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眼科学   6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泪液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是泪液中最主要的抗菌蛋白质,对眼表组织起积极防护作用,其含量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泪腺的外分泌功能。干眼是与泪膜密切相关的眼表疾病,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诊断存在较大困难。多项研究表明,泪液LF含量检测可能是诊断干眼最敏感特异的指标。本研究应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和动物免疫制备了抗人LF单链抗体和兔抗人LF多克隆抗体,建立LF的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以检测泪液LF含量,评价该指标对于干眼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防腐剂苯扎氯铵(BAC)对体外培养的人结膜上皮细胞黏蛋白MUC1表达的影响及毒性作用.方法 采用培养的3~5代人结膜上皮细胞,将不同浓度(0.0100%、0.0050%、0.0010%、0.0005%、0.0001%)的BAC单次作用于结膜上皮细胞15 min,分别于处理细胞后0、6、12、24、48、72 h提取RNA及蛋白,采用RT-PCR及Western杂交方法检测MUC1表达水平.结果 0.0100%和0.0050%BAC作用后12~72 h可观察到结膜上皮细胞MUC1基因表达下调,0.0010%和0.0005%BAC作用后,24~48 h出现MUC1基因表达的下调,72 h恢复.0.0100%BAC作用后6~72 h检测到MUC1蛋白表达下降,而0.0050%BAC作用后12~72 h MUC1蛋白表达下降,0.0010%BAC作用后72 h MUC1蛋白表达减少.结论 BAC具有下调人结膜上皮细胞MUC1表达的作用,其下调作用具有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泪液缺乏型干眼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形态的改变。方法应用SP2000P型角膜内皮计对2005年8月至2006年2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20例(32眼)典型泪液缺乏型干眼患者进行角膜内皮细胞照相,并以23例(36眼)正常人作为对照,对两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形态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泪液缺乏型干眼组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2605.4±316.9)个/mm2,内皮细胞平均面积为(389.3±47.1)!m2;正常对照组角膜的内皮细胞密度为(2607.9±313.3)个/mm2,内皮细胞平均面积为(388.7±45.3)!m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泪液缺乏型干眼组内皮细胞平均面积变异系数为(37.3±10.1)%,角膜内皮六边形细胞比例为(52.3±8.9)%;正常对照组内皮细胞平均面积变异系数为(35.3±4.7)%,角膜内皮六边形细胞比例为(47.5±10.9)%,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泪液缺乏型干眼患者与正常人相比,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形态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4.
维生素A对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后结膜杯状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悦  刘祖国  陈小平  张适  虞东芳  李朝阳 《眼科学报》2006,22(4):229-232,243
目的:探讨维生素A对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后结膜杯状细胞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模型,随机分3组:A、B、C组为SD-Wistar大鼠行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SD鼠为受体,Wistar鼠为供体,其中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维生素A)诺沛凝胶滴眼液组,C组为0.1%地塞米松滴眼液组,另设D组为正常眼组。术后不同时间裂隙灯显微镜记录及比较各组角膜移植排斥指数(RejectionIndex,RI)。通过结膜组织学切片HE、PAS染色,并运用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对结膜上皮杯状细胞数量及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观察期间检测结膜杯状细胞发现,A、B、C组杯状细胞数量均少于D组(P<0.01),A、B、C组内部比较,以C组数量为多,其次为B组,有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维生素A具有保护角膜移植引起的结膜杯状细胞减少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8岁。因左眼角下溢泪4年余,于2005年1月20日就诊我院。4年前家长偶然发现其左眼角稍下方常有少许清亮液体溢出,偶为黏液,擦去后发现此处皮肤上有一小孔,挤压液体渗出明显。但未发现有明显的流泪、流脓,患儿也未曾有过红肿痛等不适。无家族史。检查:全身体检无异常。视力右眼1.5,左眼1.2,双眼眼压正常,眼位正,眼球运动正常。右眼内、外检查无异常。左眼内眦角下方约3mm处皮肤上见一直径约0.5mm小孔(见图①),孔口整齐,孔周皮肤光滑,无红肿、瘢痕等。眼前、后段未见异常。左结膜囊内滴入1%荧光素钠,约2min后可见部分荧光素钠从皮肤面小孔流出(见图②),棉签擦拭同侧鼻孔亦有颜色改变。从下泪小点进针行生理盐水冲洗时,冲洗液部分入咽,部分从小孔流出,不伴脓性分泌物。冲洗针头从小孔进针冲洗,冲洗液部分入咽,部分从下泪小点返流。诊断为左眼先天性泪囊瘘。于2005年1月22日全身麻醉下行右眼泪囊瘘管摘除术。术中梭形切开瘘口周围皮肤,自远而近逐步分离瘘管,约2mm,剪除瘘管,包埋残端于皮下组织,间断缝合皮肤切口。术后5d冲洗泪道,冲洗液入咽,未见液体从原瘘口流出。术后随访7月余,无复发。  相似文献   
6.
润洁萘扑维滴眼液治疗视疲劳的初步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润洁萘扑维滴眼液治疗视疲劳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润洁萘扑维滴眼液治疗 4 2例视疲劳者 ,分别于用药前、用药后 1d、用药后 3d、用药后 7d、用药后 1 4d评估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同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进行评分。结果 :与用药前相比 ,总积分 (P <0 .0 0 0 )、异物感 (P =0 .0 0 3)、烧灼感 (P =0 .0 0 4 )、眼痛 (P =0 .0 0 6 )、流泪 (P =0 .0 1 4 )、充血 (P =0 .0 1 )等指标的积分于用药后 1d下降 ,差异有显著性。畏光 (P =0 .0 0 1 )、睑痉挛 (P =0 .0 2 6 )、头晕头痛(P =0 .0 0 5)积分于用药后 3d下降 ,差异有显著性。除头晕头痛指标积分有反弹外 (用药后 7d和 1 4d ,P >0 .0 5) ,其余指标的积分均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恶心呕吐症状在用药观察期间无明显改变。有 8例发生一过性眼局部不良反应 ,其中 1例伴有轻微的头痛。结论 :润洁萘扑维滴眼液1 4d内能安全有效地缓解视疲劳的一些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特异性的可溶性抗乳铁蛋白单链抗体。方法铁蛋白的单链抗体克隆,转化至大肠杆菌HB2151中进行可溶性表达。用固相化的乳铁蛋白从天然噬菌体抗体库筛选出抗乳表达产物以镍离子亲和层析法纯化,并进一步鉴定其纯度、活性等。结果成功筛选并表达了抗乳铁蛋白的单链抗体,该抗体能与乳铁蛋白特异性结合,而与转铁蛋白、溶菌酶、小牛血清白蛋白无交叉反应。结论建立了一种抗乳铁蛋白单链抗体的有效制备途径,为其进一步临床应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