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眼科学   6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临床检查确诊的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24例(24只眼),初始3个月,每个月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0.5 mg,以后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决定是否重复注射治疗。随访6个月,常规眼科检查、眼底照相、相干光断层扫描等,记录最佳矫正视力(BCVA)、中央视网膜厚度(CRT)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与治疗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1、2、3、6个月,各时间点BCVA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后1、2、3、6个月,各时间点CRT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后6个月,BCVA与治疗前基线BCVA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808,P=0.000)。治疗后6个月BCVA与治疗前CRT(r=0.334,P=0.111)、治疗后6个月CRT(r=0.295,P=0.162)无明显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RVO继发黄斑水肿在短期内是安全有效的,视力预后与治疗前基线视力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赵冰莹  陶黎明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2):2302-2305
目的:探讨弱视儿童治疗前后立体视觉及P-VEP的变化。

方法:在我院门诊确诊的弱视儿童41例68眼,其中男17例29眼,女24 例39眼,年龄4~16(平均8.29±3.05)岁,按照弱视类型分为斜视性弱视组4例7眼,屈光参差性弱视组11例11眼,屈光不正性弱视组26例50眼。弱视治疗内容包括激光治疗、CAM训练、红光闪烁、立体视训练、电脑中频脉冲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P-VEP)、同时视、融合视及立体视检测。

结果:弱视患儿治疗前,同时视、融合视、立体视的异常率分别为51.2%,51.2%,80.5%,其中以立体视受损最为常见。弱视治疗后,视力增进2行或2行以上者21眼(31%),基本治愈43眼(63%),无效4眼(6%),总有效率为94%。屈光不正性弱视疗效优于斜视性弱视或屈光参差性弱视。同时视、融合视、立体视功能正常者比例均增高。图形视觉诱发电位中P100波潜伏期缩短(P<0.05)。

结论:弱视患儿经积极的弱视治疗后,患儿的视力及立体视觉均可得到提高,P100波潜伏期缩短。  相似文献   

3.
4.
弱视是一种常见的空间视觉发育混乱,其主要的相关危险因素有7周岁前的斜视,屈光参差,视觉剥夺等。立体视觉则是人类后天获得的一种视觉功能,是双眼视功能的最高级形式,同时也是人类从事多种工作及日常生活中必备的一种重要功能。国内外研究表明弱视可不同程度的妨碍立体视觉的形成,故建立完善的立体视觉已成为弱视治疗的最终目标。我们就近年来弱视与立体视觉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弱视是一种常见的空间视觉发育混乱,其主要的相关危险因素有7周岁前的斜视,屈光参差,视觉剥夺等。立体视觉则是人类后天获得的一种视觉功能,是双眼视功能的最高级形式,同时也是人类从事多种工作及日常生活中必备的一种重要功能。国内外研究表明弱视可不同程度的妨碍立体视觉的形成,故建立完善的立体视觉已成为弱视治疗的最终目标。我们就近年来弱视与立体视觉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上斜肌肌腱劈开延长术治疗上斜肌亢进A型斜视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临床病例研究。收集和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行上斜肌肌腱劈开延长术8例(14眼)患者的术前术后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根据上斜肌亢进程度行上斜肌肌腱劈开延长术, 上斜肌亢进+1者延长4~5 mm, +2者延长5~6 mm, +3者延长7~8 mm, +4者延长8~10 mm。观察手术对患者A型斜视、眼球客观旋转及立体视功能影响。正态分布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 非正态分布数据采用Mann Whitney检验, 两变量间的相关性使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分析。结果: 8例(14眼)行上斜肌肌腱劈开延长术, 同时矫正患者水平斜视。其中2例患者行单眼上斜肌肌腱劈开延长术, 6例患者行双眼上斜肌肌腱劈开延长术。除1例患者外, 余患者术后A型斜视消失;所有患者术后上下转25°斜视度差较术前明显减小, 6例双眼手术患者术后上下转25°斜视度差较术前[(22.5±9.4)PD]减小为[(3.3±10.1)PD] (t=10.78, P<0.001), A型斜视矫正量为(19.2...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上方球形视网膜脱离的最小量巩膜扣带术模式化手术临床疗效。方法从2015年1月到2017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上方球形视网膜脱离患者共27例(27只眼),按照最小量巩膜扣带6步法流程进行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视网膜复位预后情况及安全性评价。结果其中痊愈患者19例(70.4%),好转1例(3.7%),未愈7例(25.9%),一次手术成功率为74.1%,未见明显玻璃体混浊、眼内出血、感染、白内障、高眼压等并发症。结论最小量巩膜扣带术由于创伤小,模式化手术流程有利于规范手术操作,减少术者间差异,手术成功率较高,故适合初学者掌握,并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但由于本组病例量有限,其实际临床效果还需要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