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滑膜炎影像证据应用于2010ACR/EULAR类风湿关节炎(RA)分类标准对评估RA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严格选取54例疑似RA的早期患者,所有患者进行38关节超声检查[GSUS≥1及PDUS(+)]和临床体格检查,分别统计受累关节的数目和部位,将上述三种方法统计的受累关节结果应用于2010ACR/EULAR分类标准评分,统计评分结果.同时对患者进行ACR1987分类标准进行评分.依据《2010ACR/EULAR分类标准联合倡议》以患者使用DMARDs治疗或(和)风湿专科医生判断为RA作为诊断RA的"金标准",计算不同分类标准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等指标.比较不同分类标准(方法)间的差异.[结果]54例中以上述标准最终诊断RA37例,符合2010ACR/EULARGSUS≥1标准39例,符合2010ACR/EULARPDUS(+)标准21例,符合2010ACR/EULAR临床体检标准27例,符合ACR1987标准18例.超声不同评估标准GSUS≥1,PDUS(+)与临床体检对"受累关节"检出率比较,GSUS≥1全部关节检出率,PDUS(+)跖趾关节检出率,GSUS≥1总检出率高于临床体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0ACR/EULAR超声不同标准敏感性均高于2010ACR/EULAR临床体检标准及ACR1987标准;其中以2010GSUS≥1敏感性最高,ACR1987最低;特异性PDUS(+)最高,2010GSUS≥1最低;诊断符合率2010GSUS≥1最高,ACR1987最低;约登指数最高为PDUS(+),Kappa值最高为2010GSUS≥1;诊断可靠性(AUC)以2010PDUS(+)最高.[结论]超声不同评估标准能够在多个关节检出临床体检无法发现的亚临床滑膜炎,其中GSUS≥1全部关节、PDUS(+)跖趾关节检出率较高.超声不同评估标准提供关节受累证据应用于2010ACR/EULAR分类标准后该标准诊断效能均高于ACR1987标准及2010ACR/EULAR临床体检标准,诊断效能以2010PDUS(+)提供关节受累证据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研究超声检测梗阻性黄疸(OJ)大鼠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特点及其价值。【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30只(分为6批,每批5只),对照组10只(分为2批,每批5只)。实验组结扎胆总管建立OJ模型,对照组仪以开腹-关腹处理。两组大鼠分别于术后d7及d14麻醉状态下予以多普勒超声检测其三级肾动脉(肾主动脉、段动脉、叶间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期最大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最小流速(EDV)、阻力指数(RI);并于超声检测完后予以取血检测血液生化指标: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及血清直接胆红素(DB)、总胆红素(TB)。比较两组血液生化指标、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PSV、RI的变化。【结果】实验组BuN、Cr及DB、TB随着时间延长明显增高,并且d7、d14数据均高于对照组;BUN、Cr两组间数据比较,仅d14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DB、TB两组间数据比较,d7、d14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动力学参数两组间数据比较,实验组较对照组各级肾动脉PSV减低,RI增高,并且随着时间延长而更加明显,除两组间d7肾主动脉RI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余两组间d7、d14数据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测OJ大鼠肾脏动脉PSV、RI值较对照组大鼠有明显改变,提示OJ大鼠存在肾脏损伤,并且其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出现早于血液生化所示肾功能异常;超声检测OJ大鼠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对肾脏损伤有一定的评估和预测作用,且早于血液BUN、CR所示肾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3.
前牙区即刻种植2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牙区即刻种植永久修复后的牙龈美学效果。方法:22例前牙缺失病例,行不翻瓣拔牙同期植入28颗种植体,上颌前牙24颗采用非埋入式种植术,下颌前牙4颗采用埋入式种植术,种植体愈合3~4个月进行永久修复。随访12~30个月(平均18个月)。根据Miller牙龈边缘组织退缩分类及Jemt牙龈乳头指数,分别观察种植体永久修复12个月后的牙龈边缘退缩及牙龈乳头状况;根据Albrektsson种植体成功标准,观察所植入的种植体状况。结果:28颗种植体留存率100%。Miller分类,18颗种植体牙龈边缘无退缩;8颗种植体牙龈边缘Ⅰ类退缩;2颗种植体牙龈边缘Ⅱ类退缩。种植修复体近远中Jemt牙龈乳头指数均为Ⅱ级以上。结论:前牙区即刻种植,延期修复是一项较成熟的手术方法,但须严格掌握适应证,才能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患儿盲穿中心静脉置管(PICC)24小时内床旁超声检查判断导管尖端位置的效果.方法 491例NICU患儿均盲穿置入PICC导管,其中经上腔静脉入路置入导管93例、经下腔静脉入路置入导管398例.置管24 h内分别采用床旁超声、床旁X线检查观察患儿PICC导管尖端位置,判断置入PIC...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脑钠肽(BNP)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IR)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三组,(1)假手术组(Sham组)行假手术,滴注生理盐水,观察时间同实验组;(2)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45分钟,再灌注1小时,滴注生理盐水;(3)脑钠肽治疗组(BNP组):缺血45分钟,再灌注1小时,滴注BNP注射液.