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皮肤病学   18篇
眼科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婴儿血管瘤是婴儿时期常见的良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婴儿血管瘤的发生可能是几种机制联合作用的病理生理过程.回顾近年来有关婴儿血管瘤细胞起源的文献,包括胎盘源性理论、内皮祖细胞源性理论,转移性生态位理论,以增进临床工作者对婴儿血管瘤的认识.目前,对婴儿血管瘤的研究仍存在众多令人困惑的问题,解决婴儿血管瘤的起源问题,将...  相似文献   
2.
报告1例浆细胞性唇炎。患者女,78岁,右上唇持续性红色斑块2年,斑块质地柔软,界限清楚,表面轻度糜烂。皮肤组织病理显示粘膜固有层多量浆细胞浸润。诊断为浆细胞性唇炎。  相似文献   
3.
外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皮肤病最有用的药物之一,目前有很多外用糖皮质激素可供选择,他们在剂型和强度上有较大差异.外用糖皮质激素成功治疗取决于正确的诊断、选择合适剂型和强度的药物、用药的频率、剂量和疗程,以及不良反应的预防.明确诊断之后,应根据外用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选择药物,外用糖皮质激素可用于治疗具有增生性、炎症性和与免疫相关的皮肤病,也能缓解瘙痒和烧灼症状,但一般情况下不用于感染性疾病.虽然外用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上普遍使用,但目前循证医学证据表明,治疗有效的疾病有银屑病、白癜风、特应性皮炎、湿疹、急性放射性皮炎、硬化性苔藓等[1-5],证据有限的疾病有黄褐斑、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和斑秃[4-6].  相似文献   
4.
婴儿血管瘤(infantile haemangiomas,IH)是婴儿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尽管85%~90%的IH在7~10岁时能自然消退,但一些血管瘤因威胁生命和影响机体功能而需要及时治疗[1].以往标准的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如激光手术、冷冻和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严重的病例需要用长春新碱、α-干扰素和环磷酰胺,但这些疗法往往给婴儿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1].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商陆皂甙甲(EsA)体外对人角质形成细胞(KC)增殖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银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外周血标本取自3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20名健康献血员,以EsA与植物血凝素(phytohem agglutinin,PHA)协同刺激PBMC。皮肤标本取自10例行包皮环切术儿童。分离出正常人表皮KC与PBMC共育,加入设定浓度的EsA。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率。结果在体外EsA显著抑制生长于KSFM的KC增殖;EsA浓度在5.0~10.0μg/ml时呈剂量依赖性非常显著抑制PBMC对KC的促增殖作用(P<0.01)。结论银屑病患者PBMC体外可明显刺激KC增殖。EsA可显著抑制生长于KSFM的KC增殖并可阻断或抑制PBMC对KC的促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16岁。反复四肢及颜面部红斑16年。患者无明显诱因,于出生后半年四肢及颜面部出现红色斑疹,伴瘙痒,病情反复,冬季加重。于2010年11月来我科就诊,诊断为特应性皮炎。首次给予0.1%他克莫司软膏外用治疗,每天2次,每周20g,未用口服药物。1周后,患者出现严重的水样腹泻,  相似文献   
7.
闭塞性干燥性龟头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闭塞性干燥性龟头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萎缩性皮肤黏膜疾病,通常主要累及男女生殖器与前尿道的表皮和真皮结缔组织.临床上特征性损害是侵及包皮和阴茎的白色丘疹和斑片,可导致包皮变硬,继发性包茎及尿道口狭窄.发生在阴茎龟头的硬化萎缩性苔藓又称闭塞性干燥性龟头炎.对闭塞性干燥性龟头炎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及治疗等方面的进展概述.  相似文献   
8.
患儿男,9个月.因全身色素性斑疹、斑丘疹伴瘙痒8个月,于2005年11月11日住院治疗.患儿出生后1个月时,无明显诱因躯干部出现棕褐色斑疹、斑丘疹,黄豆至指甲盖大,伴轻度瘙痒.遇热或摩擦皮损后可出现红斑或风团,无水疱或血疱,皮损消退后遗留色素沉着斑.皮损数目进行性增多,1个月后渐累及头面部、颈部及四肢.发病以来,患儿无呕吐、腹痛、腹泻等.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  相似文献   
9.
关节炎性银屑病(psoriatic arthritis,PsA)作为一种独立的临床疾病而存在,但因其临床表现多样化及目前对该病尚无统一的定义而增加了对该病研究的困难。除了导致银屑病或关节炎症状的因素之外,PsA可能还存在其独特的易感因素。遗传因素和(或)环境因素可能是其重要病因,该文就近年来关于PsA遗传易感因素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婴儿血管瘤是婴儿时期常见的良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婴儿血管瘤的发生可能是几种机制联合作用的病理生理过程.回顾近年来有关婴儿血管瘤细胞起源的文献,包括胎盘源性理论、内皮祖细胞源性理论,转移性生态位理论,以增进临床工作者对婴儿血管瘤的认识.目前,对婴儿血管瘤的研究仍存在众多令人困惑的问题,解决婴儿血管瘤的起源问题,将有助于发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Abstract:
Infantile hemangiomas are common benign tumor of infancy. Their etiology remains unknown. The initiation of infantile hemangiomas is reported to be a complex pathophysiological process with the involvement of several mechanisms. The authors review recent studies and new hypotheses on the cell origin of infantile hemangiomas, including placental origin theory,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 theory and metastatic niche theory, in hope to enhance clinician recognition of infantile hemangiomas. At present, there are numerous problems remaining unanswered. To clarify the cell origin of infantile hemangiomas will help to develop more effective treatment strategies for this ent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