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两种鼻黏膜切口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中出血情况和术后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6-06/2018-05在我院眼科确诊为慢性泪囊炎并接受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手术治疗的患者63例66眼。根据鼻黏膜瓣基底部位的不同分组,A组以中鼻甲腋为基底的鼻腔黏膜切口行泪囊鼻腔吻合术,B组以上颌骨线为基底的鼻腔黏膜切口行泪囊鼻腔吻合术。随访至术后6mo,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和术后疗效。

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情况有差异(χ2=11.803,P<0.05),术后有效率比较无差异(82% vs 73%,P>0.05)。

结论:以中鼻甲腋为基底部的鼻腔黏膜切口,术中并发出血较多; 而以上颌骨线为基底的鼻腔黏膜切口,术中出血较少。两组患者术后疗效无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时间对妊娠期小鼠体重、糖脂代谢和胰腺、肝脏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 C57BL/6 J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高糖高脂饲料喂养时间不同组,H1组交配前先后用普通饲料和高糖高脂饲料各喂养1个月,H2组交配前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两个月,而后两组均继续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至实验结束。于孕7、10、14和17天测量小鼠体重、摄食量、能量摄入量和血糖水平。孕第17天处死小鼠,进行血清糖脂代谢指标测定和胰腺、肝脏的病理学检查。结果 H1、H2组体重在孕前多个时间点均大于正常对照组;三组体重在孕期多个时间点均表现为:H2组H1组正常对照组。在孕第10天,血糖水平表现为:H2组H1组正常对照组。在孕第17天,三组血糖、胰岛素水平差异不大,但β细胞功能指数逐渐减小。血脂方面,H1、H2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病理学检查发现,正常对照组胰岛和肝脏形态正常,其他两组均存在部分胰岛增生肥大和肝脏脂肪沉积,且H2组比H1组更为严重。结论通过调控高糖高脂饲料的喂养时间可观察到C57BL/6 J小鼠妊娠期糖尿病渐进性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秦蕊  张光虹  张水华 《眼科新进展》2012,32(10):949-951
目的 分析两个先天性眼外肌纤维化(congenital fibrosis of the extrapcular muscles,CFEOM)家系的临床表型,探讨家系ARIX基因多态性及其意义.方法 对两个CFEOM家系中所有成员共13人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确定患者和正常人.提取DNA,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进行纯化、DNA测序鉴定,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人ARlX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 两个家系的遗传方式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两个家系中共8例患者均表现为典型的CFEOM特征.家系I中3例患者均在ARIX基因外显子1出现同义突变156C>T,在外显子2出现116G>A,也为同义突变;家系Ⅱ中5例患者在ARIX基因外显子2发生两处突变,即21G>A和116G>A,其中116G>A为同义突变;两家系中正常人均无上述改变.结论 此两家系均属于CFEOM2型,ARIX基因突变可能是导致该两家系致病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术后恢复质量评估量表(post-operative quality recovery scale,PQRS)评价不同年龄患者全麻苏醒期的恢复质量.方法 选择择期全麻下行非心脑手术成年患者369例.采用PQRS量表于术前1d(标记为BL)及苏醒期(术后15、40min,标记为T15、T40)对患者生理功能、伤害性反应、情感变化、活动能力及认知功能进行评估,各指标评分结果低于基础值定义为未恢复.采用2007年WHO(世界卫生组织)年龄分段标准,将患者分为青壮年组(≤59岁)和老年组(≥60岁).结果 与老年组患者比较,青壮年患者在BL、T15及T40时收缩压均较低(P<0.01);在BL时心率较快(P<0.01);在T15时Likert-5点疼痛评分较高(P<0.01);在T15时不能维持自主呼吸发生率较低(P=0.026),在T40时不能维持自主呼吸、强刺激不能唤醒及无法接受指令发生率较低(均P <0.05).结论 所有全麻患者苏醒期恢复质量随时间逐渐改善.相比老年患者,青壮年患者全麻苏醒期意识、呼吸、循环恢复更快,但疼痛和躁动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5.
