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眼科学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葆健  付晶  洪洁  王京辉  孙省利  褚航  阎丽 《眼科》2020,29(2):133-137
目的 对比分析同视机法与基于计算机平台的知觉眼位检查法检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主观斜视角的差别。设计 前瞻性比较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间歇性外斜视患者355例。方法 用同视机检测患者的远距离主观斜视角,用基于计算机平台的知觉眼位检查方法检测间患者的中距离主观斜视角。主要指标 水平主观斜视角和垂直主观斜视角。结果 同视机检查水平主观斜视角平均值为(-8.85±5.39)°,垂直眼位偏斜平均值为(2.13±1.33)°;知觉眼位检查水平主观斜视角平均值为(287.41±220.80)像素(1°=53像素),垂直眼位偏斜平均值为(25.06±33.95)像素。水平主观斜视角的检出率,知觉眼位检查(84.79%,301/355)高于同视机检查(63.10%,224/355)(χ2=51.115,P=0.000);垂直眼位偏斜的检出率,知觉眼位检查(82.82%,294/355)高于同视机检查(6.44%,23/355)(χ2=267.033,P=0.000)。同视机检查23例存在垂直眼位偏斜的患者,其水平主观斜视角为(-10.48±3.19)°,其垂直主观斜视角为(2.13±1.33)°,两者之间不呈线性相关(r=-0.211,P=0.335)。知觉眼位检查294例存在垂直眼位偏斜的患者,其水平主观斜视角为(291.05±220.43)像素,垂直主观斜视角为(25.06±33.95)像素,两者之间呈线性相关(r=0.406,P=0.000)。206例患者两种方法同时检测出了水平主观斜视角,同视机检查为(-8.84±5.31)°,知觉眼位检查为(296.14±222.19)像素,两者之间呈线性相关(r=-0.301,P=0.000)。22例用两种方法同时检测出垂直眼位偏斜,同视机检查为(2.09±1.34)°,知觉眼位检查为(42.95±40.88)像素,两者之间不具有线性相关关系(r=0.119,P=0.598)。结论 在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中,同视机法与知觉眼位主观斜视角检查法均能反映患者双眼分视状态下水平方向的眼位偏斜状态;知觉眼位检查法在垂直方向的眼位偏斜检出率明显高于同视机法;垂直方向的知觉眼位偏斜随着水平方向知觉眼位偏斜的增加而增大。知觉眼位检查法是一种更灵敏精确地反映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眼位偏斜状态的检查方法。(眼科, 2020, 29: 133-137)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合并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与非弱视患者空间扭曲特征差异。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的高度近视合并屈光参差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0.8)分为非弱视组和弱视组,非弱视组患者21例,弱视组患者29例。采用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发研制的视感知觉检查评估系统检测患者空间扭曲情况,检测时视标“○”沿着3个直径分别为3.6°、4.4°和5.2°的同心圆随机闪现,受试者将“+”套入“○”后点击鼠标,将结果记录为空间扭曲距离(SDD)和空间扭曲角度(SDA),两者计量单位分别为像素和度(°),箭头的头尾距离为SDD,与水平线夹角为SDA,在小、中、大三个同心圆分别记录为SDDs、SDDm、SDDl和SDAs、SDAm、SDAl。使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弱视组患者双眼SDD较非弱视组明显增大,除SDDm外(P=0.20),SDDs和SDDl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弱视组患者双眼SDA较非弱视组明显增大,除SDAm外(P=0.25),SDAs和SDAl两组间差...  相似文献   
3.
4.
