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5篇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了解珠海市高考生近视预防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为完善相应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随机方便抽取1618名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参加高考体检的学生,对其近视保健知识、态度、行为进行调查.结果 预防近视相关知识知晓率,女生高于男生,近视学生高于非近视学生(P值均<0.05),其主要知识来源于学校和家庭;多数高考生有端正的视力保护态度,男生在态度认知上低于女生(P<0.05),近视与非近视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视保护行为女生得分高于男生,非近视组学生得分高于近视组学生(P值均<0.05).结论 学校和家庭应注重增强学生预防近视的意识,进而改正学生不健康的用眼行为,以促进学生群体视力健康水平的提高,降低近视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在消化内镜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内镜质量及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建立严格的护理质量层级管理体系,对比实施前后消化内镜中心各项感染监测指标.结果 实施护理质量管理后,胃、肠镜内腔合格率分别由93.8%、89.6%提升至100.0%及98.6%,胃、肠镜水槽分别由91.7%、83.3%提升至100%、97.9%,胃、肠镜消毒液由91.7%、87.5%提升至100.0%,手卫生合格率由75.0%提升至95.8%,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感染控制中应用护理质量层级管理,与医院感染管理形成互为交叉、互为补充的管理模式,有效控制了医院感染,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先天性晶状体脱位(CEL)患者角膜曲率、散光和像差的特征,为术前人工晶状体(IOL)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8年7月至2021年7月就诊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双眼CEL患者55例(55眼)作为CEL组,同时纳入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门诊体检者54例(54 眼)作为对照组。采用Pentacam测量2组角膜前、后表面及总角膜曲率、散光及像差。采用Mann-WhitneyU检验、Kruskal-WallisH检验等对组间角膜参数的差异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2组及各亚组间的散光类型分布。CEL组角膜参数与年龄之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CEL组角膜前、后表面曲率及总角膜曲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5.62、-6.25、-5.66,P<0.001)。CEL组角膜前表面散光、总角膜散光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20,P=0.028;U=3.06,P=0.002);2组间的角膜后表面散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间散光类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28、0.001)。CEL组总角膜像差、高阶像差及低阶像差高于对照组(U=3.95,P<0.001;U=2.24,P=0.025;U=3.87,P<0.001),而球差低于对照组(U=-3.70,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角膜前表面水平彗差与年龄呈负相关(r=-0.31,P=0.032)。结论:与健康者相比,CEL患者角膜曲率更小,角膜散光程度更高,角膜像差更大,角膜球差更小。CEL 术前选择IOL时应参考总角膜散光情况,建议选择零球差或者球面IOL。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影响真菌性角膜炎预后的相关因素,为真菌性角膜炎治疗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诊治的105例105眼真菌性角膜炎患者,通过评估临床体征、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情况等对真菌性角膜炎的预后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选取105眼中49眼药物治疗治愈(46.7%);30眼(28.6%)药物治疗有效,上皮延迟愈合,26眼(24.8%)治疗失败。结论:抗真菌治疗开始于症状出现7d以后、初诊病灶浸润面积>16mm2、前房积脓>2mm、菌种鉴定为镰孢菌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药物治疗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视屏显示终端( VDT)暴露对操作者视觉及全身状况的影响。方法对296例长期接触VDT以眼部干涩感、异物感、视物疲劳为主诉就诊者采用问卷方式进行临床调查,记录VDT暴露时间,并行眼部及全身症状评分。结果296例患者VDT日暴露时间为(6.20±2.52) h,VDT日暴露时间<3 h(33例)、3~6 h(127例)、≥6 h(136例)者眼部及全身症状评分分别为(27.4±27.62)、(41.89±11.75)、(50.63±12.82)分,P均<0.05。眼部症状中发生率最高的是视物模糊(43.2%)、用眼不能持久(42.6%)、眼胀(41.6%)和眼干(39.9%),全身症状中发生率最高的是颈痛(41.2%)、肩痛(40.9%)和失眠(37.8%)。结论长期VDT暴露对操作者视觉及全身状况均可造成不良影响,并随VDT暴露时间延长而加重。  相似文献   
7.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某油田化工厂的全体从业人员作为调查对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包括听力、血压、血液生化等14项,对健康检查结果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性别、接触危害因素是油田化工从业人员健康的危害因素。提示,油田化工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除职业相关疾病外,慢性病的高发也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学生视屏终端(visual display terminal,VDT)暴露时间与视屏终端相关眼病的相关性。方法:对珠海市3所高校1218名在校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视屏终端暴露时间、眼部症状评分,对不同年级学生视屏终端暴露时间及不同暴露强度人群眼部症状评分进行比较,并对视屏终端暴露时间与眼部症状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3所高校本科生视屏终端暴露时间平均为3.72±2.17h,随着年级的增长,视屏终端暴露时间延长,暴露时间越长,眼部症状越明显,视屏终端相关眼病与视屏终端暴露时间具有正相关性。结论:长时间视屏终端暴露不利于眼健康。应加强对大学生的眼保健教育,避免或减少视屏终端暴露带来的健康损失。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医院制定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提高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2年5月-2013年5月600例Ⅰ类切口手术病例,分析其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0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中256例在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了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2.7%,使用最多的药物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分别占47.7%和44.1%;在使用抗菌药物的256例病例中术前30min~2h给药的235例,占91.8%,术前>2h给药的5例占1.9%,术中追加用药1例占0.4%,术后当天给药的1例占0.4%,术后>1d给药的3例占1.2%;总用药持续时间<24h59例占23.0%、24~48h54例占21.1%、48~168h107例占41.8%、>168h36例占14.1%。结论 抗菌药物的用药指征、给药时机、持续用药时间等存在不合理现象,表现为无指征用药、预防用药使用率偏高、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首次给药时机不合理、术后用药持续时间过长等,提示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仍有待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高校健康教育现状及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BL)在大学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满意度,为探索适合中国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合适途径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中山大学珠海校区1273名大学生,对健康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以PBL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并对学生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健康需求前3位的内容依次为急症自救与互救、心理健康、健康生活方式,且不同性别、不同年级间需求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7.7%的学生通过媒体接受健康教育;49.3%的在校大学生认为目前所接受的健康教育不能满足需要;大学生对PBL模式下健康教育内容满意率最高为95%,最低为90%.结论 高校健康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健康教育内容及形式有待改进.PBL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可获得较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