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眼科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分光检影装置和初试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设计研制半反半透镜分光式动态检影装置,用此装置检测眼调节状态.方法改良旧式的注视和检影同方向检影法为两者成90°角的检影法,使动态检影法的适应性明显扩大.结果更为准确.并利用此装置对一个小样本双眼视的眼调节状态进了检测,包括双眼注视阅读视力表和观看三维彩色体视图.结果双眼视的实际调节平面远于目标平面,彩色体视图有较大深度感.结论分光式动态检影法比普通动态检影法对于双眼视调节的测定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2.
查屹  蔡剑秋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20):2583-2584
结合实际临床教学经验,提出了眼科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改进措施进行了探讨。针对目前多媒体应用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探讨。针对眼科实习教学方式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查屹  周襄沅  杜以霞  蔡剑秋  郑海华 《浙江医学》2016,38(21):1742-1745
目的通过检测6~10周岁正视儿童黄斑及脉络膜厚度的变化并分析其与年龄、眼轴的相关性,探讨正视儿童眼底结构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6~10周岁正视儿童90例(180眼),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进行包括黄斑区视网膜9个分区及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检测,并对SFCT与受检儿童年龄、眼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受检儿童右眼SFCT为(338.28±32.50)滋m,中心凹1mm区域厚度(CSF)为(255.96±18.06)滋m,中心凹中点厚度(CPT)为(214.05±14.71)滋m;左眼SFCT为(338.22±32.22)滋m,CSF为(256.82±17.86)滋m,CPT为(213.70±15.03)滋m;左、右眼SFCT、CSF、CPT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男性与女性受检儿童右眼黄斑及脉络膜厚度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各年龄段受检儿童右眼CSF、CPT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而SFCT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受检儿童右眼CSF与年龄、CPT均呈正相关(r=0.229、0.765,均P<0.05),而SFCT与年龄、眼轴均呈负相关(r=-0.568、-0.297,均P<0.05)。结论性别对6~10周岁正视儿童黄斑及脉络膜厚度无明显影响;而随着儿童年龄与眼轴的不断增长,SFCT呈变薄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自主研发的一套双通道双焦点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对人全眼成像.并检验该仪器的准确性和重复性。方法横断面自身对照研究。随机抽样选取21例(39眼)健康志愿者.第1天依次运用双通道双焦点OCT和IOLMaster测量前房深度及眼轴长度,第2天运用双通道双焦点OCT再次测量。比较2种仪器的测量值及第1天和第2天OCT的测量值。数据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及Bland—Altman分析。结果运用双通道双焦点OCT可实时获得全眼图像,测得实际前房深度为(3.09±0.20)mm,眼轴长度为(25.34±0.64)mm。第l天和第2天OCT实际前房深度和眼轴长度测量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648、1.129,P〉0.05)。IOLMaster测得前房深度为(3.58±0.21)mm,眼轴长度为(25.24±0.65)mm。OCT测得前房深度为(3.64±0.20)mm。2种仪器在测量前房深度及眼轴长度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942、8.984,P〈0.05)。两者测量前房深度和眼轴长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0和0.997。前房深度及眼轴长度测量的95%LoA分别为(0.001,0.119)mm及(-0.018,0.178)mm。结论自主研制的双通道双焦点OCT可实时获得全眼图像,是一种重复性较好的全眼参数的测量仪器,它具有操作方便、非接触性及实时获得高分辨率眼前节图像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正>21世纪是信息爆炸的世纪,特别是生物医学信息技术发展非常迅猛,许多最新的科研成果都是最先发表在互联网上。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提高医学生实习带教的质量是每个医学教学工作者都要面临的问题。随着现代生物医学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面临巨大的挑战。将生物医学信息学贯穿于眼科实习带教整个过程,将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探讨蛋白激酶Cα(PKCα)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移行的影响.方法 实验研究.培养正常人PKCαRPE细胞,将实验分为Control组、Thymeleatoxin (PKCα激动剂)组、siRNA-PKCα(PKCα抑制剂)组和Nonsilencing siRNA (Non-siRNA)组,应用RT-PCR检测RPE细胞内PKCαmRNA的表达.细胞划痕实验观察RPE细胞的移行速度,Transwell实验观察RPE细胞的跨膜细胞数,活细胞动态实验观察RPE细胞的细胞活力.组间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通过光镜和免疫荧光方法计数成功培养获得RPE细胞.Thymeleatoxin组的RPE细胞内PKCαmRNA的含量明显高于Control组(t=3.712,P=.034),siRNA-PKCα组的PKCαmRNA的含量明显低于Non-siRNA组(t=3.274,P=0.031).Thymeleatoxin组RPE细胞的移行速度、跨膜细胞数、细胞活力等均明显优于Control组(t=9.743、5.616、2.300,均P<0.05),siRNA-PKCα组的移行速度、跨膜细胞数、细胞活力等均明显弱于Non-siRNA组(t=3.643,P<0.001;t=7.202,P=0.002;t=2.418,P=0.042).结论 PKCα对人RPE细胞的移行有上调作用,提示PKCα可为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防治提供新的药物靶点.  相似文献   
7.
