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识别、分析和评价某液体化工码头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行政部门审批建设项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的方式对该建设项目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选址与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职业病防护措施,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等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该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有毒有害化学物质、高温、噪声。结论该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2.
2002~2004年惠州市外来青工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惠州市外来青工麻疹抗体水平,为制定外来人口麻疹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02~2004年在惠州市的工厂、企业随机选择18~40岁健康外来青工进行麻疹IgG抗体水平监测,检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结果共检测外来青工443人,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7.5%,保护率为84.2%,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1 409。2003年外来青工麻疹抗体阳性率、保护率、GMT最高,其次是2004年,2002年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性别外来青工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和G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随着惠州市外来人口增长,外来青工易感人群增多,存在麻疹暴发危险。建议加强对工厂、企业外来人员的麻疹免疫接种管理。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宝石加工行业发展很快 ,随之而产生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为了解宝石加工企业职业病危害情况 ,我们于 2 0 0 2年 3~ 5月对某宝石厂进行了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以某宝石厂粉尘作业工人 3 4 9人作为调查对象 ,年龄 18~40岁 ,工龄 0 5~ 16 0年 ,工种有切粒、打磨、雕刻、万能机等。1 2 方法对所有受检者摄X线胸片 ,尘肺诊断按国家 1986年尘肺X线诊断标准[1],粉尘浓度测定采用滤膜重量测定法 (GB5748 85) ,游离二氧化硅含量采用焦磷酸法测定。粉尘作业工人按不同工种分类 ,并分析矽肺患病情况。2 …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某五金厂噪声对作业工人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 对某厂噪声作业工人391人及对照组215人进行血压测定,心电图检查。结果 噪声组高血压的总患病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且随着接噪工龄的延长逐渐增加,接噪工龄≥5年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增加。噪声组的心电图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主要改变是窦性心动过缓、ST及T段改变、束支传导阻滞。结论 接触噪声对心血管产生不良影响,危害程度与接触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5.
枪水是一种主要用于清洁服装,面料的去污剂,被广泛用于针织、制衣行业,每年均有因使用枪水而发生的中毒事件~([1-2]).2005年,某针织厂因使用枪水去污而引起工人四氯化碳中毒,当地政府非常重视,开展了针织、服装行业使用枪水的职业病危害专项整治工作,并要求停止使用含有四氯化碳的枪水.为了解制衣企业使用枪水的职业病危害状况,我们于2008年对相关企业进行了职业卫生学调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某市制衣行业的枪水使用情况及其对作业工人的健康危害状况。方法对制衣企业使用的"枪水"进行可挥发性成分分析,并对作业场所环境空气有害物质检测,对使用枪水的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另选择不接触有毒有害的20名工人作为对照,并与整治前的体检结果进行对比,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枪水主要成分是甲基已烷、甲基戊烷、二甲基戊烷、二氯甲烷、少量正已烷。体检发现肝大、肝功能异常人数明显低于整治前(P0.01);肝功能、红细胞计数接触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整治后,某市制衣企业未发现含四氯化碳等高毒的枪水,主要使用烷烃类枪水,对作业工人的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某灯饰公司作业场所职业卫生学调查及存在的有害物质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企业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噪声、苯系物、正己烷、铅烟等。测定18个粉尘作业岗位,粉尘(总尘)浓度超标率为33.3%,测定化学毒物16个作业岗位,苯浓度超标率12.5%,甲苯浓度超标率6.25%,正己烷超标率为43.75%。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8.
惠州市"三资"企业苯、甲苯及二甲苯职业病危害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惠州市“三资”企业苯、甲苯及二甲苯(简称混合苯)的危害状况。我们对全市已登记的“三资”企业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对作业场所进行采样,应用气相色谱法检测样品中的浓度,对913名苯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结果显示,作业场所空气中苯浓度超标率为6.90%,检出疑似苯中毒7人。提示,苯危害仍值得重视,应加强监督力度,改善作业环境,加强职业卫生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9.
谢瑞玲  潘凤  王静静 《安徽医药》2011,15(5):626-627
目的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组44例(49眼),单纯手术切除组43例(44眼)。术后随访6个月~2年。结果观察两组术后复发情况。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能明显降低翼状胬肉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眩晕病人跌倒的原因,加强护理防护,避免患者的意外跌倒。方法对78名眩晕患者进行跌倒的危险性评估,强化心理、饮食及应急护理,加强护理防护。结果提高患者自我防护意识,所有患者住院期问无1例意外跌倒。结论眩晕跌倒的危险性评估,强化健康教育,加强心理、饮食、应急护理,能够有效地防止意外跌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