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2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oats病又名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其病发展缓慢、破坏性很强,能严重危害视功能。国内报道不多,我科近年来经病理检查证实2例。例1:男,5岁。1980年12月17日初诊。半年前发现患儿左眼瞳孔区发黄光,视力渐  相似文献   
2.
儿童白内障后房型人工晶体Ⅰ期植入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白内障后房型人工晶体Ⅰ期植入临床观察肖瑛李淑卿周芳李运的习惯性代偿失调。孙晔等提出主眼优势不稳定可能与大脑中枢和眼球运动系统功能发育尚不完善有关,而儿童看电视时大脑皮层高度兴奋引起眼球位置维持系统功能失调,不能共济眼及驱干的协调运动有关〔2〕。我...  相似文献   
3.
青光眼术后低眼压黄斑病变及其治疗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抗代谢药物,尤其是丝裂霉素C(mitomycinC,MMC)作为辅助药物应用于青光眼滤过性手术以来,青光眼手术的成功率大大提高。与此同时,相应的并发症也明显增多,低眼压黄斑病变是其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青光眼患者手术后视力下降的重要原因。我科自1999年2月~2001年7月收治4例(6只眼),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低眼压黄斑病变患者4例(6只眼),均为男性,年龄10~42岁,平均28岁。青光眼类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3例(5只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例(1只眼)。术前屈光状态:近视3例(5只眼),近视度-1.00~-10.00D,远视1例(1只眼,为慢性闭角…  相似文献   
4.
泪腺结核1例     
患者女,73岁,因右上睑外侧近眶缘处肿物1个月就诊。眼科检查;视力:右-7.00DS=4.9,左-8.00DS=4.9,右上睑外侧眉弓下方可触及-2cm×2cm×3cm的肿物,质韧,边界清晰,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无压痛。双眼结膜、角膜正常,晶体轻度混浊,眼底呈豹纹状改变。眼突测量:CT报告:右眶泪腺区良性占位病变。初步诊断:①右侧泪腺肿瘤,②双眼高度近视,③双眼老年性白内障初发期。入院后行肿瘤摘除术,病理报告:右侧眼眶外上方增生的致密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伴有局灶性慢性炎症。木后第5天开始,石上睑无明显诱因高度肿胀,睁眼困难,给…  相似文献   
5.
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为青光眼术后瘢痕形成高危病人23例31只眼作小梁切除术,术后3天开始分次给予局部~(90)Sr照射,总剂量为30.24Gy,结合局部用激素,随访1~24个月(平均7个月),眼压控制率为90.3%,未见晶体损害及其他并发症,提示作为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抗瘢痕形成的一种方法,该治疗措施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6.
1996年 5月至 1999年 5月我们采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 ,5 6例、5 8眼 ,男 2 2例 ,女 44例 ;单眼 5 4例 ,双眼 2例 ;45~ 71岁 ,平均 5 8岁 ,复发性胬肉 15例、15眼。所有患者均在显微镜下操作 ,按常规方法切除胬肉 ,分离并剪除球结膜下变性、增生的结缔组织 ,直至半月皱襞。剪除少许球结膜 ,裸露出光滑的巩膜区以备移植用。取健眼或术眼颞上方角膜缘上皮组织 ,包括角膜上皮 1mm ,球结膜 2~ 3mm ,长 6~ 8mm ,将上皮面朝上 ,平铺在湿生理盐水纱布上备用 ,供区结膜不需缝合 ,3~ 4d可自愈。把上皮面向上 ,植片的角膜缘侧与…  相似文献   
7.
无外露线结的巩膜瓣可拆线在小梁切除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人工角膜支架材料在动物体内应用的生物学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3种人工角膜支架材料经氩等离子体(Argon plasma)处理后植入兔角膜对角膜组织的生物学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用3种支架材料:由80%的聚丙烯和20%聚丁烯化合而成的多孔材料;Polyester多孔材料;Expende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处理组材料经Argon plasma处理。将盘状支架材料植入兔角膜囊袋内。结果 材料经处理后角膜水肿较未处理明显减轻,8周后3种材料中角膜水肿均消失。材料1,2植入时新生血管出现延迟,范围小,炎细胞浸润明显减少。术后6周纤维细胞迁徙入材料内。当材料植入角膜后角化蛋白(KS)含量降低,Dermatan(DS)含量增高,并有大分子葡萄糖聚糖(GAG)出现。结论 Argon-plasma处理可明显减轻兔角膜炎症反应,增加材料的组织相容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两种直径的人工角膜在兔角膜应用的生物学反应。方法两种人工角膜均由光学中心和周边支架组成。23只人工角膜分两组植入兔角膜并观察6个月以上。术前人工角膜经rf-argon-plas-ma处理并进行细胞培养。结果最佳人工角膜的直径是4.5~6mm。植入28d后纤维细胞迁徙入多孔的周边支架并有胶元蛋白沉积。组织学分析证实,6w后GAG和生长因子沉积在周边支架。结论rf-argon-plasma处理可增加材料的组织相容性,上皮细胞可迁徙至人工角膜的光学中心。  相似文献   
10.
双眼眶恶性淋巴瘤1例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李淑卿,王谷珠,乔治患者李××女25岁20天前,无明显诱因双侧腮腺肿大,继之双眼睑红肿,眼球突出,眼球转动受限,发热,恶心,呕吐。当地医院诊断为"腮腺炎",静滴青霉素,治疗效果不佳。于90年11月9日来我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