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4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50篇
临床医学   87篇
内科学   16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52篇
特种医学   51篇
外科学   66篇
综合类   249篇
预防医学   53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03篇
  1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6篇
  1962年   10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香炉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的"鼎"。我国古代青铜鼎有烹煮肉食、祭祀等用途,祖先倾其所有,向天祈福,让神灵祖宗保佑自己的部落和国家平安,但这同今人所见的香炉还是两码事。笔者收藏的200余尊古代陶瓷香炉,可以看出祭  相似文献   
2.
完全型房室间隔缺损合并法洛四联症心内矫正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总结心内矫正术治疗完全型房室间隔缺损合并法洛四联症(CAVSD-TOF)的经验. 方法从1985年1月至2002年5月,共行CAVSD-TOF心内矫正术12例,年龄6~16岁(11.1±2.8岁),采用右心房、右心室纵切口,前7例采用三片法补片,后5例用二片法补片修补房室间隔缺损,左侧房室瓣裂隙采用间断缝合,右心室流出道用跨瓣补片加宽. 结果术后早期死亡4例,前7例死亡3例,后5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严重低心排血量3例,灌注肺1例.长期随访6例,随访时间3个月至13.5年,无任何症状,NYHA心功能Ⅰ级或Ⅱ级. 结论 CAVSD-TOF采用右心房、右心室纵切口,二片法补片修补房室间隔缺损,常规间断缝合左侧房室瓣裂隙,跨瓣补片加宽右心室流出道能取得较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人脑外伤后皮层核因子-κB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在人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挫伤皮层中的表达情况,包括表达位置、表达强度和表达时相。方法 挫伤区皮层的标本来自24例TBI患者,取样时间为伤后5h-5d,利用凝胶电泳迁移分析法(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和免疫组化技术测定NF—κB的活性和表达强度。结果 在人TBI后的挫伤区皮层中,NF—κB表达明显上调,表达高峰为伤后48—72h,NF—κBP65主要在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中表达,NF—κBP50主要在神经胶质细胞和少量神经元中表达,NF—κBP65的表达强度高于NF—κBP50。结论 NF—κB在人TBI后的挫伤区皮层中表达上调,提示其可能在TBI后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显微手术治疗(附1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脊髓髓内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治经验。本组临床表现主要为感觉和运动障碍、肌肉萎缩及大小便失禁。均经后正中入路切除肿瘤,术中及术后常规使用甲基强的松龙。结果肿瘤均获全切除。术后短时间内症状改善8例,无变化2例,加重1例,无手术死亡。结论本病根据术前典型的影像资料均可确诊。术中尽可能避免活检或分块切除肿瘤,以免引起难以控制的出血和盲目止血引起的脊髓损害。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可减轻脊髓水肿。  相似文献   
5.
患者 女,41岁。主诉头痛1年余,行走不稳5个月。查体:视力左0.3、右0.1,视乳头水肿,小脑步态,共济失调,Romberg's 征( )。头颅平片示蝶鞍骨质吸收。头颅 CT 扫描示后颅窝一蘑菇状高密度病灶,大小约7cm×6cm×6cm,边界清楚,第四脑室受压向左前方移位,幕上脑室轻度扩大。注射对比荆后病变无明显增强。手术中发现,枕大池区为黑褐色柏油状粘稠物占据,  相似文献   
6.
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是颅脑外伤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近几年随着导管技术的不断成熟,可脱球囊栓塞技术使CCF的治疗成为可能,其方法简单、操作容易、创伤及危险性小,但术后的并发症需引起重视[1],特别是术后复发的问题。本文就南京军区总院1990年1月至2003年7月收治的62例CCF患者行可脱球囊栓塞治疗及并发症和术后复发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创伤性CCF患者62例,男50例、女12例;年龄17~70岁,病史0.5~10年;1个瘘口59例、2个瘘口3例;临床表现为搏动性突眼、球结膜及睑结膜水肿或外翻61例,单纯突眼3例,外展障碍及…  相似文献   
7.
1997年Asahara等首次证明循环外周血中存在能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并将其命名为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内皮祖细胞(EPC)是一类能增殖并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但尚未表达成熟的血管内皮细胞表型,也未形成血管的前体细胞。研究发现,EPC不仅参与人胚胎血管生成,同时也参与出生后血管新生和内皮损伤后的修复过程。近年来,临床上通过EPCs移植治疗缺血性疾病获得成功。EPC为临床上治疗缺血性疾病展现了美好的未来,本文对内皮祖细胞的研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侧脑室外引流治疗重型高血压继发性脑室出血4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型高血压继发性脑室出血的治疗方法. 方法超早期或早期采用双侧侧脑室穿刺引流、尿激酶侧脑室灌洗、脑脊液置换术等微创方法综合治疗46例重型高血压继发性脑室出血(Graeb评分>8分). 结果 46例随访6个月~3年,生存39例(84.8%),经药物控制血压,无再出血,按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ADL)分级:Ⅰ级19例,Ⅱ级8例,Ⅲ级7例,Ⅳ级2例,Ⅴ级3例. 结论保证脑脊液循环通畅,改善脑微循环是重型脑室出血救治成功的关键.双侧侧脑室外引流等综合治疗是治疗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脊索样胶质瘤是一种发生于第三脑室下丘脑区域的具有独特病理特征的肿瘤.它在组织学、超微结构及免疫组化等方面都有不同于胶质瘤、脑膜瘤及室管膜瘤的肿瘤特征.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南京军区总医院收治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33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施行了手术治疗,其中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3例、改良Fontan手术2例、Mustard及大动脉调转术各1例,Rasteli手术26例,包括15例心内隧道和心外管道,11例心内、外双管道。这26例心外管道中,除4例采用同种主动脉管道外,其余为经处理的猪肺动脉人工管道。全组手术死亡10例,晚期死亡1例。结论: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病理解剖变异性大,应按不同类型的病理解剖特征选择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