本文回顾了在双眼视场景中单眼区域对三维世界深度知觉的作用的研究。我们列出了一些实验证据来显示这些区域是如何作用于双眼视觉表征的。研究显示单眼区域对双眼视觉的表面表征和深度知觉的形成很重要,来自单眼区域的信息并没有被双眼视觉的形成机制所丢弃。我们尝试把单眼区域分成三种类型,并以此提供一个结构用来描述不同的单眼深度现象。单眼区域深度线索的探索对立体视的临床工作及其理论研究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和同视机主观斜视角比较,了解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知觉眼位的情况和意义。方法:系列病例研究。对2017年2-8月在北京同仁医院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分别用同视机检测其主观斜视角和用基于计算机平台的视感知觉检查方法检测其知觉眼位,将同时具备以上2项检测结果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二者水平方向眼位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统计同视机主观斜视角在垂直方向眼位偏斜的检出率,对同视机主观斜视角未检出垂直偏斜者分析其垂直知觉眼位的分布情况;对水平和垂直知觉眼位进行线性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共有120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被纳入研究。在水平方向,主观斜视角为(-8.1±5.3)°,知觉眼位偏移值为(332±233)像素,同视机主观斜视角越向外偏移,水平方向的知觉眼位偏移越大(r=-0.383,P<0.001)。在垂直方向,3例(2.5%)同视机检测到眼位偏斜,117例未检测出垂直眼位偏斜者中有113例(94.2%)可检测出不同程度的知觉眼位偏差,为(22±29)像素,其中67.5%(81/120)≤26像素(垂直眼位偏斜在0.5°以内),有82.5%(99/120)≤53像素(垂直眼位偏斜在1°以内)。120例患者垂直方向知觉眼位偏移为(24±32)像素,它与水平方向知觉眼位偏移呈线性相关关系(r=0.373,P<0.001),线性回归方程为垂直知觉眼位偏移=6.403+0.052×水平知觉眼位偏移(F=19.093,P<0.001)。结论:同视机主观斜视角与知觉眼位偏移均能反映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双眼分视状态下水平方向的眼位偏斜状态;知觉眼位检查在垂直方向的眼位偏斜检出率明显高于同视机;垂直方向的知觉眼位偏斜随着水平方向知觉眼位偏斜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 基于3D视频技术,提供一种描绘斜视抑制暗点形态、范围、大小的双眼抑制地形图检查新方法。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16例传统检查存在抑制的内斜视儿童,平均年龄(6.81±1.68)岁,其中共同性内斜视10例,调节性内斜视3例,微小内斜3例。10例眼位及立体视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6.22±1.64)岁。方法  采用偏振光眼镜实现双眼分视,运用3D视频技术,以形状、对比度相同但大小不同的两个视标检测双眼同时注视时的抑制暗点范围,通过计算机程序及检查软件绘制抑制地形图,并计算抑制暗点面积大小。主要指标  不同类型斜视抑制暗点面积像素值。结果 10例共同性内斜视患儿抑制暗点面积平均为(101 266±45 695)像素,3例微小内斜视患儿抑制暗点面积为(102 834±37 482)像素,3例调节性内斜视患儿裸眼及戴镜检查抑制暗点面积分别为(27 206±11 108)像素和(7664±6948)像素,戴镜检查抑制暗点面积小于裸眼检查(P=0.028)。16例内斜患儿视力相对差眼注视时抑制暗点面积较对侧眼注视时更大(t=3.444,P=0.007)。正常对照儿童10例,在相同检查距离及显示范围内,未能找到相应的抑制暗点,与内斜视患儿相比差异有显著性(t=9.911,P=0.000)。结论 偏振光双眼分视技术联合双眼抑制检查程序可用于检查及描绘双眼抑制地形图及其形态,大小与患儿的斜视类型、屈光状态有关。(眼科,2015, 2 4: 320-323)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不同训练方式对共同性斜视术后患者的眼位控制及立体视觉功能重建的效果。设计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研究对象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进行斜视矫正术的213例共同性斜视患者。方法 所有患者术后1周开始以训练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传统双眼视觉训练组76例和视感知觉训练组72例,于术后1周,1、3、6个月进行随访,比较三组患者在术后不同时间点眼位控制情况及立体视觉功能变化。主要指标 斜视度、知觉眼位、扭曲度、正位率、立体视觉功能。结果 术后6个月时,观察组、传统训练组和视感知觉组眼位正位率分别为78.46%、86.84%、91.67%,其中视感知觉训练组正位率显著高于观察组(χ2=4.78,P=0.03);三组患者远近斜视度均较术后1周时显著增加(F远=676.69,F近=794.65,P均=0.000)。