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7篇
眼科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后131I清除剩余甲状腺(清甲)治疗后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的变化。方法2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行放射活度为3.7GBq的131I清甲治疗患者做为清甲组,分别于服131I治疗前1 d及服131I治疗后1 w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常规制片法检测染色体畸变率;以6例G raves病患者为甲亢治疗组,口服131I平均放射性活度为165 MBq,6例服用安慰剂的正常自愿者为正常对照组,后两组均与清甲组同时服药或安慰剂并在相同时间用同样方法取外周血进行检测(以染色体畸变率<2.5%,且“双着丝粒体+着丝粒环”率<0.05%为正常值)。结果清甲组、甲亢治疗组及正常对照组在服131I或安慰剂前1 d染色体畸变率均在正常水平,三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甲亢治疗组及正常对照组服131I或安慰剂后1 w染色体畸变率及“双着丝粒体+着丝粒环”率均无明显升高,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清甲组服药后1 w染色体畸变率及“双着丝粒体+着丝粒环”率明显增高,与甲亢治疗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DTC患者131I清甲治疗后短期内可引起染色体畸变率增高。  相似文献   
2.
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显像仪(PET)是利用发射正电子的放射性核索及其标记化合物为显像剂对脏器或组织进行功能、代谢和分子成像的仪器。广泛应用于肿瘤、神经与精神疾病以及心血管等疾病的诊断、治疗与研究中,是本世纪最重要的成像设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131I粒子泪道探针治疗兔泪道狭窄的作用。方法 制备兔双侧泪道狭窄模型,随机分成狭窄对照组、探通术治疗组和放射性探针(^131I粒子)治疗组,每组10只。不作任何处理的5只新西兰纯种白兔作为空白对照组。探通术治疗组与放射性探针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后10min、30d及处死前60min行泪道数字减影(DSA)检查,所有动物处死后立刻进行泪道标本取材,HE染色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测量泪道管腔面积。结果 探通术治疗组与放射性探针治疗组治疗后10min,狭窄治愈率均为100%;2组治疗后10min与30d对比,再狭窄率分别为40%,10%。空白对照组、狭窄对照组、探通术治疗组、放射性探针治疗组泪道管腔面积分别为(0.84±0.28),(0.26±0.13),(0.55±0.31)和(0.80±0.36)mm。结论^131I粒子泪道探针具有治疗泪道狭窄兼预防其发生再狭窄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新的环状二聚体RGD 99Tcm-3P4-RGD2 SPECT显像定性和半定量分析法对SPN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1例CT上有SPN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37 ~77(58±11)岁,给予(939±118) MBq 99Tcm-3P4-RGD2后进行SPECT显像,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比较CT、SPECT定性和T/NT分析的诊断效能,并绘制ROC曲线进行分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部分标本整合素αvβ3的表达.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放射性药物的应用通过医院独立伦理委员会和机构审查委员会审批.应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行两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21例SPN病例中,15例(71%)为恶性,6例(29%)为良性.恶性SPN的平均T/NT比值比良性SPN高(1.87±0.39和1.41 ±0.65),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1,P>0.05).CT、SPECT定性和半定量分析的灵敏度分别为80%(12/15)、100%(15/15)及100%(15/15),特异性均为4/6.用ROC AUC评估三者的诊断效能,分别为CT 0.811(95% CI:58%~95%),SPECT为0.833 (95% CI:61% ~96%)及T/NT比值为0.844(95% CI:62%~9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0.83,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证实在99Tcm-3P4-RGD2 SPECT显像病灶中有摄取的良恶性结节均表达αvβ3.结论 SPECT定性和半定量分析法在99Tcm-3P4-RGD2 SPECT显像诊断SPN方面具有高灵敏度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联合131I清除剩余甲状腺(清甲)治疗后复发与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相关性,探讨HIF-1α对治疗后复发的可能机制。方法:依据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B超、X线及全身131I显像的复发判定标准,观察分析173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联合131I清甲治疗成功后3年复发率,将复发病例作为复发组;随机选取相同数量未复发病例作为无复发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T-PCR技术检测复发组和无复发组患者癌组织中HIF-1α阳性细胞率和HIF-1α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联合131I清甲治疗成功后3年内复发率为5.20%(9/173)。其中乳头状癌复发率为4.90%(5/102),滤泡状癌复发率为5.63%(4/71),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复发组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组织HIF-1α阳性细胞率和HIF-1α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复发组(P<0.05)。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联合131I清甲治疗成功后仍有少数患者复发,其机制之一可能与癌组织中HIF-1α表达水平明显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6.
