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综合类   3篇
眼科学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暗适应时间正常成年家猫闪光视网膜电图(flash electroretinogram,F-ERG)最大反应变化正常值范围.方法:选取成年家猫20只,在不同暗适应时间1/12,1/6,2/6,0.5,4/6,5/6,1,1.5,2,3,4,5,6,7,8,9,10,15,20,30,40,50min用标准刺激参数刺激,常规程序采集记录F-ERG的a,b波的峰潜时及振幅进行分析并绘出各波峰潜时及振幅在不同暗适应时间点的变化曲线.结果:不同暗适应时间点均成功记录到典型且重复性好的F-ERG波形.不同暗适应时间,a,b波潜伏期均无明显差异,b波的振幅变化较为明显,暗适应20min,振幅值达高峰.结论:成年家猫F-ERG检测实用且创伤较小.  相似文献   
2.
探索大剂量尿激酶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的有效性和安全性。6例单眼患有CRAO的病人,阻塞时间为6h一6天(平均3.7天),静脉滴注尿激酶每天50万U,总量250万U,治疗还包括前房穿刺、眼球按摩、口服醋氯酰胺、舌下含服硝酸异山梨酯和吸入95%O2和5%C02混合气体及每天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苷500ml和金纳多87.5mg。治疗前后检查眼底和视力。随访时间为4—12个月。第一次用药后检查视力:除1例视力没有变化外,其余5例视力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出院时所有病人视力均有提高,并且达到或好于0.05,3例大于0.1,2例达到1.0。最后随访视力:6例大于0.1,4例大于0.2,2例视力恢复到发病前最好视力1.2和1.5。治疗期间末发现严重并发症。结果显示,大剂量尿激酶连续静脉滴注治疗CRAO能够重新建立视网膜血液循环和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眼外伤后的视觉诱发电位的变化特点.方法 应用眼电生理仪检测临床诊断为眼外伤133例(眼), 行P-VEP或F-VEP检查, 记录P100潜伏期和振幅并分析.结果 眼外伤者P100潜伏期明显延长, 振幅降低.结论 VEP的应用对眼外伤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指导治疗及伤情鉴定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CT)在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耐德 (TA)治疗弥漫型糖尿病黄斑水肿 (DME)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对激光治疗无效的弥漫型DME 2 4例患者的 (2 5只眼 )进行玻璃体腔内注射TA 0 1ml(4mg)治疗 ,治疗前后检查项目包括视力、眼底血管荧光造影 (FFA)和OCT对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测量。随访期 3~ 6个月 ,平均 4 5个月。结果 最佳矫正视力治疗前为0 12± 0 0 7,治疗后为 0 3± 0 16 (P<0 0 1) ,2 2只眼的视力得到提高。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治疗前为 4 71 76± 191 30 μm ,治疗后为 193 88± 5 3 2 2 μm ,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距黄斑中心凹 10 0 0 μm鼻侧、颞侧、上方、下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平均厚度治疗前为 4 6 2 72±12 3 76 μm ,治疗后为 2 78 36± 5 7 6 1μm(P <0 0 1)。结论 对激光治疗无效的弥漫型DME ,玻璃体腔内注射TA治疗后黄斑部视网膜水肿消退明显 ,患者视力得到提高 ;OCT能从黄斑部视网膜形态的改变上客观、精确、有效地评判这一方法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兔视神经间接损伤的视神经组织压观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通过观察兔视神经间接损伤后视神经组织压的变化 ,探讨视神经间接损伤后继发性损伤机制。 方法 一侧视神经致伤后 2 4h ,采用微穿刺法分别记录损伤侧及对侧球后 2mm处视神经组织压的变化 ,并取测压开始后 40~ 6 0min的平均压力值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 视神经间接损伤后 2 4h ,损伤侧视神经组织压 (0 .315± 0 .334 )kPa(1kPa =7.5mmHg)显著高于对侧 (- 0 .0 85± 0 .2 13)kPa (P <0 .0 1)。 