探究羟氯喹联合光电治疗玫瑰痤疮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9月-2023年 9月收治的158例玫瑰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9例。对照组予以 羟氯喹口服治疗,观察组予以羟氯喹口服治疗及光电治疗,比较两组症状积分、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不 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毛细血管扩张、丘疹、红斑、脓疱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 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7%,高于对照组的84.81%(P <0.05);两组治疗后社会功 能、自我感知、情感认知、痤疮症状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 应发生率为6.33%,略高于对照组的5.0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玫瑰痤疮发生后联合 应用羟氯喹、光电治疗效果较佳,可改善疾病症状、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母体孕期和哺乳期高蛋白饮食对子代代谢相关激素的影响。方法:雌性Wistar大鼠交配成功后(F0代),随机分为3组:ProⅠ组、ProⅡ组、ProⅢ组,分别喂以不同蛋白含量的等热卡纯化饲料:DietⅠ(蛋白质:14%;碳水化合物:69.3%,E/E)、DietⅡ(蛋白质:24%;碳水化合物:59.3%;E/E)、DietⅢ(蛋白质:34%;碳水化合物:49.3%,E/E),相应饮食贯穿孕期和哺乳期。子代(F1代)出生后3 d(P3)剔除雌性并小窝喂养,于P21断乳后均以正常标准饲料喂养至实验结束(P77)。期间采集子代P21、P49、P77血样,并检测其代谢相关激素的水平。结果:P21时点,ProⅠ组F1代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低于ProⅡ组(P<0.01);至P49时点,ProⅡ组、ProⅢ组IGF-1水平均高于ProⅠ组(P<0.01);至P77时点,ProⅢ组IGF-1水平为3组中最高(P<0.01)。P21时点,ProⅡ组F1代血清瘦素(Leptin)水平为3组中最高(P<0.01);P49和P77时点,ProⅠ组Leptin水平持续低于ProⅡ组和ProⅢ组(P<0.05)。ProⅢ组F1代P49时点血浆神经肽Y(NPY)水平低于ProⅠ组(P<0.01),P77时点各组无差异(P>0.05)。ProⅢ组P77时点胃促生长素(Ghrelin)水平高于ProⅠ组和ProⅡ组(P<0.01),P49时点各组无差异(P>0.05)。结论:大鼠孕期和哺乳期高蛋白饮食可引起其子代外周血中Leptin、Ghrelin、IGF-1水平升高,对外周血中NPY浓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猫爪草、苦参、夏枯草及狼毒4种中药提取物对尘肺结核患者感染的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ultiple drugs resistant bacillus tuberculosis,MDR-TB)感染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MDR-TB菌液灌胃制备小鼠MDR-TB感染模型,将60只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正常组标准饲料喂养,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其他4组分别灌服4种中药提取物,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与结核免疫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IFN-γ、IL-4、IL-10和IL-12含量的变化,同时分离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抽提全部RNA,采用RT-PCR法检测PBMC中IFN-γ、IL-4、IL-10、IL-12及颗粒裂解肽(GLS)的mRNA变化.结果 猫爪草、苦参、夏枯草及狼毒4组小鼠血清中的IFN-γ含量依次为(2.01 ±0.73) pg/ml、(1.92±0.56) pg/ml、(1.98±0.67) pg/ml和(1.94±0.59) pg/ml,IL-4为(6.01±1.46) pg/ml、(6.12±1.35) pg/ml、( 6.47± 1.46) pg/ml和(6.15±1.44)pg/ml,IL-10为(12.09±3.07) pg/ml、( 12.45±4.01) pg/ml、(12.13±3.43) pg/ml和(12.54±3.78)pg/ml,IL-12为(2.99±0.89) pg/ml、(2.75±0.84) pg/ml、(3.02±0.86) pg/ml和(2.89±0.75) pg/ml.与模型组比较,IFN-γ、IL-12含量明显升高,IL-4、IL-10含量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以猫爪草提取物的调节作用最为显著;在mRNA表达水平上,4种中药提取物组小鼠PBMC中IFN-γ、IL-12、GLS表达明显升高,IL-4、IL-10 mRNA表达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或P<0.01).结论 4种中药提取物均可明显增强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其对免疫的调节作用是在基因转录水平上发挥作用的,从而为临床应用治疗尘肺结核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夏枯草提取物对MDR-MTB感染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夏枯草提取物对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ultiple drugs resistan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DR-MTB)感染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2组用MDR-MTB菌液尾静脉注射,建立小鼠MDR-MTB感染病理模型,分别为模型组和夏枯草灌胃模型组,另1组为正常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FN-γ、IL-4、IL-10和IL-12含量的变化;用RT-PCR法检测单个核细胞中IFN-γ、IL-4、IL-10、IL-12及颗粒裂解肽(granulysin,GLS)的mRNA变化。