泪道放射性探针制备及其剂量学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制备泪道放射性探针并探讨其近距离照射治疗的有效剂量范围及安全性。方法 ^125Ⅰ粒子内置热塑管中制成泪道放射性探针,对其进行温度、压力、浸泡、冲击试验,应用热释光法测量其在体模及蜡模中的剂量学分布。结果 泪道放射性探针温度、压力、浸泡实验结果示探针无变形,表面放射性污染〈185Bq。冲击实验结果示探针压扁变形,但表面放射性污染〈185Bq。在蜡模及人体等效模型中剂量学测量结果示:在1~12mm范围内,与探针距离每增加1mm单位时间内的吸收剂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12~40mm范围内,相邻测量组间的吸收剂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采用泪道放射性探针近距离照射治疗,在符合相关安全标准的同时,泪道狭窄处组织可获得有效治疗剂量,其有望成为治疗泪道再狭窄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我院老年住院患者肌少症与年龄、性别、骨密度、骨质疏松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科室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住院患者100人,记录一般情况,采用双能X线法测量股骨头骨密度(h-BMD)、腰椎骨密度(l-BMD)及四肢骨骼肌含量(ASM),计算出相对四肢骨骼肌指数(RASM),通过6米步行测试和测量握力评价躯体功能,应用亚洲肌少症工作组(AWGS)诊断标准诊断及评估肌少症。采用Pearson及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统计肌少症与上述因素的相关性,采用卡方检验验证肌少症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结果所有老年患者RASM均与年龄呈负相关(男性r=-0.506,女性r=-0.659,P均0.01),男性RASM与BMI、l-BMD呈正相关(BMI:r=0.380,lBMD:r=0.295,P均0.01),女性RASM与h-BMD、l-BMD呈正相关(h-BMD:r=0.682,P0.05、l-BMD:r=0.69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老年男女性患者年龄是肌少症发病的危险因素,高龄老年人l-BMD与肌少症明显相关,老年女性的骨骼肌减少是骨质疏松的发病危险因素。结论肌少症与年龄、BMI、BMD、骨质疏松均有一定相关性,对于老年住院患者来说,骨质疏松是肌少症的明确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检测脑胶质瘤不同组织学的整合素αvβ3情况,揭示整合素αvβ3与脑胶质瘤恶性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20例脑胶质瘤标本进行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化分析,依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低度恶性组(LM)(Ⅰ-Ⅱ级)和高度恶性组(HM)(Ⅲ-Ⅳ级).对每例切片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微血管和肿瘤细胞分析,αvβ3受体染色以棕黄色颗粒、背景清晰为阳性表达."–"为无细胞着色,"+"为低度表达,"+ +"为中度表达,"+ + +"为高度表达.结果 整合素αvβ3主要表达于细胞膜、胞质、血管内皮及肿瘤周围浸润组织,呈棕黄色颗粒.肿瘤周围水肿、正常及坏死组织未见αvβ3表达.10例低度恶性胶质瘤中,αvβ3中度表达4例,低度表达6例;10例高度恶性胶质瘤中,αvβ3高度表达9例,中度表达1例.高度恶性组αvβ3的表达高于低度恶性组,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6.80,P=0.000,P<0.05).整合素αvβ3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大小等无关.结论 整合素αvβ3与脑胶质瘤恶性程度密切相关,为进一步整合素αvβ3靶向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131 I-chTNT 对淋巴瘤细胞的抑制作用,为淋巴瘤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策略。方法 体外培养人淋巴瘤细胞 Raji 细胞系,应用^131 I-chTNT、^131 I 以及生理盐水处理淋巴瘤 Raji 细胞,FCM 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131 I-chTNT 治疗组与131 I 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FCM 显示凋亡率明显增高。结论 ^131 I-chTNT 可诱导淋巴瘤细胞凋亡、抑制淋巴瘤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0.
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必不可少的原料,碘从血液中被转运到甲状腺滤泡中是由转运蛋白介导完成,目前研究表明主要有2个步骤:碘先从血液中转运到甲状腺细胞内,这一主动转运过程是由位于滤泡上皮细胞基底膜上的转运蛋白-钠碘同向转运体(Na^+/I^- symporter,NS)催化的,这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