高度近视,通常指屈光度大于 6.00D以上的近视.高度近视常伴有一系列损伤视力的病理性改变,包括眼轴的增长、眼底视网膜和脉络膜萎缩性等退行性病变,视力可呈进行性下降.高度近视是导致低视力及盲的遗传性眼病之一.研究表明,高度近视在整个近视中占27%~33%,在人群中患病率高(约1%左右),且有种族差异[2].本文就高度近视的遗传因素、遗传方式及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进展等方面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查屹  黄伟  郑穗联  蔡剑秋 《浙江医学》2019,41(3):251-254,282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检测可疑原发性房角关闭(PACS)眼的后极部视网膜厚度(PPRT)及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cpRNFL)厚度,并与正常成人比较,以期获得PACS眼视网膜厚度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女性PACS患者34例(34只眼)作为PACS组,选取同期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健康女性30例(30眼)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海德堡SpectralisOCT后极部非对称性分析软件测量获得PPRT图及快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扫描模式获得cpRNFL厚度。结果两组眼轴、中央前房深度、PPRT及上方象限、下方象限、黄斑中心凹区和黄斑外周区厚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等效球镜、眼压、平均cpRNFL厚度及视盘周围8个区域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ACS组较正常对照组PPRT变薄,而两组cpRNFL厚度比较无差异,提示OCT后极部非对称性分析软件可能是一种评估PACS眼早期PPRT变化的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9.
显微定量角膜检查镜准确性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一种新型的显微定量角膜检查镜在测量正常人眼角膜散光方面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方法 两名独立的观测者对44名正常人进行显微定量角膜检查镜的散光测量.并将结果与角膜曲率计、角膜地形图进行比较。同时评估角膜镜测量的组内变异和组间变异。结果 角膜镜1环的测量结果与角膜曲率计(t=-0.673.P=0.503)和角膜地形图(t=1.098,P=0.276)有很好的一致性。而2、3环的测量值与曲率计测量值比较有较显著的差异.角膜镜测量的组间变异(COR=0.4270)显示角膜镜在正常人眼散光测量中有较好的可重复性。结论 显微定量角膜检查镜是一种简便、实用、具有较好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的散光测量仪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运用计算机化3D渲染矫正疗法对集合不足相关视疲劳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就诊于我院眼科,年龄≥18岁的成年集合不足引起视疲劳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两组均根据初诊检查结果配置合适的框架眼镜进行屈光矫正,并进行视疲劳相关知识宣教,减少视频终端使用时间和合理安排工作休息等生活管理。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眼保健操训练,试验组则实施计算机化3D渲染矫正疗法,两组均干预1个月。对两组干预前后AC/A、NRA、BCC、PRA、NPC等视功能参数和集合不足视疲劳症状调查问卷(CIS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AC/A和NRA均较同组干预前升高(P<0.05),试验组的NRA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远隐斜和BCC均无明显变化(P>0.05);试验组的近隐斜、PRA和聚散灵敏度较对照组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NPC均较同组干预前下降(P<0.05),且试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