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外周血中CD4+记忆性T细胞(CD4+Tm)亚群、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及血小板/淋巴细胞(PLR)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20年10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53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时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5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及外周血CD4+Tm细胞亚群[中央型记忆性T细胞(central memory T cell,TCM)及效应型记忆性T细胞(effector memory T cell,TEM)]表达水平,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危险因素,进一步结合ROC曲线评估其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NLR、外周血CD4+TEM细胞表达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CD4+TEM细胞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危险因素(P=0.006,P=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CD4+TEM细胞及NLR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0(95%CI:0.851~0.969,P=0.000)和0.783(95%CI:0.690~0.875,P=0.000),且CD4+TEM细胞曲线下面积大于NLR(P=0.024)。结论 CD4+TEM细胞及NLR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可作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早期预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PLR)、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缺血性卒中诊断、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一科收治的20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病例组),以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1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PLR、Lp-PLA2及HCY水平。病例组患者入院时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轻、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组;治疗3周后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病例组患者分为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组。分别比较病例组轻、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以及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组患者的血清PLR、Lp-PLA2、HCY水平,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评价预后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患者血清PLR、Lp-PLA2及HCY水平显著升高[分别为(168.73±62.12)比(116.87±31.87),(245.64±81.30)μg/L比(165.17±38.13)μg/L,(18.45±6.81)μmol/L比(11.14±3.04)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843、11.377、13.161,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LR、Lp-PLA2、HCY为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子(OR值分别为1.017、1.005、1.072,95%CI分别为1.009~1.026、1.000~1.010、1.009~1.139;均P<0.01)。轻、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组中血清PLR、Lp-PLA2及HCY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出院3周后随访结果显示,预后不良组中血清PLR、Lp-PLA2、HCY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分别为(204.75±65.08)比(140.43±41.97),(282.99±77.49)μg/L比(216.29±71.89)μg/L,(21.76±7.02)μmol/L比(15.86±5.40)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048、6.293、6.716,均P<0.05)。血清PLR、Lp-PLA2、HCY及三者联合诊断缺血性卒中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8、0.823、0.855、0.879(均P<0.01)。血清PLR、Lp-PLA2、HCY预测病例组短期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3、0.796、0.788。结论血清PLR、Lp-PLA2及HCY水平在缺血性卒中患者升高显著,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较好的临床预后评估价值,可成为早期预测缺血性卒中发生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目前角膜板栗刺异物伤有效治疗方法及影响病情进展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7/2015-10武汉市同济医院眼科病房收治的角膜板栗刺异物伤患者15例15眼的临床资料,入院时未并发真菌性角膜炎的患者在剔除角膜板栗刺异物的同时均积极给予以那他霉素为主的抗真菌治疗,而对入院时已并发真菌性角膜炎的患者予以氟康唑溶液前房冲洗和角膜基质层注药,必要时予以羊膜移植术或角膜移植术,总结上述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及影响病情进展的因素。结果:入院时未并发角膜溃疡病例11例,入院时平均病程为1~7(2.42±2.15)d,入院时已并发真菌性角膜溃疡病例4例,入院时病程为3~30(18.25±4.35)d。其中并发角膜溃疡病例板栗刺数量平均为4.5根,并均有板栗刺穿透角膜进入前房;未发生角膜溃疡病例板栗刺数量平均为3.5根,而只有28.5%病例有板栗刺穿透角膜进入前房。经抗真菌治疗和相应手术治疗后,所有病例均被判定为治疗有效。结论:影响角膜板栗刺异物伤病情进展的因素可能有板栗刺的数量、板栗刺是否穿透角膜进入前房、就诊时病程的长短、是否积极进行抗真菌治疗等。对已并发真菌性角膜炎的病例积极予以抗真菌药物能有效控制真菌性角膜炎的进展,为进一步行羊膜移植或角膜移植术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当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控制达标时,残粒脂蛋白胆固醇(RLP-C)对急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9月~2020 年9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且血脂达标的95例首次发生急性脑梗死的患者作为病例组, 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其分为轻度组(33例)、中度组(39例)和重度组(23例)。选择同一时期来笔者医院健康查体的血脂达标者64例为对照组,收集入组者的一般资料及既往史,检测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生化及血脂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发生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探讨RLP-C在其中的作用以及与NIHSS 评分和CRP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RP、RLP-C、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HCY)、高血压人数所占比例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RLP-C、CRP、Lp(a)和高血压是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RLP-C、CRP、Lp(a)、高血压诊断发生脑梗死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0、0.713、0.650和0.628,当RLP-C以0.555mmol/L为界值时对发生急性脑梗死的预测效果最佳,敏感度为76.8%,特异性为75.0%。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RLP-C与NIHSS评分及CRP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88和0.256(P<0.05)。结论 在血脂达标的情况下,RLP-C是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其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LP-C可作为标志物用于预测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