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构建高效表达幽门螺杆菌黏附素Hp0410的嗜酸乳杆菌重组菌株。方法从幽门螺杆菌标准株NCTC11639中扩增出幽门螺杆菌黏附素基因Hp0410,克隆入穿梭质粒pMG36e中,通过电穿孔将重组质粒转入嗜酸乳杆菌,表达的目的蛋白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与硝酸银染色及Western blotting鉴定,并检测重组质粒的稳定性。结果扩增的黏附素Hp0410基因与基因库公布的一致,构建的重组质粒成功转入嗜酸乳杆菌中,表达出分子量约34kD的目的蛋白,Western blotting证实该蛋白可被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血清所识别。重组质粒pMG36e-Hp0410在含有红霉素和不含有红霉素的环境下均稳定。结论成功构建了高效组成型表达幽门螺杆菌黏附素Hp0410的重组嗜酸乳杆菌菌株。  相似文献   
2.
如何突破传统教学的禁锢,更好地实施研究性教学,培养创新性人才,已成为当今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介绍了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探索和实践研究性教学活动的心得和体会,并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研究性教学工作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快速检测痢疾志贺菌,并对其特异性、灵敏度与传统PCR进行比较。方法以痢疾志贺菌侵袭性质粒抗原H基因(ipaH)为靶序列,设计6条特异性引物(内引物、外引物和环引物各2条),优化LAMP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检测LAMP反应的灵敏度、特异性及模拟样品,同步与PCR进行比较。结果 LAMP法和PCR均能特异性地扩增出志贺菌靶DNA,而其他非志贺菌均未扩增出特有条带。检测细菌纯培养物和模拟食品的灵敏度LAMP法分别为5.3×101cfu/ml、6.8×101cfu/ml,PCR法分别为5.3×102cfu/ml和6.8×102cfu/ml。结论利用LAMP技术,可快速、灵敏、简便地检测痢疾志贺菌,与PCR方法比较,特异性强、操作简便、检测成本低、耗时短,有望发展成为快速检测痢疾志贺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针对当前国内外传统检测方法缺点,建立阪崎肠杆菌快速检测法.方法 根据阪崎肠杆菌外膜蛋白(OmpA)基因,设计4条特异性引物(内、外引物各2条),建立并优化环介导等温扩增(100p-mediattA isothermalamplification,LAMP)检测体系及反应条件,并进行LAMP反应的灵敏度、特异性实验及实际样品检测.结果 LAMP检测阪崎肠杆菌,优化后的条件选择为:Mg2+浓度6 mmoVL,dNTP浓度0.6 mmoVL,甜菜碱浓度0.8 moVL,外引物与内引物的浓度比1:4,扩增温度580C 60min;细菌纯培养检测灵敏度为101cfu/mL;对11种细菌共26株菌进行LAMP扩增,仅8株阪崎肠杆菌得到阳性扩增结果,证明引物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对实际样品进行增菌检测,采用试剂盒提取DNA,从样品处理到报告结果,耗时26 h;并采用传统检测方法验证,正确性为100%.结论 该方法检测阪岐肠杆菌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且操作简便、检测成本低、耗时短,有望成为快速检测阪岐肠杆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公选课"生命起源与进化之谜"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历程,提出了在高等院校开设该选修课的必要性,探索生命起源与进化之谜选修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并从面向生命教育、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等角度阐述该选修课在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开展应急型食品微生物学综合性实验教学改革,探索我国应急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方法]选择预防医学食品安全专业2006级本科生为教学对象,设计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综合性实验,参考国家及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微生物检验程序,实施教学改革,加强食源性疾病的调查与控制内容的学习,由学生自行设计、动手操作、分析讨论、提交检验报告。[结果]通过教学改革,帮助学生巩固实验原理,掌握专业技能,增强生物安全意识,学生面对突发卫生事件时的现场指挥处置、微生物快速检测、事件分析报告等应急能力得到加强。[结论]本教学改革对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应急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水体污染中常见致病菌的多重PCR分子检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绿脓杆菌、肠出血型大肠杆菌和副溶血弧菌等5种水体常见致病菌的多重PCR检测技术,为这些致病菌感染的快速诊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筛选设计5对特异引物,建立优化的多重PCR扩增体系和条件。[结果]对5种致病菌的检测,多重PCR灵敏度分别为:肠出血型大肠杆菌O157102 cfu、志贺氏菌102 cfu、副溶血弧菌102 cfu、绿脓杆菌101 cfu、沙门氏菌102 cfu。应用于人工污染水样及天然水样的检测,均有清晰、特异的预期条带产生,并与传统检测结果一致,每个样品所需时间为6~8 h,相对于传统检测方法,极大地缩短了检测时间,提高了检测灵敏度。[结论]该方法适用于大通量样品的检测研究,可推广应用于食品检测、环境监测等领域。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阪崎肠杆菌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快速检测技术,并与PCR检测方法进行比较,为阪岐肠杆菌感染的快速诊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根据阪崎肠杆菌外膜蛋白OmpA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LAMP和PCR检测技术体系,并对2种方法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实际样品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建立了优化的LAMP和PCR检测体系,灵敏度检测结果显示,LAMP检测限为101cfu/ml,PCR检测限为102cfu/ml,LAMP检测灵敏度高于PCR;对36株近源菌进行特异性检测,结果显示,LAMP仅8株阪崎肠杆菌得到阳性结果,PCR产物则出现非特异性条带,LAMP特异性比PCR高。应用于46份奶粉样品的检测,LAMP和PCR均有清晰、特异的预期条带和结果产生,并与常规检测结果一致。[结论]LAMP检测技术作为一种快速检测阪崎肠杆菌的方法具有简便、灵敏快速,与PCR方法比较,特异性强、操作简便、检测成本低,耗时短,更有望发展成为快速检测阪岐肠杆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案例教学法在临床医学八年制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卫生部《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为适应21世纪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高等医学教育应逐步扩大长学制的医学教育。继协和医科大学和北京大学之后,我校从2004年开始招收临床医学专业八年长学制学生,旨在培养具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娴熟的临床工作能力和能独立开展临床科研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因此,在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应紧紧围绕“面向临床”的培养目标,在传授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加强基础与临床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去发现、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大肠埃希菌O157:H7 Tir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扩增和测序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O157:H7 tir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其结构和功能特征,以探讨Tir作为疫苗候选抗原的可能性。方法利用PCR技术扩增tir基因并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网站在线分析工具和vector NT Isuite软件分析Tir蛋白结构和生物学功能,预测B细胞抗原表位。结果该基因全长1674bp,编码558个氨基酸,蛋白质总体亲水性高,有稳定的理化性质。含有3个结构和功能域,两段穿膜结构,多个磷酸化位点,预测20个B细胞线性表位。结论Tir毒力因子是很有前景的疫苗候选抗原,为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O157:H7的疫苗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