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眼科学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PK)术治疗角膜白斑的疗效、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对78例(78眼)角膜白斑患者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并观察3~16月,对并发症即时给予药物及手术治疗。结果术后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访3~16月植片透明69眼(88%),半透明9眼(12%),排斥反应13眼(17%),继发青光眼7眼(9%)。结论PK术是治疗角膜白斑提高视力的最佳方法,手术成功率取决于植床条件、植片质量、手术技巧及并发症处理。  相似文献   
2.
大泡性角膜病变14例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在大泡性角膜病变治疗中的作用,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4眼大泡性角膜病变施行PKP术,随访6~12mo,对并发症给予全身和局部治疗。结果:术后视力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显著性,P <0.01。观察6~12(平均8)mo,角膜植片透明13眼(93%),半透明植片1眼(7%),1眼发生排斥反应,1眼出现继发性青光眼。结论:PKP术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一、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 :我科从 2 0 0 1年 11月至今共收治园锥角膜患者 8例 (9只眼 ) ,其中男性 5例 (5只眼 ) ,女性 3例 (4只眼 )。患者平均年龄 3 0 .5岁 (16~ 3 8岁 )。术前诊断 :急性园锥角膜 3只眼 ,园锥角膜 6只眼。2 .临床表现 :8例 (9只眼 )均有进行性视力下降 ,高度近视及散光 ,且矫正视力不佳。眼部检查 :角膜中央曲率均大于5 5 .0 0 D。角膜地形图检查 :角膜表面不对称指数 (SAI)均大于 1.5。裂隙灯检查 :角膜中央均变薄。 2例 (3只眼 )伴水肿、混浊 ,表面无溃疡及分泌物 ,轻度睫状充血及异物感。 6例 (6只眼 )角膜透明 ,…  相似文献   
4.
角膜移植3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穿透性角膜移植及板层角膜移植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 0 0 1年11月~2 0 0 4年10月在我科行角膜移植的30 0例(30 0眼)患者进行随访,其中穿透移植2 15眼,板层移植85眼。时间为2月~3年,平均16 5月。对术后视力、排斥反应、原发病复发情况及继发青光眼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穿透移植术后视力比术前显著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 <0.0 1。植片排斥反应2 8眼(13 .0 2 % ) ,原发病复发7眼(3 2 6 % ) ,继发青光眼32眼(14 . 88% )。板层角膜移植术后视力与术前相比无明显提高,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植片排斥反应5眼(5. 88% ) ,原发病复发2眼(2 . 35 % ) ,继发青光眼0眼。结论 穿透性角膜移植较板层移植视力提高显著,但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生率也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板层角巩膜移植术(LKP)治疗角结膜皮样瘤的疗效,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2例(12眼)角结膜皮样瘤患者施行肿瘤切除联合板层角巩膜移植术,观察6~24mo,对并发症及时给予局部及全身药物治疗。结果:术后视力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 >0.05。随访6~24(平均14.5)mo,植片透明11眼(92%),半透明1眼(8%)均未出现肿瘤复发。1眼发生上皮型排斥反应。结论:LKP术是治疗角结膜皮样瘤,恢复正常眼表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