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眼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颅内肿瘤首诊于眼科误诊病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部位的肿瘤均可能因引起视乳头水肿和视神经萎缩发生视力下降或视野缺损而首诊于眼科,常常被误诊为青光眼、原发性视神经萎缩、球后视神经炎、视网膜炎等延误治疗,导致视功能丧失,甚至危及生命。我科1999年2月~2005年6月共以眼病收住院治疗的肿瘤病例9例,报告分析如下。9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利用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检查作为原田(Harada)病临床观察指标的意义.方法 对经药物治疗后19例(38只眼)原田病患者同时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及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FFA检查发现有4例(8只眼)视盘轻度染色,视网膜未发现异常改变;ICGA早期及中期无异常表现,但后期8只眼(包括FFA中视盘染色的4只眼)在中周及后极部出现了点状或斑片状弱荧光;3例6只眼FFA及眼底正常,在ICGA后期后极部出现了斑点状弱荧光;24只眼脉络膜大、中血管影像减少,其中12只眼dalen-fuchs结节着色.结论 ICGA可较好提供原田病的脉络膜循环损害的信息,并在评价疗效上有意义.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in patients with Harada disease.Methods 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and 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were used for comparative analyses in 26 cases(52 eyes)of Harada disease after treatment.Results Mild dyeing in disk was found only in 4 cases(8 eyes),and the others were not found any abnormal in FFA.There were no any abnormal found in early period and middle period of ICGA,but of 8 eyes(include 4 eyes of dyeing in disk in FFA)multifocal lower fluorescence were found in the mid-periphery and posterior pole of the fundus in the late phase.Of 3 cases(6 eyes)were normal in FFA,however multifocal lower fluorescence were found in the posterior pole of the fundus in the late phase of ICGA.Of 24 eyes were found decreased fluorescence in large and middle choroidal vessel,and 12 eyes of Dalen-Fuchs were colored.Conclusions ICGA may assist in providing valuable information on choroidal circulation of Harada disease and be useful in evaluating the curative effects.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麻痹性斜视的病因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至2009年住院治疗的麻痹性斜视患者81例(86只眼)的发病原因;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中医辨证施治、电针及西医对症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病因包括血管病因素、脑部和眼部外伤、感染因素、多发性硬化、重症肌无力、垂体瘤、脑血管瘤、高颅压、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管病因素所占比例最大,为48.1%。81例中有4例转综合医院治疗,其余77例患者平均治疗时间19 d,随诊半年,治愈53例(68.8%),好转21例(27.2%),未愈3例(3.8%)。结论麻痹性斜视发病原因较复杂,许多与全身性疾病息息相关;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可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张铭连  解世鹏 《河北中医》2007,29(4):374-375
视网膜动脉阻塞(retinal artery occlusion,RAO)系指视网膜动脉主干或其分支或睫状动脉的阻塞,致使相应视网膜缺血、缺氧而水肿,视细胞迅速死亡,从而导致不同程度视力损害的眼科急症.本病多发生在中老年人;男女发病比约为2∶1;多单眼发病,双眼受累者仅占1%~2%.患者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颈动脉粥祥硬化等全身疾病.其病因主要与炎症、血栓形成、动脉壁改变、血液流变学异常、功能性血管痉挛以及外部压迫血管等因素有关;但临床上常为多因素综合致病[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Vogt-小柳-原田病的远期疗效。方法对1993年~2008年在我院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63例VKH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复发、视力等情况。结果 63例VKH患者总复发率为46.03%,好于同期对照的未接受中药治疗的30例患者(总复发率70.00%);视力恢复至1.0以上的占62.7%,0.6以上者占82.5%。结论足量、全程、规律地使用激素冲击治疗配合中医辨证治疗可以明显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46岁,因右眼视力逐渐下降8个月,左眼视力下降2个月于2004年2月9日就诊。既往有腰疼史8年,且逐渐加重,有时自腰部至大腿放射状麻木。8个月前右眼视力下降,2个月前突然出现头疼、恶心、呕吐,腰酸痛症状明显加重,且出现左眼视力下降。曾在某医院诊断为“双眼继发性视神经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Behcet病葡萄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52只眼)Behcet病葡萄膜炎采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联合中医辨证论治。结果治愈5只眼,好转42只眼,未愈5只眼,总有效率90%。随访2~7年,5例未复发,12例复发次数减少且症状轻微。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Behcet病可有效的控制炎症,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8.
假性脑瘤又称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综合征,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颅内压增高,易发生于20~40岁育龄肥胖女性,常常因阵发性黑朦、视物模糊、复视首诊于眼科,同时还可能出现头晕、头疼、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一系列症状,以及视盘水肿,但无脑脊液成分异常。视觉丧失是最重要的致残原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30岁,因左眼被拳击伤后视力下降,视物变形8天,于2002年12月2日来我院就诊.既往无眼病史.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性,47岁,市郊农民.因双眼视力逐渐下降20天,于2005年1月21日来我院就诊.发病前无明显诱因,无头痛眼痛伴随症状,曾在当地诊断为"双眼球后视神经炎",给予泼尼松20mg每日1次晨服,治疗10天,双眼视力仍逐渐下降而来我院.检查视力:右眼0.25,左眼0.15,均不能矫正.双眼结膜无充血.角膜清亮,K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