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究中药熏蒸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患者视觉相关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市健宫医院收治的干眼症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72只患眼),对照组给予人工泪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熏蒸治疗,2周为1个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统计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中医症状积分、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采用美国国家眼科研究所视觉相关生命质量量表(NEI-VFQ-25)评价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相关生命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 28%,较对照组的63. 89%显著升高(P 0. 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患眼疲劳感、干涩感、异物感及烧灼感等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周后至治疗4周后2组泪液分泌量呈逐渐升高趋势(P 0. 01),泪膜破裂时间呈逐渐延长趋势(P 0. 05),且治疗后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或P 0. 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眼一般健康状况、活动障碍及视力障碍评分均显著升高(P 0. 01),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中药熏蒸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可有效缓解患眼临床症状,促进患眼泪液分泌并增强泪膜稳定性,同时还可显著改善患眼视觉相关生命质量,疗效显著优于人工泪液单用。  相似文献   
2.
使用电脑和戴角膜接触镜对干眼症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许邦丽  张薇 《眼科》2002,11(1):10-11
目的:探讨使用电脑和戴角膜接触镜对干眼症的发病和症状重是否会有影响。方法:在中华健康网上就干眼症的8个症状、上机时间与干眼程度、用药情况及戴角膜接触镜对干眼症的影响进行为期3个月的问卷调查。结果:得到问卷155分,使用电脑的人至少会有一种干眼症的症状,多数人忽略,少数人就医或自买药物,上机时间长,眼干症状重;戴角膜接触镜可加重症状。  相似文献   
3.
许邦丽  王婧  齐欣  杨硕  卢弘 《眼科新进展》2012,32(4):310-313
目的观察小鼠内毒素诱导的葡萄膜炎(endotoxin-induced uveitis,EIU)模型中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CD163的共表达。方法 6~8周龄雄性C3H/HeN(野生型)小鼠25只,C3H/HeJ(TLR-4基因缺陷型)小鼠5只,分别腹腔注射霍乱弧菌内毒素细胞壁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急性前葡萄膜炎动物模型,处死小鼠后虹膜、睫状体铺片,用免疫荧光三标记的方法检测虹膜、睫状体组织内不同时间CD163、TLR-4、MyD88的表达,并对虹膜内CD163、TLR-4和MyD88阳性细胞进行计数分析。结果 C3H/HeN小鼠LPS注射后12h结膜囊内出现炎症反应,24~48h达到高峰,72h炎症逐渐消退,而C3H/HeJ小鼠LPS注射后没有发现炎症反应。在内毒素诱导的C3H/HeJ小鼠虹膜中未检测到CD163、TLR-4和MyD88阳性细胞。C3H/HeN小鼠腹腔注射LPS后在虹膜铺片内0h未见CD163、TLR-4与MyD88阳性表达,12h后可见阳性细胞(40.3±8.9、45.2±6.3、42.5±4.1),24h阳性细胞数(121.0±39.5、138.6±28.3、125.5±36.1)较12h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48h阳性细胞数(132.3±54.5、129.9±36.2、122.1±29.3)与24h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72h阳性细胞数(12.8±3.2、10.4±5.6、9.3±5.2)较48h减少,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小鼠EIU模型中,LPS激活了CD163标记的巨噬细胞膜表面的TLR-4,TLR-4与MyD88途径可能是EIU主要的信号传导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的见习带教模式,探讨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多媒体互联网技术在眼科实习教学中的作用及优势。方法 将2021年6月15日-2021年12月15日在北京某三甲医院进行眼科学见习的临床医学36名五年制医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8名。研究组采取交互式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见习教学模式带教。实习结束后两组学生进行理论基础、临床实践、典型案例分析及病历书写等考核,教学满意度调查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学生在眼科基础理论知识、临床实践考核、典型病例分析考核中平均得分分别为82.8±5.98分,82.3±4.33分和79.8±3.12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历书写优质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病历书写优质率61.1%。教学满意度调查显示,研究组教学模式更利于学生对眼科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以多媒体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在眼科临床见习带教中较传统教学模式更具优势,实习生的认同度更高。  相似文献   
5.