结论 视神经间接损伤后视神经组织压显著增高 ,提示有必要实施视神经减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在外伤性黄斑病变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6例外伤性黄斑病变(56眼)行OCT检查,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OCT检查显示全层黄斑孔23眼、板层黄斑孔3眼、黄斑前膜3眼、黄斑区出血8眼、神经上皮浆液性脱离5眼、出血性色素上皮脱离各4眼、黄斑水肿4眼、黄斑区神经上皮层变薄6眼。结论OCT在外伤性黄斑病变的鉴别诊断、病情监测及对其发病机制的分析研究等方面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人眼视力状况及屈光分布,做好高龄老年人的视力保健。方法:标准照明下查7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472眼远视力,作仔细的眼部和屈光状态的检查并矫正其视力。结果:全组472眼中屈光不正468眼(99.2%),全组以近视居多,且随着年龄递增,近视所占比例逐渐增大。散光415眼(87.9%),70~80岁组以远视散光为主,80岁以上则以近视散光为主,全组散光以近视性逆规散光眼所占比例最大,共172眼(36.4%),远视散光眼散光度数集中在0.50~1.00D,近视散光和混合性散光眼度数集中在1.25~2.00D。全组裸眼视力随年龄增加而降低,各年龄组矫正视力均有明显提高。结论:高龄老年人由于眼睑和晶状体等的老年性改变,其屈光状态向近视性逆规散光发展,成为影响其视力的主要原因,尚未行白内障摘除之高龄老年人,定期检查其屈光状态并做必要的屈光矫正能明显提高高龄老年人的视力。  相似文献   
8.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对黄斑裂孔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技术对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对比分析方法,对经玻璃体手术治疗前后的特发性黄斑裂孔22例(22眼)进行比较.结果:术后裂孔大小、孔缘厚度、视功能变化等与术前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OCT 是客观评价特发性黄斑裂孔玻璃体手术疗效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Angiography ,FA)数字图像处理及控制失真技术.材料和方法对20例糖尿病FA数字图像进行参数调整及控制失真实验.结果使用锐化、色阶、曲线、切片和边界提取等工具对FA图像适度调整,图像可视性增强;仿制图章、修补、斜切、扭曲、变形、透视六种工具易导致图像失真,出现伪影.结论进行眼底血管造影数字图像处理时,正确选择图像处理工具,可提高读图准确率;应当慎用或禁用易导致图像失真的图像处理工具,以确保眼底血管造影数字图像真实还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激光光凝治疗黄斑未受累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经验和疗效。方法 间接眼底镜和三面镜检查确诊为黄斑未受累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8例19眼,均为浅脱离。采用氩激光光凝脱离的视网膜。沿脱离区与非脱离区边缘行1排激光光凝,向正常视网膜和脱离区一侧分别行2~3排激光光凝。激光光斑直径。100~200μm,功率100~500mW,时间0.1~0.3s。1周后行第2次激光光凝,直至脱离的视网膜复位。所有病人均在门诊局部麻醉下进行治疗。随访2~13个月。结果 19眼中16眼治愈,治愈率为84.2%;未治愈3眼,占15.8%。视网膜脱离范围1/2~2个时钟,脱离位于上方象限10眼,下方象限7眼,颞侧2眼。圆孔12眼,马蹄形裂孔7眼。相关的眼部检查结果包括视网膜格子样变13眼,玻璃体出血4眼和近视8眼。激光治疗未复位的3眼中,1眼经玻璃体切割,2眼经巩膜外加压手术后视网膜复位。随诊观察激光光凝后玻璃体出血吸收,视网膜表面或局部玻璃体未见增殖。结论 对于视网膜表面光滑,无皱折,不伴有增值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呈局限性浅脱离状态的急性或慢性黄斑部未受累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激光光凝效果好,成功率较高,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