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恶性骨肿瘤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状况及其个性特征,为心理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来源于2002—08/2003—12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和附属第一医院骨外科住院30例恶性骨肿瘤和30例骨折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进行评定。结果:恶性骨肿瘤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2.31~15.62,P=0.000~0.137)。除阳性项目数和睡眠、食欲因子分外,恶性骨肿瘤组治疗后的各项因子分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术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8.79~27.93.P=0.000—0.005)。恶性骨肿瘤患者的内外向分(41.13&;#177;6.83)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掩饰分(43.42&;#177;8.81)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18,12.33;P=0.045,0.000)。结论:恶性骨肿瘤患者无论手术治疗前,还是治疗后都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尤其是焦虑、抑郁症状和睡眠、食欲;具有内向和掩饰倾向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IVIM-DWI)技术对新型血管破坏剂A64治疗裸鼠肝癌皮下移植瘤的超早期改变进行监测,探讨A64治疗后肿瘤超早期的病理生理改变与IVIM参数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建立22只裸鼠肝癌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影像检查组及平行病理组,一次性在裸鼠尾静脉注射A64(2μmol/kg)。影像检查组10只,分别于基线、给药后1 h、2 h、4 h、24 h 5个时间点进行IVIMDWI,动态测量D~*值、f值、D值,于24 h时间点全部处死获取肿瘤标本。平行病理组12只,取基线、给药后1 h、2 h、4 h和24 h 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分别处死3只获取相应时间点的肿瘤标本,其中24 h的3只从影像检查组24 h扫描结束后处死的动物中随机选取。将所得肿瘤标本进行常规HE及CD3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A64给药后D值于1 h、2 h持续下降,4 h开始回升,24 h上升恢复至基态水平;D~*值和f值在给药后4 h内持续性下降,24 h回升,但f值的变化不如D~*值显著。1~2 h肿瘤血管即出现形态失常,管腔狭窄、闭塞、破坏和肿瘤坏死,导致肿瘤血管数量减少,CD31平均累积光密度(integrated option density,IOD)下降,之后肿瘤新生血管开始增生,4 h时CD31-IOD值回升至基态水平之上。D~*值和f值变化趋势与CD31相似。各时间点的D值、D~*值、f值以及CD31-IOD值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05、0.000)。结论 IVIM-DWI相关参数中的D值、D~*值和f值可以对A64治疗裸鼠肝癌移植瘤的超早期疗效进行动态监测与定量评估;IVIM的相关参数D值、D~*值和f值变化与病理学和CD31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评价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并配合手工检索所有文献全文,由两位评价者分别对资料进行质量评价,用Revman5.1进行Meta分析,主要对治疗出血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4个随机对照试验,目前资料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临床治疗有效率:异质性分析df=13,P=1.00〉0.05,认为纳入文献同质,故笔者采用同定模型,效应量的表达方式采用OR值(比值比)、95%的凹值(可信区间),统计结果显示合并后的OR为4.14.95%的可信区间为2.75~6.23.19〈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卅血优于单纯治疗组。结论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可有效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恶性骨肿瘤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状况及其个性特征,为心理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来源于2002-08/2003-12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和附属第一医院骨外科住院30例恶性骨肿瘤和30例骨折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进行评定。结果:恶性骨肿瘤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2.31~15.62,P=0.000~0.137)。除阳性项目数和睡眠、食欲因子分外,恶性骨肿瘤组治疗后的各项因子分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术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8.79~27.93,P=0.000~0.005)。