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自内障超声乳化术的并发症及处理措施。方法 对230例(272眼)老年性、并发性和外伤性白内障患者进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24个月。结果 术后并发症有角膜水肿52眼(19.1%),前房纤维素性渗出5眼(1.8%),晶体后囊膜破裂30眼(11.0%),晶体后囊膜混浊46眼(16.9%)。结论 并发症的发生与术者的经验、技术熟练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角膜地形图引导下白内障手术角膜切口对术后散光影响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90例(96眼),按照来院就诊时间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参照组患者予以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观察组患者予以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对比两组患者的角膜散光和裸眼视力。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角膜散光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角膜地形图引导下行白内障手术,选择巩膜隧道切口以及侧弧形板层松解切口,均利于术后散光的矫正。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后发生黄斑水肿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白内障患者35例。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分为A组(n=8):既有高血压也有糖尿病患者;B组(n=18),有高血压无糖尿病;C组(n=9):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手术方式为本院白内障超声乳化。结果白内障术后临床观察中,患者评价视力明显好转,按照国际标准视力表提高近6行。白内障术后临床黄斑水肿明显可见患者2例,黄斑水肿发生5例。其中B、C组黄斑水肿明显可见,各1例;A组黄斑水肿发生2例,B组黄斑水肿发生1例,C组黄斑水肿发生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OCT)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发生可能性较高,加强黄斑水肿临床研究对保证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疗效情况。方法分析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56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临床分组,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36例。结果两组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前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后视力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可以改善视网膜缺血,保护视网膜,促进受损神经功能恢复,提高视力水平,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观察瞳孔阻滞型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行传统虹膜周边切除术前后前房角的变化。方法:分析我院自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确诊PACG(瞳孔阻滞型)26例(37眼),男7例,女19例,年龄42~76岁,其中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25眼,前驱期7眼,间歇期5眼,均行虹膜周边切除术。分析术后的治愈率:根据术前、术后应用UBM进行前房测量,对UBM提供的眼前段剖面图进行定性观察和分析,比较术前、术后小梁虹膜夹角、房角开放距离;同时观察虹膜形态的改变。结果:1)本组治愈26例36眼,97.3%(36/37),无效1例1眼,2.7%(1/37);2)治疗前后小梁虹膜夹角、前房角开放距离(AOD500)比较(t=2.155,2.172;P<0.05);3)虹膜周边切除术后虹膜根部组织远离小梁网,房角粘连范围减小。结论:利用UBM观察瞳孔阻滞型闭角型青光眼行虹膜周边切除术前后前房角的变化,可以观察到经手术治疗后,前房角解剖结构的改变,根据小梁虹膜夹角、前房角开放距离、术后虹膜形态改变情况,表明临床上虹膜周边切除术是预防和治疗瞳孔阻滞型闭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在翼状胬肉切除术后防止翼状胬肉复发中的疗效。方法:对32例(36眼)翼状胬肉行胬肉切除后,再作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1年。治愈33眼(91.67%),复发3眼(8.33%)。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可有效地降低翼状胬肉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踝臂指数、眼底动脉硬化在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0月-2012年7月于本科室住院的15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实验组,同期住院的69例无缺血性卒中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踝臂指数、眼底动脉硬化的差异,并分析实验组各亚组患者眼底动脉硬化和踝臂指数的关系。结果:实验组患者眼底动脉硬化I级38例(24.2%)、Ⅱ级46例(29.3%)、Ⅲ级39例(24.8%)、Ⅳ级34例(21.7%),对照组中眼底动脉硬化I级31例(44.9%)、Ⅱ级19例(27.5%)、Ⅲ级10例(14.5%)、IV级9例(1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中各亚组患者发生眼底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比例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ABI值1.0~1.4为81例,ABI值〈0.9者76例;对照组分别为48例和21例,两组构成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中各亚组踝臂指数无差异,P〉0.05。结论:眼底动脉硬化、踝臂指数与缺血性卒中有明确的联系,二者均能够比较有效地预测缺血性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文就角膜地形图引导下白内障手术角膜切口对术后散光影响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7月--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白内障患者90例(96眼),按照来院就诊时间将其平均分为参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参照组患者予以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观察组患者予以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其后对比两组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散光改善较比参照组,明显较好,观察组患者术后的裸视眼力较比参照组,也明显较好,组间由统计学分析后可知,观察组与参照组组间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在角膜地形图引导下行白内障手术,选择巩膜隧道切口以及侧弧形板层松解切口,均利于术后散光的矫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