结果夏枯草灌胃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小鼠血清中IFN-γ[(1.98±0.67)pg/mL vs(1.18±0.38)pg/mL,P<0.05]、IL-12[(3.02±0.86)pg/mL vs(2.19±0.57)pg/mL,P<0.05]含量明显升高;IL-10[(12.13±3.43)pg/mL vs(16.10±2.21)pg/mL,P<0.05]含量明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FN-γ、IL-4、IL-10和IL-12的含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mRNA表达水平,夏枯草灌胃模型组IFN-γ、IL-12和GLS表达明显升高,IL-10 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5),IL-4变化不明显。结论夏枯草提取物可通过上调基因转录水平增强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为临床应用夏枯草治疗耐多药结核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淮南矿区尘肺结核患者感染的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ultiple drugs resistant bacillus tuberculosis,MDR-TB)利福平耐药基因rpoB突变特点.方法 收集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114株,采用药敏试验鉴定MDR-TB,抽提MDR-TB DNA和H37Rv标准菌株DNA,PCR法扩增rpoB基因,并应用全自动DNA测序仪对rpoB基因的突变集中区域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从114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检出MDR-TB31株(27.19%,31/114),31株MDR-TB中rpoB基因突变率为93.55%(29/31),主要集中在531(45.16%,14/31)和526位点(29.03%,9/31)碱基置换突变,其次是516(3.23%,1/31)、535位点(3.23%,1/31);1株526位和531位同时突变,1株511位和526位同时突变,2株未发现rpoB基因突变.随机检测的10株利福平敏感株未见rpoB基因单链构象异常.结论 高度保守的rpoB基因突变是导致尘肺结核患者MDR-TB利福平耐药的分子基础,其突变位点呈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移植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脑梗死模型梗死灶周围神经丝蛋白200(NF-200)和结直肠癌缺失蛋白(DCC)表达的影响。方法取36只SD大鼠,其中30只用于构建脑梗死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不插入线栓,注入生理盐水)、脑梗死组(插入线栓,注入生理盐水)、移植组(插入线栓,注入ADSC悬液),三组各10只;剩余6只用于分离培养ADSC。分别于造模后第1、2周,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ADSC在大鼠脑组织中的迁移情况;通过免疫印迹法测定NF-200和DCC蛋白在大鼠脑梗死病灶周围皮质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NF-200和DCC在大鼠脑梗死病灶周围皮质中的分布情况。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DCC蛋白在梗死灶周围皮质中的定位。结果经荧光显微镜观察可见,移植组脑组织中可见PKH-26标记的ADSC,且多见于脑梗死周围皮质中。经免疫印迹法检测可知,相比假手术组,脑梗死组造模后第1、2周脑梗死病灶周围皮质中NF-200蛋白表达明显下调,DCC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移植组造模后第1周脑梗死病灶周围皮质中NF-200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造模后第1、2周DCC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移植组与假手术组造模后第2周NF-200表达的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0.05);相比脑梗死组,移植组造模后第1、2周脑梗死病灶周围皮质中NF-200和DCC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经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可知,脑梗死组与移植组脑梗死病灶周围皮质中NF-200和DCC蛋白的表达较假手术组更加明显,且移植组更加明显;NF-200蛋白在大鼠脑梗死病灶周围皮质中主要定位于神经元轴突中,DCC蛋白呈现条索状表达。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可见,DCC蛋白主要定位于大鼠脑梗死病灶周围皮质中NF-200阳性的神经元轴突中。结论通过颈动脉注射途径移植的ADSC可移至大鼠脑梗死病灶周围皮质中,且其促进神经元轴突再生修复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脑梗死病灶周围皮质NF-200和DCC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