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眼科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使用飞秒激光刀制作角膜瓣行LASIK的像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飞秒激光刀与普通自动角膜板层刀制作角膜瓣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眼球的像差变化.方法 将行LASIK的患者21例42眼分别使用飞秒激光刀(16眼)与普通自动角膜板层刀(26眼)制作角膜瓣后,在同一机型下行激光切削,术后10 d、1个月、3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像差进行分析.结果 角膜板层刀组高阶像差较术前增加,飞秒激光组高阶像差较术前减少,两组的高阶像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球差均较术前增加,而自动角膜板层刀组球差增加明显高于飞秒激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使用飞秒激光刀制作角膜瓣行LASIK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手术造成的像差增加,对提高LASIK术后的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眼行准分子激光非球面切削与普通球面切削的视力、Q值和像差差异,探讨非球面切削对提高视觉质量的作用。方法高度近视眼病例56例(112眼)分为两组,分别行非球面切削(52眼)与普通球面切削(60眼),对两组术后10d,1、3、6个月的视力、Q值以及术后6个月的像差变化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术后各时期裸眼视力均可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P〉0.05),普通球面切削组术后各时期Q值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1),非球面切削组术后10d、1个月Q值较术前显著增加(P〈0.01),3个月、6个月Q值较术前增加(P〈0.05),两组各时期Q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球差均较术前增加,而球面切削组像差增加又明显高于非球面切削组(P〈0.05)。结论使用非球面切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高阶像差增加的问题,对提高术后视觉质量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肝素壳多糖缓释剂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观察肝素壳多糖缓释剂置入兔眼白内障囊外摘出术(ECCE)后的后囊膜的病理变化,探讨其对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的预防效果.方法青紫蓝兔24只共48眼随机分4组,建立白内障动物模型,在ECCE中分别应用缓冲液(PBS)、200 U/ml肝素、2%壳多糖、200 U/ml肝素壳多糖缓释剂0.1 ml注入囊袋内,术后不同时间应用裂隙灯显微镜、光镜观察角膜、前房及晶状体后囊膜等眼部组织的变化.结果肝素壳多糖组后囊膜偶见细胞生长,后囊膜光滑.肝素壳多糖组与其他3组的后囊膜混浊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素壳多糖缓释剂能有效地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60岁,因双眼视物模糊1年入院.入院诊断:双眼老年性白内障,糖尿病.入院时情况:神清,一般情况好.右眼视力0. 06(-20. 00DS+小孔)0. 15/0. 1,左眼视力0. 02(-7. 00DS+小孔)0. 1 +/ <0. 1,双眼角膜透明,前房中央深度3CT,瞳孔圆3mm,晶状体后囊下混浊,眼底像模糊,隐约见视盘(-),视网膜平,黄斑区中心凹反光不可见.双眼中心注视好,红、绿色觉可辨,光定位准确.眼压:右眼14 mmHg,左眼19. 5 mmHg.入院后完善术前准备,于表面麻醉下行左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开始后患者情绪过于紧张,难以配合,予2%利多卡因1. 5ml球筋膜囊下麻醉.水分离时患者诉"看不见",继续手术.手术过程顺利,20 min内完成手术.手术结束时患者仍诉"看不见",检查见左眼无光感.考虑视网膜中央动脉痉挛,患者返回病房后立即予吸氧,20%甘露醇250 ml静滴,硝酸甘油一片舌下含服,丹参20 ml加入500 ml生理盐水静滴.1 h后检查见左眼有微弱光感,3. 5 h后检查左眼有明确光感.术后第1天检查见:左眼视力:0. 1(不可矫正),结膜无充血,切口闭合好,角膜上1/2水肿,上皮少量脱落,前房Tyndall(-),瞳孔圆,人工晶状体在位,后囊膜透明,眼压右眼16mmHg,左眼35.3mmHg.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Haigis、SRK/T、Holladay 1和Holladay 2公式预测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拟植入人工晶状体屈光度的准确性。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7-08/2021-11于我院就诊的眼轴长度(AL)≥26 mm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68例168眼,根据术前IOL Master 700测得眼轴长度将纳入患者分为5组,其中A组患者37例37眼,26mm≤AL<27 mm; B组患者34例34眼,27 mm≤AL<28 mm; C组患者42例42眼,28 mm≤AL<29 mm; D组患者28例28眼,29 mm≤AL<30 mm; E组患者27例27眼,AL≥30 mm。术后3 mo进行主觉验光,计算各公式预测屈光度的平均算术误差(MN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结果:各组中Haigis与Holladay 2公式的MNE与MAE相对较小,且随着眼轴的增长MNE与MAE并未明显增加,而SRK/T、Holladay 1公式随着眼轴的增长MAE与MNE则明显增大,其中C、D、E组中Holladay 1公式的MNE与MAE增大更为明显。结论:对于眼轴长...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在角膜瓣上使用不同光区进行准分子激光切削治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屈光回退的视力变化及像差差异,研究对一些LASIK术后屈光回退而角膜已不足够厚的病例,进行切实可行的手术方案。方法 LASIK术后屈光回退的病例48例(84只眼),因残余角膜薄而不能在角膜基质床行增强治疗,将84只眼分5组,在角膜瓣上分别使用4.5 mm、5.0 mm、5.5 mm、6.0 mm、6.5 mm的光区进行激光切削,对各组术后10 d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视力情况以及术后6个月的像差变化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各光区组术后短期内(1个月以内)裸眼视力均可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P〉0.05),但4.5 mm、5.0 mm5、.5 mm的光区组术后3个月视力有不同程度的回退,而6.0 mm6、.5 mm光区组视力稳定;术后6个月各组的球差均较术前增大,而5.5 mm以下组像差增加又明显高于6.0 mm以上组(P〈0.05)。结论在角膜瓣上行准分子激光切削在一定程度上可解决LASIK术后屈光回退而角膜薄的问题,但其应用也有一定范围,在角膜瓣上进行切削最好使用6.0mm以上光区,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术后屈光再回退及高阶像差增加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角膜地形图和波前像差的原理及其在屈光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屈光手术的广泛开展 ,角膜地形图和波前相差在术前及术后的应用也愈加广泛和重视 ,其对术前病人的筛选、手术方案的选择及其引导的个性化切削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就角膜地形图和波前相差的原理及应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在共焦显微镜下观察飞秒激光和机械刀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角膜神经的形态差异。方法近视眼患者34例(68只眼),一组行飞秒激光下的LASIK(28只眼),另一组行Moria-2机械刀下的LASIK(40只眼),术后1个月、3个月对两组角膜在共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结果术后各时期两组裸眼视力无显著性差异,术后1个月两组角膜瓣界面均可见高反光颗粒,未见完整神经纤维,术后3个月,飞秒激光组角膜神经完整性明显高于机械刀组(P〈0.01)。结论飞秒激光行LASIK术后角膜神经的修复快于机械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