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不同Alpha角对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IOL)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影响,指导功能性IOL的应用。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16年12至2018年10月就诊于潍坊眼科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MIOL植入术患者56例(74眼),根据Alpha角大小(角膜上视轴与光轴的距离α)分为3组: A组12眼(0 mm<α≤0.2 mm),B组38眼(0.2 mm<α≤0.4 mm),C组24眼(α>0.4 mm)。术后随访3个月,记录裸眼远、中、近视力以及调制传递函数、眩光、光晕等情况。数据采用卡方检验、方差分析进行统计。结果:B组和C组光晕和眩光发生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38.372,P=0.01); 3组间术后3个月远、中、近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间MTF值在0~30 c/d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夜间远视、重影、混合焦点、星芒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当Alpha角大于0.4 mm时,植入MIOL会增加眩光和光晕的发生,所以Alpha角>0.4 需谨慎考虑使用MIOL。  相似文献   
2.
马健利 《眼科研究》2010,28(7):678-683
上皮细胞间质转型(EMT)是一种基本的病理生理现象,参与胚胎发育、组织重构和肿瘤转移等过程,以上皮细胞表型的缺失及间质特性的获得为重要特征,主要表现为具有极性的上皮细胞转化成具有活动能力、能够在细胞基质间自由移动的间质细胞。研究发现,各种刺激通过多种不同的信号途径诱导上皮细胞发生EMT是许多眼部疾病,如视网膜母细胞瘤、创伤后白内障、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等重要的病理变化过程。就眼部疾病中与EMT有关的信号通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M-NGF)治疗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DON)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患者67例115眼,根据是否需要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分为两组,每组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M-NGF治疗组,均给予常规治疗,M-NGF治疗组加用M-NGF,疗程3wk。治疗后随访2mo,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后视力、视野恢复情况,并观察M-NGF治疗的安全性。

结果:在不需要激光视网膜光凝组,常规治疗和M-NGF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1.4%和94.7%,后者总有效率高于前者(P<0.05); 在需要激光视网膜光凝组,常规治疗和M-NGF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3.0%和93.3%,后者总有效率高于前者(P<0.05); 在激光组和非激光组,治疗效果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除个别患者注射部位出现局部疼痛、红肿硬结外,未见其它不良反应。

结论:M-NGF治疗DON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5.
患儿,男,7岁4个月,因“家长发现患儿双眼发白半年”于2020 年5 月1 日就诊于潍坊眼科医院,门诊以“先天性白 内障(双)”收入院。患儿5个月时家属发现其智力发育迟缓,于当地医院就诊,未查明病因;半年前家属发现患儿 双眼发白,未行检查及治疗。患儿系第二胎第二产,足月顺产,无吸氧史、保温箱史及新生儿抢救史。入院全身查 体:身高120 cm,体质量25.8 kg;牙距增宽,牙齿发育不良(见图1─2);不能正常站立及行走,需家属辅助; 患儿发音困难,不能正常语言交流。眼科查体:双眼下睑外1/3 轻度外翻,视力检查不能配合,眼压19 mmHg (1 mmHg=0.133 kPa)( 右)和13.5 mmHg(左),双眼角膜透明,前房深度可,房水清,瞳孔圆,对光反应(+), 晶状体白色混浊,眼底内窥不入。眼部彩超检查示:双眼晶状体形态不规则,内透声欠佳,左眼玻璃体内密集点状 回声(见图3)。眼科A超测右眼眼轴长度22.79 mm,左眼眼轴长度22.81 mm。角膜内皮细胞检查示:右眼3 201 个/mm2, 左眼3 361 个/mm2。入院诊断:先天性白内障(双),同时鉴于其全身的检查异常,住院期间为患儿及其父母抽血送基因检 测。患儿于2020年5月5日及2020年5月12日分别接受了右眼及左眼飞秒激光辅助下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 一期植入术。在进行飞秒激光撕囊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飞秒激光前节OCT图像下,患儿双眼后囊膜均不完整,部 分皮质向后房突出(见图4)。在超声乳化过程中,将晶状体皮质吸除后,可见破裂的后囊膜(见图5)。术中将人工晶状 体植入睫状沟内。术后检查:双眼角膜透明,瞳孔药物性散大,人工晶状体透明位正。OCT检查示:双眼黄斑区神 经纤维层前可见少许高反光条带(见图6)。Retcam后极部眼底照片示后极部视网膜未见明显异常。术后16 d,患儿基 因检查报告示:常规的基因检测未发现传统意义上先天性白内障的相关变异基因,但在患儿其他变异中发现:患儿 KMT2D基因chr12:49425016 位点突变,该位点基因突变导致的表型为歌舞伎综合征Ⅰ型。  相似文献   
6.
23G 微创玻璃体切割术(23 Gauge pars plana vitrectomy,23G PPV)因具有切口小、无需缝合等特点引领玻璃体切割术进入微创时代,随着 Re-sight非接触式广角镜系统的诞生及应用,再次缩短了玻璃体切割手术需要的时间,术中结膜、角膜损伤的可能性更小[1].但临床工作中发现应用 Resight非接触式广角镜辅助的 23G 玻璃体切割术后患者自诉眼部异物感、甚至烧灼感等不适症状,导致对手术效果满意度降低.本研究应用 OCULUS 眼表综合分析仪对我院2013 年1 月—2016 年12 月行Re-sight非接触式广角镜系统辅助下 23 G 玻璃体切割术后患者行非侵入性眼表检查,旨在探讨眼表指标动态变化,用以指导临床实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于先生的白内障日渐加重,决定接受白内障手术。可到医院检查才知道,自己除患有白内障外,还有较严重的散光,之前做过的青光眼手术也会增加手术风险,于是医生建议他选择三合一人工晶体。这种晶体既能矫正散光,又能拥有全程视力,但需要非常精准的术前设计及手术操作。若出现偏差,该晶体的散光矫正及多焦点设计不但不能发挥作用,反过来还会影响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8.
9.
白内障是全球首位致盲性眼病,其手术方式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已由传统的复明手术转变为屈光手术,对术后的视觉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近发展的飞秒激光技术以其瞬时功率大,穿透性强,精密度高的特点被成功应用于白内障手术,但其安全性仍是目前关注的热点,本文对飞秒激光术中的负压吸引是否会对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产生影响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探讨不同撕囊直径下行囊袋内超声乳化对角膜和血-房水屏障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6-05-01/2017-04-31在潍坊眼科医院行飞秒激光辅助超声乳化手术的白内障患者(78例100眼)。术前按照撕囊直径分为试验组36例50眼,术中撕囊直径4.7mm; 对照组42例50眼,术中撕囊直径6.0mm。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平均超声能量和有效超声时间,术前和术后1d,1wk,2mo的最佳矫正视力、中央角膜厚度、房水闪辉细胞,术后2mo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变化。

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晶状体核硬度分级、中央角膜厚度、术中平均超声能量及有效超声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的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各时间点中央角膜厚度与术前中央角膜厚度差值作为各时间点中央角膜厚度变化值,结果显示,术后1d,1wk试验组患者的中央角膜厚度变化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2mo中央角膜厚度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1wk试验组患者的房水闪辉细胞数低于对照组; 至术后2mo,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mo试验组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直径撕囊行囊袋内超声乳化能够减少术中超声乳化能量对角膜的损伤,同时减少对血-房水屏障的破坏,患者术后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