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眼科学   7篇
  202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评价手术视频辅助Wetlab眼睑手术教学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1年9月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中使用全眼模型开展Wetlab外眼手术教学的情况。对照组(12人)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15人)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引入手术视频辅助教学,对学员第3、6、9次练习视频进行评分,分析教学效果。结果:2组学员的基线水平与学习曲线相似,练习第3次到第6次之间评分提高快(对照组P3~6=0.0 0 1,实验组P3~6<0.0 0 1),第6次到第9次之间提高速度放缓(对照组P6~9=0.007,实验组P6~9=0.012。对照组学员在练习第3次用时更长[(80.3±16.1) min],随着练习次数增多,用时逐渐缩短并保持稳定(P3~6=0.040,P6~9=0.886,P3~9=0.0 2 0),而实验组学员在练习第3次用时更短[(7 1.7±1 5.0)m i n],练习过程中保持稳定(P3~6=0.568,P3~9=0.519...  相似文献   
2.
光学离焦性近视眼视网膜pax-6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幼猴光学离焦性近视眼发生、发展过程中视网膜pax-6 基因的表达情况,探讨pax-6基因是否参与近视眼的发生、发展和正视化过程。 方法 选用猴龄为1~3个月的恒河猴9只,采用配戴眼镜或施行角膜屈光手术的方法,造成幼猴视网膜光学离焦。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定量分析方法检测不同时间视网膜pax-6基因的表达,并与非光学离焦眼进行比较。 结果 远视性光学离焦导致幼猴玻璃体腔增长速度加快,形成近视眼,其视网膜pax-6 基因表达量明显比正常对照眼高(t=3.480,P=0.004)。 结论 远视性光学离焦幼猴的视网膜pax-6 基因表达明显增加,表明pax-6基因可能参与视觉依赖的眼球生长和正视化过程。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3,19:201-268)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国产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对人眼睫状肌麻痹和瞳孔散大的效果。方法:入选者48例左右眼随机分入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滴用10g/L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和托吡卡胺滴眼液,每次1滴,隔5min再滴1次。于给药前1/6,给药后1/3,3/4,5/4,24,48h检查瞳孔直径和残余调节量。结果:国产盐酸环喷托酯的散瞳效应较托吡卡胺弱(P<0.01),但持续时间较长(P<0.01);盐酸环喷托酯的麻痹睫状肌效应较托吡卡胺强(P<0.01),持续时间也较长(P<0.01)。结论: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睫状肌麻痹剂,其麻痹睫状肌的效果优于托吡卡胺。  相似文献   
4.
光学离焦和形觉剥夺对幼恒河猴正视化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光学离焦和形觉剥夺对幼恒河猴正视化过程的影响。方法:将22只20~40d龄的健康幼恒河猴随机分为A(n=13)、B(n=9)两组,给A、B组动物的一眼分别配戴散射镜片(diffuser)和-3.00 D作为实验眼,所有动物另一眼均配戴0.00 D镜片作为对照。戴镜前.戴镜后2、4、6、8和12周给所有动物进行散瞳检影验光、电脑验光、角膜地形图检查、A超测量玻璃体腔长度.以动态观察在两种不同干预条件下,幼猴双眼眼球生长和屈光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戴镜前A、B两组动物右、左眼玻璃体腔长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期内,所有猴跟玻璃体腔长度均逐渐增加,戴镜12周后.形觉剥夺组动物实验眼的玻璃体腔长度较对照眼明显变长(P<0.01),光学离焦组动物实验眼的玻璃体腔长度与对照眼相比较,虽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从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眼玻璃体腔增长速率比对照眼快;戴镜前A、B两组动物均呈远视状态,右、左眼屈光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期内,所有猴眼均朝远视度数减少的方向发展,戴镜12周后,形觉剥夺组和光学离焦组动物的实验眼比对照眼呈现出明显的相对或绝对近视状态(P<0.05)。在观察过程中,所有猴眼的角膜中央区模拟角膜屈光力(Sim K值)均随时间而下降,戴镜前后,比较两组动物双眼Sim K值,均未发现有统计学差异(P>  相似文献   
5.
SureSight手持式自动验光仪的临床评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评估SureSight手持式自动验光仪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方法 对110例患者(男49人,女61人,年龄8~64岁,平均30.08±15.82岁)共219只眼,按年龄分为四组(A组7~15岁,58眼;B组16~30岁,59眼;C组31~45岁,58眼;D组≥46岁,45眼)进行非调节麻痹状态下的屈光状态检查,分别由三位视光师独立进行主观综合验光、SureSight客观自动验光和Topcon客观自动验光检查,SureSight客观自动验光的检查取8次自动测量的平均值,且每例均连续测量三次。将检查结果的球镜度数、柱镜度数、等效球镜度数、J_0值和J_(45)值进行配对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偏差值的频数分析。结果 三种方法检查所得的球镜度数和等效球镜度数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0),SureSight客观自动验光结果较主观综合验光轻度偏负(球镜度数-0.42±0.55D,等效球镜度数--0.49±0.55D),球镜度数偏差在±0.25D范围内的占总眼数的40.64%,在±0.50D以内的占60.73%。Topcon自动验光仪较主观综合验光编差为球镜度数-0.89±0.44D,等效球镜度数-0.92±0.44D,球镜度数偏差在±0.25D范围内的占总眼数的5.94%。三种方法检查所得的柱镜度数和散光矢量值J_0、J_(45)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SureSight自动验光结果相对主观综合验光结果的偏差与年龄呈不显著负相  相似文献   
6.
游标高敏视力预测玻璃体混浊视功能应用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游标高敏视力预测玻璃体混浊视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自行研究设计的游标高敏视力检查系统软件,对14例(14眼)玻璃体混浊患者手术前进行游标高敏视力检查,受检者判断计算机显示屏上活动光标与固定光标的相对位置关系,按要求移动轨迹球调整这些光标之间的位置关系,通过计算分析活动光标和固定光标位置之偏差,得出平均阈值及其变异度;将检查值与术后视力结果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手术前、后游标视力阈值配对t检验,差异无显著性(t=0.52,P=0.612),其相关系数为0.85(P<0.01);手术前、后游标视力阈值变异度配对t检验,差异也无显著性(t=0.431,P=0 674),其相关系数为0.97(P<0.01).术前游标视力阈值与术后视力的相关系数为-0.74(P<0.01);术前游标高敏视力阈值变异度与术后视力的相关系数为-0.95(P<0.01).根据术前游标视力阈值及变异度建立的术后视力线性回归预测方程为Y=0.943-0.000116THv-0.00193SDv,预测方程的复相关系数为0.95.结论游标高敏视力在玻璃体混浊手术前后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能抵抗混浊玻璃体的干扰,是术前预测玻璃体混浊视功能的敏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吴君舒  聂昊辉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11):1896-1898
目的:采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研究形觉剥夺近视猴视皮质中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将8只20~40天龄的健康幼恒河猴分为形觉剥夺组和对照组。形觉剥夺组4只猴右眼配戴散射镜片,另1眼配戴0D镜片;对照组4只猴双眼均配戴0D镜片。戴镜12wk后,形觉剥夺组和对照组猴取视皮质,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对形觉剥夺猴视皮质基因表达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形觉剥夺组中表达下调的基因明显多于表达上调的基因,其中包括Egr-1,NMDA和GABA等基因。结论:形觉剥夺性近视猴视皮质中存在基因表达被抑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