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眼科学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采用虹膜缝线固定术植入折叠人工晶状体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无晶状体眼、晶状体脱位或后囊破裂无法行睫状沟或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者13例(14眼),植入三件式折叠人工晶状体,将晶状体两襻置于虹膜后,光学面置于虹膜表面,10 -0聚丙烯缝线缝合人工晶体袢于虹膜中周部.双襻相同方法缝线固定,再将人工晶状体光学面放入后房.结果 随访3 ~12个月,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6~1.0者8眼(53.8%),0.3 ~0.5者5眼(38.5%),<0.2者1眼(7.7%).UBM提示人工晶状体正位无偏斜,随访中无出血、人工晶状体襻滑脱、慢性葡萄膜炎或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出现.结论 折叠人工晶状体虹膜缝线固定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是无法行睫状沟或囊袋内植入情况下人工晶状体者又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临床疗效。方法:36例(42眼)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接受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随访1个月-5年。结果:40眼治愈,2眼复发,复发率4.76%。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是一种较好的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李灿  陈潇  王恩洪  刘翔 《重庆医学》2011,40(6):571-572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初、中期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屈光状态以及各型白内障与视力矫正前、后的关系。方法对62例(95眼)不同类型老年性白内障初、中期患者的发病年龄、屈光状态、裸眼视力以及矫正视力等进行临床观察,分析皮质型、囊膜下型、核型等3型老年性白内障对屈光状态的影响、发病年龄的特点以及与视力的关系。结果囊膜下型白内障发病年龄低于皮质型和核型,影响视力较早。屈光状态改变:皮质型白内障多呈远视状态;囊膜下型白内障无明显倾向,但影响视力早;核型白内障多呈近视状态;3种类型白内障均可导致不同程度低度散光。结论不同类型老年性白内障可导致不同的屈光状态改变,可作为白内障手术时机选择的参考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视功能问卷和生存质量问卷研究早中期白内障患者的视功能(visual function,VF)和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探讨视力≥0.5早期白内障患者手术适应证。方法对日常生活视力≥0.3的161例早、中期白内障患者进行VF、QOL问卷调查,分为视力0.3、0.4组102例、视力≥0.5要求手术组21例、视力≥0.5未要求手术组38例,以视力0.3、0.4组VF、QOL得分95%位数为手术参考值,以另2组得分临床验证、筛选手术参考值。结果 161例受检者中,所有患者VF与日常生活视力显著相关(r=0.61,P<0.01),QOL与日常生活视力显著相关(r=0.45,P<0.01)。视力0.3、0.4白内障患者102例,95%位数VF得分为73.3分,QOL得分为94.4分。视力≥0.5患者59例,要求手术组21例,未要求手术组38例。≥0.5患者按VF参考值25例可手术,按QOL参考值43例可手术,与按患者实际要求手术手术率比较,VF为参考2种手术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QOL为参考时2种手术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中期白内障VF、QOL得分与日常生活视力显著相关,可将视功能问卷作为早期白内障患者的手术参考指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腭裂术后出现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根据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症状及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如局部热敷、按摩咀嚼肌、口服止痛药、给予心理暗示和安慰等。结果经上述治疗后几乎所有患者的颞下颌关节区疼痛及张口受限均在短期内消失,仅有少数患者仍有颞下颌关节区弹响。结论腭裂修补术后并发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极其常见,但经积极治疗后,多数患者的临床症状可在短时间内消失,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