视感知觉组术后3、6个月知觉眼位水平偏移数值较术后1周显著降低(F=98.34,P=0.000),其他两组术后各时间点无显著性差异。传统训练组和视感知觉组扭曲度平均偏移较术后1周显著降低(F=90.37,P=0.000),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差异无显著性。远立体视术后3、6个月时观察组和传统训练组远立体视较术后1周显著提升,视感知觉组术后1、3、6个月时较术后1周均有改善(F=86.70,P=0.000)。视感知觉组和传统训练组术后1、3、6个月近立体视功能较术后1周显著改善(F=25.90,P=0.000),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共同性斜视患者术后立体视功能可以获得不同程度改善,其中传统训练组和视感知觉训练组近立体视功能重建效果更好。视感知觉组远立体视重建效果一定程度上优于其他两组,这可能与其可以获得更稳定的眼位控制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基于双眼推拉模型的视觉训练和传统综合训练对9~16岁大龄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在南宁市爱尔眼科医院门诊确诊的9~16岁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64例(64眼)。随机分为推拉模型训练组(32例)和传统综合训练组(32例),2组均在屈光矫正的基础上联合视觉训练治疗12个月。推拉模型训练组全天无需遮盖,通过双眼分视以视频刺激的方式进行训练。具体训练方案由医师根据患者初始视力、知觉眼位、抑制度、视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以及每阶段训练后的进步情况等信息来制定。传统综合训练组是在遮盖优势眼的基础上予以精细训练、红光闪烁训练。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0阶立体视、1阶立体视、2阶立体视及屈光度数的变化。2组疗效(等级资料)、阶度立体视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对屈光度数的变化的分析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治疗12个月后,2组各失访1例。经过治疗,推拉模型训练组基本治愈7眼(23%),进步24眼(77%),无效0眼(0%);传统综合训练组基本治愈2眼(6%),进步25眼(81%),无效4眼(13%),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490, P=0.013)。推拉模型训练组31眼logMAR视力总共提高146行,传统综合训练组总共提高89行。推拉模型训练组视力提升效率高于传统综合训练组。推拉模型训练组的0阶立体视、1阶立体视、2阶立体视改善程度均较传统综合训练组明显( Z=-4.861, P<0.001;Z=-3.706, P<0.001;Z=-5.819, P<0.001)。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球镜度数、柱镜度数、等效球镜度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基于双眼推拉模型的视觉训练在改善大龄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弱视眼的视力及立体视方面均优于传统综合训练。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不同视觉训练方式对年龄≥9岁的共同性斜视患者术后的眼位控制及双眼视觉功能重建效果.方法 纳入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进行斜视矫正手术的共同性斜视患者133例.其中,男性67例,女性66例,年龄9~34岁,平均年龄(15.6±7.8)岁.于术后1周时,采用数字表法随机...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无精细立体视、有粗糙立体视的斜视与弱视患者的视力及知觉眼位的分布状态。方法对118例斜视与弱视患者进行0阶、1阶与2阶立体视的检查,分析比较存在粗糙立体视(以测试者为原点的视差函数在空间分布上是2阶导数关系,周边视野,动态视差)同时无精细立体视(以测试者为原点的视差函数在空间分布上是0阶导数关系,中心凹,静态视差)的患者在视力及知觉眼位层面的分布比例并分析该类患者存在1阶立体视(粗糙和精细之间动态视差)占总数的比例。结果 118例均查到2阶立体视,无0阶立体视,有1阶立体视占41.52%。按最佳矫正远视力:右眼0.2-0.5,左眼>0.5占11.02%,右眼>0.5,左眼0.2-0.5占11.86%,双眼视力0.2-0.5占15.25%,右眼0.6-0.8,左眼>0.8占7.63%,右眼>0.8,左眼0.6-0.8占12.17%,双眼视力0.6-0.8占18.64%,双眼≥0.9占22.88%,标准差为5.11%。该类患者按知觉眼位偏差:0.5°以内为25.42%,0.5°-1°为22.88%,1°-2°为12.71%,2°-5°为14.41%,5°以上16.95%,标准偏差为6.60%。结论按矫正视力分组每组存在大致相同数量的患者,按知觉眼位偏差分组每组存在大致相同数量的患者,有一半左右的患者存在介于粗糙和精细之间的1阶立体视。如何利用储备的粗糙立体视及粗糙与精细两者之间的立体视功能为精细立体视的修复提供可塑性迁移的路径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