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眼科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是先天性眼外肌麻痹中最常见的类型,单侧发病多见。主要是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突出的临床表现为代偿性头位所致的斜颈,有的合并水平斜视。我院于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先天性上斜肌麻痹者140例,现将手术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32岁,因“右眼磨疼、畏光、流泪、视物不清1月加重1天”,门诊以(1)右眼角膜异物取出术后;(2)右眼角膜溃疡穿孔而收入院。入院后检查:全身一般情况良好。眼部情况:视力:右眼眼前手动,球结膜中度混合性充血,角膜中央可见圆形伤口,直径约2mm大小,前房消失,虹膜部分嵌顿在伤口,瞳孔不圆,眼底不能窥入。追问病史,1月前因角膜异物曾在当地治疗,病情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Harada-Ito术治疗外旋转性斜视的效果。方法上斜肌附着点前1/2向前移位到上直肌的颞侧,矫正外旋转性斜视。结果10例手术后旋转复视症状均基本消失,视自然物体清晰。结论改良Harada-Ito术治疗外旋转斜视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我院门诊2014年至2015年诊治患儿116例(232只眼),年龄7~11岁,患儿年龄均在视觉发育期,都有最佳矫正视力下降,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但均无异常视觉经验,不能诊断为弱视,本研究称为矫正视力低下疑似弱视患儿.此类患儿不能按弱视治疗原则治疗,我们通过调节训练治疗该类患儿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门诊患儿116例(232只眼),其中男性52例,女性54例;初诊年龄7~11岁,平均8. 5岁. 2.入选标准:①视力低于相关年龄的最低下限;3 ~5岁为0. 5,6岁及以上为0. 7.②门诊行裂隙灯、眼位、屈光间质、注视性质,VEP,视野及OCT检查,排出眼部器质性病变后,③无引起弱视的异常视觉经验.  相似文献   
5.
固定性内斜视由于肌肉挛缩 ,张力极高 ,常规手术方法矫正眼位效果多不理想。我们采用上、外、下三条直肌联扎术治疗高度近视固定性内斜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 :全部病历来自本院 1996~ 1999年间在眼肌科就诊治疗的患者。共 5例 (9只眼 ) ,男性 2例 ,女性 3例 ;年龄在 32~ 5 6岁。均为双眼发病。其中 1例单眼内斜视较轻 ,患者不接受手术。 5例均合并双眼高度近视。术前内斜度为 35°~ 71°,斜视度测量按光点在角巩膜缘为 4 5°,光点向外移 1mm =8°计算。视力眼前指数~ 0 .3。牵拉实验 ,眼球不过中线 ,内…  相似文献   
6.
水平肌移位术治疗水平斜视并伴垂直斜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水平肌移位量与矫正垂直斜视度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58例(80眼)诊断为水平斜视并垂直斜视者施行水平肌移位术,在做内外直肌手术时,在后徙或缩短的同时将其附着点向上或向下移位0结果 j.5g例(,80眼)中有36例(47眼),行内外直肌止端上下移位量5~7 mm,平均矫正垂直斜视度4.58°±0.78°;22例(33眼)移位小于3mm,平均矫正垂直斜视度1.75°±0.46°;10例(15眼),未行内外直肌移位,平均矫正垂直斜视度1.25°±0.36°.结论 水平肌移位术治疗水平斜视并小度数垂直斜视效果佳,而且水平肌移位量不少于5mm.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角膜塑形镜对低中度青少年近视患者对比敏感度(contrast sensitivity,CS)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随访低中度青少年近视患者176例350眼,随访6个月,分别观察暗室有和无眩光两种环境下,戴镜前、戴镜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对CS的影响.结果 暗室有和无眩光两种环境下,戴镜1周、1个...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水平直肌移位术对A型斜视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6例无明显上斜肌功能亢进的A型斜视患者行单眼或双眼水平直肌移位术,观察术前、术后眼位、眼球运动及双眼视觉情况。结果26例A型斜视患者术后A征消失23例,3例上下转眼位相差在10^△-15^△之间。结论双眼下直肌功能不足是A型斜视的重要原因。对无明显上斜肌功能亢进或上斜肌功能亢进小于+,水平直肌移位术矫治A型斜视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邯郸市主城区1~6年级学生眼屈光状态及生物学参数,探讨晶状体屈光力和轴径比等对屈光状态的影响,并评估其对屈光发育的监测作用。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抽取邯郸市主城区10所小学2508名小学生,通过光学生物测量仪(IOL-Master)和电脑验光仪获得眼轴(Axis length,AL)、角膜屈光力、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和等效球镜(spherical equivalent,SE),并计算晶状体屈光力(Lens refractive power,LP)、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半径(AL/CR)。按年级分为6组,并按屈光状态分为近视组、正视组和远视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不同年龄,不同屈光组之间各参数的关系及各生物学参数对屈光状态的影响。结果 1~6年级组SE (F=48.642,P<0.05)及LP (F=287,P<0.05)随年龄增长逐渐变小,AL/CR (F=64.523,P<0.05)、AL (F=62.468,P<0.05)、ACD (F=3.876,P<0.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