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4篇
眼科学   1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人特发性黄斑裂孔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 ,OCT)技术是一种新的非接触性、非侵入性、对视网膜细微结构进行横截面扫描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他能清晰显示视网膜不同层次的结构 ,对黄斑疾病的诊断及定量测量评估等方面具有临床应用价值〔1-3〕。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1999年 11月至 2 0 0 0年 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老年患者 ,经询问病史 ,一般眼科常规检查 ,直、间接检眼镜及裂隙灯显微镜检查 ,眼底摄片 (彩色照片 )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FA)及视野检查确诊为老年特发性黄斑裂孔者65例 78只…  相似文献   
2.
3.
急性眼眶肌炎二例夏群,狄雅芬,刘向利急性眼眶肌炎是非特异性眼眶炎症综合征的一个亚型〔1,2〕,又称肥大性眼外肌炎。临床报导较少。现将我院眼科1992年2月至1993年2月诊治2例报告如下:例1女,15岁,1992年2月患“上感”,愈后1月右眼眶持续疼...  相似文献   
4.
作者等于1987年10月至1991年9月对223例人工晶体植入眼及无晶体眼发生大泡性角膜病变者施行了穿透性角膜移植联合二期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或更换人工晶体。全部患者的晶体后囊膜已破裂并无足够的支撑力支撑后房型人工晶体。其中109例施行了开袢式(open-loop)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114例施行了经巩膜缝线固定的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据一些学者报道,穿透性角膜移植术联合开袢式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已取得了肯定的效果,但尚存在一定的缺点,如对前房角的损伤,引起青光眼及进行性角膜内皮细胞减少等。而经巩膜缝线固定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亦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且比经虹膜缝线固定法有其优点如下;(1)虹膜缝线固定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手术后,瞳孔散大受影响,而经巩膜  相似文献   
5.
通常,对角膜裂伤伴有晶体损伤及外伤性白内障者,主张分二步手术:即一期角膜裂伤修复及二期白内障摘出联合或不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可否一次完成此类手术尚有争议。作者等于1989年8月1日至1991年3月31日对7例角膜裂伤伴有晶体损伤或外伤性白内障的患者在进行角膜伤口修复的同时联合白内障囊外摘出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所制定的手术适应证为:(1)伤口无明显污染,当有全层角膜裂伤时尚可看清虹膜与晶体组织;(2)晶体前囊膜已破  相似文献   
6.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对黄斑裂孔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对黄斑裂孔的诊断价值。方法 自 1999年 10月至 2 0 0 0年 2月我院 40例 45只眼临床诊断为黄斑裂孔的患者在双眼散瞳后行 OCT检查 ,并对图像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  10例 (13只眼 ) OCT显示为板层裂孔 ,其黄斑中心凹处神经上皮厚度平均为 110μm,标准差为 41。全层黄斑裂孔 30例 (32只眼 ) ,5例为双眼黄斑全层或板层裂孔 ,平均裂孔直径为 6 2 1.2μm,标准差为194.1。全层裂孔者 OCT表现为黄斑中心凹处边界清晰的全层神经上皮缺失 ,裂孔周围视网膜增厚为 393.4±10 0 .7μm,并见无反射的暗腔。 5例行手术后裂孔封闭 ,黄斑中心凹正常反射曲线恢复。结论  OCT是一种非接触性、非侵入性、高分辨率的检测技术 ,临床上对于黄斑裂孔的定性及定量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在老年黄斑变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Kuwa fx-500型眼底照相机对黄斑变性(AMD)患者进行FFA检查,并结合临床其他检查进行分析。结果 51例AMD患者65只眼中,萎缩型42只眼(64.6%),渗出型23只眼(35.4%)。萎缩型表现均为点状或斑驳样透见荧光,未见荧光素渗漏。渗出型早期可见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态(CNV),晚期大量荧光素渗漏,周围有出血者  相似文献   
8.
报道老年特发性黄斑部视网膜前膜患者50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38例,年龄55—74岁,平均64岁.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6年,平均1年8个月.初诊视力0.05—1.2,检眼镜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主要特征为视网膜血管扭曲、视网膜皱褶,金泊样反光、半透明薄膜或白色膜形成,部分病例有微血管瘤和黄斑板层裂孔.前膜可位于黄斑中心或旁黄斑区.此病病因尚不明确,50例中43例视力稳定,7例视力减退.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6,12:225-225)  相似文献   
9.
钕-钇铝石榴石(YAG)脉冲式激光行眼组织切割是一种非创伤性手术方法。随着白内障囊外摘出术的广泛应用,用YAG激光作后囊膜打孔术更加普及。作者报告5例白内障囊外摘出术患者用YAG激光打孔后囊膜,术后一个月内发生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病例1:女性54岁,左眼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后10个月,晶体后囊膜混浊,用YAG激光作后囊膜打孔术,术后可见后囊膜有一4mm大小的  相似文献   
10.
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在矫正 -2D~ -1 2D近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对严重高度近视不能满意地矫正 ,因为需作更多的激光切削会使角膜变得过薄而产生不良后果。为解决此难题 ,作者设计了一种晶状体前面后房型人工晶体以矫正 -1 0D至 -30D的严重高度近视。该人工晶体为凹凸型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制成 ,人工晶体的光学部分为 6mm ,二侧各一1 5mm的硬盘及可活动的弹性袢 ,总直径为1 4mm。人工晶体前表现稍凸 ,使其不影响虹膜的正常活动 ,不致产生色素播散 ,其后表面为凹面 ,有两个外侧槽沟 ,以防止人工晶体与晶状体的“真空效应”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