视网膜脱离是白内障摘除后房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严重并发症。我院收治后房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网膜脱离患者 5例 5只眼 ,根据不同情况 ,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法 ,取得较好疗效 ,现将资料报告如下。后房型人工晶体视网膜脱离眼 5例 5只眼 ,男性 4例 ,女性 1例 ,年龄 5 6~ 81岁 ,平均 65 4岁。 5只眼中全部为老年性白内障 ,(其中 ,老年性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 2只眼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Ⅵ期 1支眼 )术中后囊破裂者 2只眼。 5只眼均为后房型人工晶体 1期植入 ,其中 1例下襻位于囊袋外 ,与虹膜粘连 ,并穿过悬韧带位于睫状沟后。人工晶体植入后发生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小切口现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与传统现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10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5例,采用小切口现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照组54例,采用传统的现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并比较治疗后两组的视力水平、眼压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视力矫正情况与对照组相当,秩和检验显示,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83,P=0.702)。观察组出现眼压增高、角膜水肿、后囊破裂和悬韧带离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27,P=0.042)。两组患者术前眼压对比无差异(P0.05),而术后对比眼压明显有升高的趋势,与术前对比存在明显差异,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24 h,眼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术后48 h两组患者均与术前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前与术后散光情况的对比中,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现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患者,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视力,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及炎症相关因子在急性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表达情况,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月在北京市健宫医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各类急性葡萄膜炎患者9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白内障患者7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分析两组首诊当日及治疗1个月后PED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白细胞介素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PEDF及其受体明显降低,而VEGF及其受体、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及IL-12水平明显升高(P 0.05),经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PEDF及VEGF水平得到显著的改善(P 0.05);急性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中PEDF、VEGF和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及IL-12等炎症因子水平与急性葡萄膜炎有明显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398、0.402、0.347、0.305、0.347和0.312,P 0.05)。结论外周血中PEDF、VEGF和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及IL-12与急性葡萄膜炎病情进展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玻璃体后脱离与周边视网膜裂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有周边视网膜裂孔的患者中玻璃体后脱离(PVD)产生的相关因素及激光治疗的指征。方法:44例(54只眼)按年龄及屈光分为两组,均行三面镜检查周边部眼底,以90D前置镜观察眼球运动时玻璃体的状况。记录有无玻璃体后脱离及视网膜周边变性,测量眼轴长及屈光度并进行分析。全部病例均行多波长激光治疗。结果:50岁以上视网膜周边裂孔患者均有PVD,与年龄相关;50岁以下由于高度近视,眼轴增长,PVD发生率也高于正视眼的同龄人。多波长激光治疗效果良好,仅有5例除激光治疗外尚需要做巩膜外加压。结论:视网膜周边裂孔患者PVD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或屈光度增加、眼轴增长而上升,多波长激光预防治疗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非球面调整的LASIK手术(Fine Adjustded customized Alation Treatment,F-CAT)与标准LASIK手术(Standard Excimer Laserin Keratomileusis Lasik,S-LASIK)后对比敏感度、眩光敏感度及波前像差的变化,评价非球面调整后的近视手术对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期接受F-CAT手术近视患者12例(24只眼)和接受S-LASIK手术患者12例(24只眼),分别观察术前和术后视力、屈光度、对比敏感度、球差,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两组裸眼视力均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月F-CAT组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与术前相比无下降,术后F-CAT组对比敏感度和眩光好于S-LASIK组,在6c/d,12c/d,18c/d有显著性差异(Wilcoxon,P<0.05);两组术后3月球面像差、高阶像差的均方根值RMS均有所增加,和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Wilcoxon,P<0.05),但术后F-CAT组的球面像差、高阶像差的均方根值RMS均低于S-LASIK组,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W...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