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眼科学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薛黎平  康凤英 《眼科》2004,13(2):121-124
基因治疗是指利用DNA重组和基因转移技术在基因水平对疾病进行治疗的一类方法,基因治疗在眼科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是视网膜脱离手术的主要并发症和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常导致严重的视力损害。本文就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基因治疗的途径、方法、目前进行的实验研究、存在问题及前景展望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端粒、端粒酶与眼科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30~40年代Meelintock和Muller发现真核生物细胞染色体的末端对于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和完整性非常重要,从而提出了“端粒”的概念。1978年Blackburm首次阐明了端粒结构,1985年Greider等首次发现了端粒牌,1989年Morin在人Hela细胞中检测到端粒酶活性。在以后的研究中人们发现端粒、端粒酶的结构、功能与细胞衰老、增埴和癌变的调控有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34岁。左眼自幼瞳孔变形,胀痛伴头痛2月,加重20余天。患者2个月前感觉左眼胀痛伴同侧头痛,眶周隐痛,无恶心呕吐,无虹视。20余天前突感左眼视物模糊,眼痛、头痛加重,晨起重。既往无眼部及全身长期用药史。左眼视力0.5(-1.0镜片矫正至1.0)眼压6.22kPa,角膜轻度雾浊,散在细小的色素性KP,前房轴深约3mm,周边前房约1CT。瞳孔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端粒酶催化亚单位(TERT)是否参与了实验性外伤性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视网膜前膜的细胞增殖调控及其随病程的动态变化。方法:对外伤性PVR大鼠模型视网膜前膜做S-P法TER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HE染色,染色结果行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术后7,14,21,28d视网膜前膜阳性细胞率出现先升高后略降,分别为(4.5±2.7)%,(14.2±4.6)%,(13.0±4.8)%,(9.2±2.3)%,平均A分别为0.0690±0.0213,0.0912±0.0125,0.0825±0.0278,0.0744±0.0159,7d组与14d组和21d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8d组较前2组阳性率下降,差别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端粒酶的激活可能是启动PVR视网膜前膜细胞增殖的机制之一,TERT的表达随病程而出现波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