恶性骨肿瘤患者的内外向分(41.13±6.83)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掩饰分(43.42±8.81)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18,12.33;P=0.045,0.000)。结论:恶性骨肿瘤患者无论手术治疗前,还是治疗后都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尤其是焦虑、抑郁症状和睡眠、食欲;具有内向和掩饰倾向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式多焦点软性角膜接触镜(多焦软镜)和单光软性角膜接触镜(单焦软镜)联合验配方式矫正老视的视觉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于2018 年1—12 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招募20例老视观察对象(老视度数+1.00~+2.00 D),分别按多焦法(双眼配戴多焦软镜)、单眼视法(一眼配戴远用单焦软镜,一眼配戴近用单焦软镜)和改良法(主视眼配戴单焦软镜,非主视眼配戴多焦软镜)3种方法验配角膜接触镜。每种方法配戴1周,间隔1周作为洗脱期,分析选用单光框架眼镜和3种接触镜矫正方法矫正下的观察对象双眼远、中、近距离100%及10%的双眼对比度视力(后文中视力均为双眼视力),同时采用VFQ-25汉化版视觉质量量表评估视觉效果。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方法下视力的差异。结果:在远距视力对比中,多焦法视力低于单光框架眼镜(t=3.91,P=0.001)和改良法(t=2.94,P=0.008)。在50 cm处100%和10%对比度时,多焦法(100%:t=-4.76,P<0.001;10%:t=-4.22,P<0.001)、单眼视法(100%:t =-3.50,P=0.002;10%:t=-4.76,P<0.001)和改良法视力(100%:t=-4.22,P<0.001;10%:t=-3.90,P=0.001)均高于单光框架眼镜;在30 cm处100%和10%对比度时,多焦法(100%:t=-4.36,P<0.001;10%:t=-5.48,P<0.001)、单眼视法(100%:t =-7.43,P<0.001;10%:t =-4.03,P=0.001)和改良法(100%:t =-5.67,P<0.001;10%:t=-3.93,P=0.001)视力均高于单光框架眼镜。所有观察对象中有1 例认为单光框架眼镜最佳,7 例认为多焦法最佳,2 例认为单眼视法最佳,10 例认为改良法最佳。结论:联合多焦法和单眼视法的改良验配方法能很好地矫正老视,提供不弱于单眼视法和多焦法的视觉效果,更容易被老视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配戴角膜塑形镜后2种镜片偏心的测量方法。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10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完成角膜塑形镜验配并持续戴镜24个月的近视儿童77例,将戴镜前和戴镜3个月后的角膜地形图对比构建切向差异图,分析戴镜前和戴镜3个月后Kappa角距离的变化情况,然后通过MATL...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家庭药师应用《T2DM患者居家药物治疗管理服务中MTRPs评估指引》(以下简称《评估指引》)的效果。方法 专家团队建立《评估指引》,筛选具有MTRPs代表性的T2DM患者20例,采集完整信息并填写患者“用药相关信息记录表”,应用《评估指引》对患者进行评估;佛山市南海区中各级医疗机构随机选择家庭药师代表12个,在应用《评估指引》干预前后,各自单独对20例T2DM患者进行适应证、有效性、安全性、依从性、用药相关检查和生活方式等6方面的MTRPs评估,记录各类型问题的评估数量、时长和准确率;比较:(1)干预前后,家庭药师对T2DM患者MTRPs评估数量、时长和准确率的差异;(2)干预后,家庭药师和专家团队对T2DM患者MTRPs评估数量和时长的差异。结果 应用《评估指引》后,家庭药师对T2DM患者MTRPs评估数量和准确率均较干预前有明显的提升,家庭药师发现问题的数量明显少于专家团队、评估时长也高于专家团队,但干预前后家庭药师评估问题的总时长没有差异。结论 《评估指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快速提升基层家庭药师评估T2DM患者MTRPs的能力,使家庭药师提供的服务高质量、高效率。  相似文献   
8.
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入选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吲哚布芬和氯吡格雷,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和氟吡格雷,进行4周的观察.对两组治疗前后的心绞痛次数与持续时间、临床疗效、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有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安全性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吲哚布芬与氯吡格雷联合使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与阿司匹林联用氯吡格雷相当,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儿童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近视眼控制效果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6年6月至2020年7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完成验配并坚持配戴角膜塑形镜24个月的137例近视眼儿童的资料,均选取右眼进行分析。通过计算机随机法随机选取其中91例为建模组[男性53例,女性38例;年龄(11.24±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