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眼科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比较内界膜填塞术与标准内界膜剥除术治疗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IM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裂孔底径大于1000 μm的IMH患者48例48眼为研究对象;22眼纳入内界膜填塞术组,26眼纳入标准内界膜剥除术组。于术后1周、1个月、6个月观察术眼黄斑裂孔闭合情况、最佳矫正视力(BCVA)变化、黄斑中央视网膜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变化和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随访6个月,内界膜填塞术组22眼(100.0%)裂孔闭合,标准内界膜剥除术组21眼(80.8%)裂孔闭合,5眼(19.2%)贴附,内界膜填塞术组裂孔闭合率高于标准内界膜剥除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BCVA随时间变化显著(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时间=27.663,P时间<0.010;F组间=0.580,P组间=0.631;F交互=0.290,P交互=0.593)。对不同时间点分别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术后1个月、6个月两组BCVA均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CMT随时间变化显著(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时间=20.750,P时间<0.010;F组间=1.131,P组间=0.294;F交互=1.646,P交互=0.194)。对不同时间点分别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内界膜填塞术组术后1周CMT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CMT恢复至术前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CMT低于术前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内界膜剥除术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 6个月CMT低于术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视网膜脱离、裂孔复发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大直径IMH均有效且安全性较好;内界膜填塞术患者裂孔闭合率优于标准内界膜剥除术,但存在瘢痕形成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Arresten在氧诱导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中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取48只出生后7 d健康清洁级C57BL/6J幼鼠,随机分为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xygen induced retinopathy,OIR)组、OIR+ Arresten组和常氧组,每组16只。OIR+Arresten组及OIR组幼鼠在体积分数为(75±2)%的高氧环境下饲养5 d,然后转移至正常氧气环境中饲养5 d,其中OIR+Arresten组幼鼠于高氧饲养刚结束时,给予双眼玻璃体内注射Arresten蛋白。常氧组幼鼠则在常规氧气环境中连续饲养10 d。在鼠龄17 d时,各组取6只幼鼠经股静脉注射异硫氰酸葡聚糖溶液处死并摘出眼球,视网膜铺片后观察视网膜的血管形态、计算无灌注区面积。同时对小鼠眼球视网膜行石蜡切片和HE染色,计算侵入玻璃体内血管内皮细胞核的数量。同时,通过细胞培养实验,利用MTT法检测Arresten蛋白对人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 视网膜铺片结果显示,常氧组、OIR组、OIR+Arresten组视网膜无灌注区相对面积分别为(2.35±1.62)%、(57.28±9.36)%和(20.38±8.69)%,三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732,P<0.05),且OIR组无灌注区相对面积显著高于OIR+Arreste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氧组小鼠视网膜的内界膜结构仍保持平滑完整,未发现有新生血管侵入玻璃体内。OIR组和OIR+Arresten组每张切片上血管内皮细胞核的数量分别为 (15.18±4.83)个、(7.33±3.88)个,其中OIR+Arresten组侵入玻璃体内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的数量显著低于OI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resten蛋白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随着其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但当Arresten蛋白浓度达到1000 μg·L-1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抑制率达到顶峰,为(58.00±0.65)%。结论 Arresten蛋白能够抑制氧诱导的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来抑制新生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