分别以地高辛随机引物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凋亡细胞、心肌细胞bax、bcl-2基因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数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脑钠肽治疗组心肌细胞凋亡(P<0.05)明显受到抑制.IR组和BNP组bax和bcl-2基因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均<0.01),BNP明显抑制bax基因表达(P<0.05),但对bcl-2基因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调亡加剧,bax、bcl-2参与了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调亡调控, BNP可抑制调亡加速基因bax的表达,因而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方面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旨在探讨血管病变检测系统在高血压病患者外周血管结构和功能评价中的价值,并了解坎地沙坦干预的效果。方法:运用血管病变检测系统对3l例正常人和43例高血压病患者外周血管功能进行测定,并将43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坎地沙坦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外周血管功能指标[四肢血压SBP、DBP、PP、MAP、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及踝臂指数(ABI))和心脏射血分数(EF)改变的情况]结果:常规治疗组和坎地沙坦组四肢血压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后两组血压均显著下降,坎地沙坦组下降更为突出。两组BaPWV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759.67&#177;274.21)cm/s比(1438.32&#177;325.43)cm/s,P〈0.05;(1764.38&#177;352.24)cm/s比(1438.32&#177;325.43)cm/s,P〈0.05];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后分别为(1634.53&#177;272.26)cm/s,(1524.62&#177;3012.30)cm/s,P均〈0.05]。两组ABI和EF均较正常对照组下降,治疗后均明显升高,坎地沙坦升高更显著。结论:血管病变检测系统对于高血压病患者外周血管结构和功能评价很有价值。高血压病患者外周血管功能早期明显异常,常规抗高血压治疗和坎地沙坦治疗均能明显改善高血压病患者外周血管功能,坎地沙坦治疗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7.
以对氯苯甲酸为原料,酯化后在NH4Cl催化下与乙醇胺反应生成N-(2-羟乙基)对氯苯甲酰胺,再与氯化亚砜反应生成N-(2-氯乙基)对氯苯甲酰胺,最后与吗啉缩合制得吗氯贝胺,总收率42.6%.  相似文献   
8.
语义Web环境下的关联规则挖掘是数据挖掘领域新的研究热点.本文针对SWRL数据集的特征,建立新的数据挖掘形式背景,将FCA用于关系型关联规则的挖掘,提出了基于搜索空间分割的关联规则挖掘方法.采用FCA作为频繁模式的压缩表示方式,从生成的闭查询导出的关联规则,可有效控制冗余规则的产生.将搜索空间进行划分可减小问题的规模,充分利用已有的挖掘过程的中间结果所提供的信息,减少了计算量.由于采用了分而治之的策略,本文的方法易于扩展到对海量语义Web数据的并行处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口腔颌面部严重创伤后牙缺失伴骨缺损的种植修复临床效果。方法:颌面部严重创伤后牙缺失伴骨缺损患者20例,其中多颗牙连续缺失者12例,共植入ITI Straumann等常用牙种植体65枚,其中5例行骨劈开+骨挤压+骨引导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技术。2~6个月后行上部结构修复,定期随访,检查种植体骨结合情况、种植体周围软组织与修复体情况。结果:本组病例修复后经1~5年的临床观察,除1例所植入的5枚种植体中的1枚,在修复后3年脱落,其余患者各项评价指标均良好,种植体存留率为98%。结论:颌面部严重创伤后的牙列缺损,尤其多颗牙的连续缺失,很难采用其他固定修复方法来完成。种植修复具有不损伤余留牙、美观舒适、咀嚼效果好等优点,是一种良好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扣带回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预后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6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进行切除性手术治疗37例扣带回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不同类型扣带回癫痫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疗效,分析其症状学、脑电图等特点及术后癫痫无发作的影响因素。结果扣带回癫痫发作症状复杂,过度运动和恐惧症状在前扣带回癫痫多见;不对称强直多见于中、后扣带回癫痫;而视觉、幻觉症状仅见于后扣带回癫痫。37例患者均为切除性手术,其中病理灶切除术23例,脑叶及扣带回(含病理灶)切除术11例,癫痫灶切除术3例。其中12例(32.4%)患者在头皮脑电图上无法进行癫痫灶定位或定侧。术后1年随访癫痫元发作率为83.8%(31/3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MRI结果、癫痫灶在扣带回中的位置、病理灶的性质、头皮脑电图的结果等均与术后1年的癫痫元发作无明显的相关性(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智商较高的患者手术预后较好(OR=15.94,95% CI:1.081~234.869,P=0.044)。结论扣带回癫痫的症状学多样,头皮脑电图定位困难,切除性手术是治疗扣带回癫痫的有效方法。术前智商较高的患者术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